共1154,分7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金昌绪
金刚三藏
金刚仙
金和尚( 王 )
金立之
林仙人(号 金门羽客 )
尼金氏
释金师
夏侯碎金
李上金( 杞王、泽王 )
僧法藏( 康、诸葛 字 贤首 号 金师子章 )
康希诜(字 南金 )
李道广( 金城县侯 成 )
金刚智(别称 跋日罗菩提 国师、国师之号 )
其它辞典(续上)
金藏和尚金昌绪
金刚三藏
金刚仙
金和尚( 王 )
金立之
林仙人(号 金门羽客 )
尼金氏
释金师
夏侯碎金
李上金( 杞王、泽王 )
僧法藏( 康、诸葛 字 贤首 号 金师子章 )
康希诜(字 南金 )
李道广( 金城县侯 成 )
金刚智(别称 跋日罗菩提 国师、国师之号 )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金藏和尚。洞山价禅师法嗣。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狮子国人。工画,善画西域佛像,运笔持重,别具特色。
人物简介
神僧传·卷第九
僧金刚仙者。西域人也。居于清远峡山寺。能梵音弹舌摇锡而咒物。物无不应。善囚拘鬼魅束缚蚊螭。动锡杖一声。召雷立震。是日峡山寺有李朴者。持斧剪巨木。刳而为舟。忽登山见一盘石上有穴。睹一大蜘蛛足广丈馀。四蛇齧卉窒其穴而去。俄闻林木有声暴猛吼骤。工人惧而缘木伺之。果睹枳首之虺长可数十丈。屈曲蹙怒环其蛛穴。东西其首。俄而跃西之首吸穴之卉团。而飞出颖脱俱尽。后回东之首大画其目大呀其口。吸其蜘蛛蜘蛛驰出。以足擒穴之口。翘屈其毒。丹然若火。焌虺之咽喉去虺之目。虺懵然而复苏。举首又吸之。蛛不见更毒虺。虺遂倒于石而殒。蛛跃出缘虺之腹咀。内齿折二头俱出丝而囊之。跃出穴去。朴讶之返峡山寺语金刚仙。仙乃祈朴验穴振环杖而咒之。蛛即出于僧前俨若神听。及引锡触之。蛛乃殂于穴侧耳。及夜僧梦见老人捧匹帛而前曰。我即蛛也。复能织耳。礼僧曰。愿为福田之依。语毕遂亡。僧及觉布已在侧。其于精妙奇巧非世茧丝之所能制也。僧乃制而为衣。尘垢不触。后数年僧欲往番禺泛舶归天竺。乃于峡山金锁潭畔摇锡大呼而咒水。俄而水辟见底矣。以澡瓶张之。有一泥鳅鱼可长三寸许。跃入瓶中。语众僧曰。此龙矣。吾将至海门以药煮为膏涂足则渡海若履坦途。是夜有白衣叟挈转关榼诣寺。家人传经曰。知金刚仙好酒。此榼一边美酝一边毒醪。其榼即晋惠帝曾用酖牛将军者也。今有黄金百两奉公。为持此酒毒其僧也。是僧无何。取吾子欲为膏恨伊之深痛贯骨髓。但无计而奈何。传经喜受金与酒。得转关之法诣金刚仙。仙持杯向口次。忽有数岁小儿跃出就手覆之。日酒是龙所将来而毒师耳。僧大骇诘传经。传经遂不敢隐。僧乃问小儿曰。尔何人而相救。儿曰。我昔日之蛛也。今已离其恶业。而托生为人七稔矣。吾之魂稍灵于常人。知师有难故飞魂奉救。言讫而没。众僧聆之。共礼金刚仙。求舍其龙子。僧不得已而纵之。后仙果泛舶归天竺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姓王氏。西河平遥人。童年依高岩山出家。躯干伟硕。其长一丈。其大十围。言语质野。无文采。而先知灾福。如谶纬。迄终。而乡里至今犹祭礼焉。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二
释金和尚者。姓王氏。西河平遥人也。所生之地猪坑村。幼而魁岸为人鲁质。所作诡异与平人不类。于嵩岩山出家。其后身裁一丈腰阔一围。言事多奇差。终后如在。乡人供祭之乞愿。皆遂人意。西河至稽胡皆郑重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时新罗人。敬宗宝历元年,随新罗王子金昕入唐,曾至长安青龙寺、清远峡山寺。宣宗大中九年,任新罗秋城郡太守。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新罗(今朝鲜南部)人。敬宗宝历元年(825),随新罗王子金昕入唐,曾至长安青龙寺、清远峡山寺。宣宗大中九年(855)任新罗秋城郡太守。事迹据《旧唐书·东夷传》、《韩国金石遗文》。《全唐诗逸》存其诗7联,皆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尼姑
金氏(太夫角干金庾信妻) 圣德王十年。令曰。今中外平安。高枕无忧。太大角干之赐也。夫人儆戒相成。阴功亦多。寡人未尝忘于心。思欲报之。命岁赐南城租一千石。时金落发为尼。命封为夫人。
人物简介
神僧传·卷第六
僧金师。新罗人。居睢阳。谓录事参军房琬云。太守裴宽当改。琬问何时。曰明日午敕书必至。当与公相见于郡西南角。琬专候之。午前有驿使两封牒到。不是琬以为谬也。至午又一驿使送牒来云。裴公改为安陆别驾。房遽命驾迎僧。身又自去。果于郡西南角相遇裴。召问僧云。官虽改其服不改。然公甥侄各当分散。及后敕至除别驾紫绂犹存。甥侄之徒各分散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滑州胙城人。刘寂妻。父失明,求与夫绝,归侍父疾。五年父亡,居丧哀毁,被发徒跣,负土作冢,庐其左。寒不衣棉,日一食者三年。诏旌门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9 【介绍】: 唐宗室。高宗第三子。初封杞王,改毕王,后封为泽王。历任寿、沔等五州刺史。武则天载初元年武承嗣使酷吏周兴诬告上金谋反,下狱自缢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3—712 【介绍】: 唐僧。原藉西域康居,因俗姓康。武则天赐以贤首之称号,后人即尊为贤首大师。先从智俨学《华严》,智俨死后,出家。预义净译场,为则天讲新《华严经》,因撰《金狮子章》,径捷易解,则天遂悟其旨。创华严宗法界缘起理论,被尊为华严宗第三祖。有《华严探玄记》、《般若心经疏》等。全唐文·卷九百十四
法藏字贤首。俗姓诸葛氏。苏州吴县人。一云姓康氏。康居人。自少出家。如意元年。武后制于东都大福先寺检校无尽藏。长安四年。又制于化度寺检校无尽藏。后延为荐福寺大德。开元二年卒。年七十八。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字贤首。其先康居国人。因姓康氏。幼知学佛。高宗时应名僧迁。参奘公译事。颇以證义润文笔受之任见称。及天后置馆翻传。首登入场之选。实叉难陀。以所赍华严梵夹。与义净复礼出新经。藏。尤有力。后义净专主译任。偕胜庄大仪等。充證义。既而后召讲新经。指镇殿金狮子。以喻天帝网。十重玄门。海印三昧。六相和合义门。普眼境界门等。于是后晓。然开寤。得未曾有。遂缉其言。为金狮子章。行于世。圣历二年十月八日。又诏讲于佛授记寺。至华严世界品。讲堂及寺中。地皆震动。都维那恒景表闻。有答诏。不录。且尝以巧方便。示刹海。涉入无尽之指。则对悬十鉴于八方上下。中。安佛像。然一炬以照之则互影交光。重重映蔽。不可得而思议矣。 始燉煌杜顺以华严法界观。传弟子智俨。俨传藏。其统绪之正如此。别疏般若心经。复号康藏国师云。宋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法藏。字贤首。姓康。康居人也。风度奇正利智绝伦。薄游长安弥露锋颖。寻应名僧义学之选。属奘师译经。始预其间。后因笔受證义润文见识不同而出译场。至天后朝传译首登其数。实叉难陀赍华严梵夹至同义净复礼译出新经。又于义净译场与胜庄大仪證义。昔者燉煌杜顺传华严法界观。与弟子智俨讲授此晋译之本。智俨付藏。藏为则天讲新华严经。至天帝网义十重玄门海印三昧门。六相和合义门普眼境界门。此诸义章皆是华严总别义网。帝于此茫然未决。藏乃指镇殿金狮子为喻。因撰义门。径捷易解。号金师子章。列十门总别之相。帝遂开悟其旨。又为学不了者设巧便。取鉴十面八方安排。上下各一。相去一丈馀。面面相对中安一佛像。燃一炬以照之。互影交光。学者因晓刹海涉入无尽之义。藏之善巧化诱。皆此类也。其如宣翻之寄亦未能舍。盖帝王归信缁伍所凭之故。洎诸梵僧罢译。帝于圣历二年己亥十月八日。诏藏于佛授记寺讲大经。至华藏世界品。讲堂及寺中地皆震动。都维那僧恒景具表闻奏。敕云。昨请敷演微言阐扬秘赜。初译之日梦甘露以呈祥。开讲之辰感地动以标异。斯乃如来降迹。用符九会之文。岂朕庸虚敢当六种之震。披览来状欣惕于怀云。其为帝王所重实称非虚。所以华严一宗付授澄观。推藏为第三祖也。著般若心经疏。为时所贵天下流行。复号康藏国师是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5—715 【介绍】: 唐人,字南金。年十四明经登第。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转左金吾卫录事参军,拜洛州河清令。历海、濮、饶、房、睦、台六州刺史。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滑州人,世居京兆万年。李粲父。武则天时为汴州刺史。有善政。突厥、契丹寇河北,百姓震扰,道广悉心抚定,人无离散。迁殿中监、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累封金城县侯。卒谥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9—741 【介绍】: 唐僧。南天竺摩赖耶国人。属婆罗门种姓。相传本中天竺国王伊舍那靺摩第三子,为南天竺国王所遣,入唐传法。玄宗开元时入长安,译密教经典数种,大智、大慧、不空、一行等皆师事之。后至洛阳,示寂于广福寺。卒谥国师。译有《瑜珈念诵法》等。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华言金刚智。南印土摩剌耶国人也。摩剌耶。华言光明。其国近观音所居补陀洛伽山。故云尔。父婆罗门善五明论。建支王师事之。智甫数岁。即能日诵万言。不废忘。年十六出家。随师学于中印土那烂陀寺。修多罗阿毗昙。莫不练习。洎登戒法。遍听律部。既而诣西印土究讨小乘诸部。瑜伽三密陀罗尼门。十馀年。于是博通三藏。次东游楞伽山。历佛逝裸人等。二十馀国。开元七年。至广州。诏迎居京师之慈恩寺。徙荐福寺。至必建大曼拿罗灌顶法。度四众。大智大慧不空三师。皆行弟子礼。十九年。从驾幸洛阳。会久不雨。诏结坛祷之。于是依菩萨法在所住处。用不空钩穴地深四肘。起坛其上。绘七俱胝菩萨像。对之祀呗。期以像目开。即雨七日。炎气益炽。天无云翳。午后目开。西北风起雨大霔。飞瓦拔树。远近惊骇。而坛屋穿漏。莫知其故。或传以为龙飞去云。士庶来观。日千万辈。时上以得姓之始。崇老氏。有司希意请。凡蕃客一切并逐。报可。侍者以告。智曰。吾梵僧也。非蕃客。诏旨宁为我哉。卒不去。未几陛辞游雁门。上大惊。下握手上殿。慰问移时。有皇女。疾久不愈。迁卧咸宜外馆。闭目经旬。浃无所语。诏智授诫。因择宫中七岁女子二人。以绯缯蔽面卧地。上使牛仙童。书若敕者。焚之它处。智嘿有所诵。二女子忽能诵所焚敕语。不遗一字。顷之皇女亦起。坐上闻之。不俟仗卫驰而至。而皇女因谓上曰。冥数难移。琰摩王以陛下之德。见二女子持敕至。遂令先保母镏氏护送。随二女子归。犹获半日之活。以慰陛下。自是上加钦仰。武贵妃造金刚寿命菩萨像。河东郡王。绘毗卢遮那塔中像。皆智所戒饬也。曰庶几其延寿。二贵。人果皆不久而终。大慧禅师一行。请译灌顶诸部流通。十一年。诏于资圣寺置馆。出瑜伽念诵法二卷。七俱胝陀罗尼二卷。东印土婆罗门。大首领。直中书。伊舍罗译语。嵩岳沙门温古笔受。十八年于大荐福寺。出㬅殊室利五字心陀罗尼观自在瑜伽法要各一卷。沙门智藏译语。一行笔受。又补足旧译随求章句。二十年。于洛阳广福寺。语门人曰。白月圆时。吾当逝矣。八月既望。礼毗卢遮那佛像。绕旋七匝。还院焚香发愿。顶戴梵夹拜所译。从容付嘱。寂然而化。寿七十一。腊五十一塔于龙门伊川之右。宋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之一
释跋日罗菩提。华言金刚智。南印度摩赖耶国人也。华言光明。其国境近观音宫殿补陀落伽山。父婆罗门善五明论。为建支王师。智生数岁日诵万言。目览心传终身无忘。年十六开悟佛理。不乐习尼揵子诸论。乃削染出家。盖宿植之力也。后随师往中印度那烂陀寺。学修多罗阿毗达磨等。洎登戒法遍听十八部律。又诣西印度学小乘诸论及瑜伽三密陀罗尼门。十馀年全通三藏。次复游师子国登楞伽山。东行佛誓裸人等二十馀国。闻脂那佛法崇盛。泛舶而来。以多难故累岁方至。开元己未岁达于广府。敕迎就慈恩寺。寻徙荐福寺。所住之刹必建大曼拿罗灌顶道场度于四众。大智大慧二禅师。不空三藏。皆行弟子之礼焉。后随驾洛阳。其年自正月不雨迨于五月。岳渎灵祠祷之无应。乃诏智结坛祈请。于是用不空钩依菩萨法。在所住处起坛。深四肘。躬绘七俱胝菩萨像。立期以开光明日定随雨焉。帝使一行禅师谨密候之。至第七日炎气爞爞天无浮翳。午后方开眉眼。即时西北风生。飞瓦拔树崩云泄雨。远近惊骇。而结坛之地穿穴其屋。洪注道场。质明京城士庶皆云。智获一龙穿屋飞去。求观其处日千万人。斯乃坛法之神验也。于时帝留心玄牝。未重空门。所司希旨奏。外国蕃僧遣令归国。行有日矣。侍者闻智。智曰。吾是梵僧且非蕃胡。不干明敕吾终不去。数日忽乘传将之雁门奉辞。帝大惊。下手诏留住。初帝之第二十五公主甚钟其爱。久疾不救。移卧于咸宜外馆。闭目不语已经旬朔。有敕令智授之戒法。此乃料其必终。故有是命。智诣彼择取宫中七岁二女子。以绯缯缠其面目卧于地。使牛仙童写敕一纸焚于他所。智以密语咒之。二女冥然诵得不遗一字。智入三摩地以不思议力令二女持敕诣琰摩王。食顷间王令公主亡保母刘氏护送公主魂随二女至。于是公主起坐开目言语如常。帝闻之不俟仗卫。驰骑往于外馆。公主奏曰。冥数难移。今王遣回略觐圣颜而已。可半日间然后长逝。自尔帝方加归仰焉。武贵妃宠异六宫。荐施宝玩。智劝贵妃急造金刚寿命菩萨像。又劝河东郡王于毗卢遮那塔中绘像。谓门人曰。此二人者寿非久矣。经数月皆如其言。凡先觉多此类也。智理无不通事无不验。经论戒律秘咒馀书。随问剖陈如钟虡受。有登其门者。智一觌其面永不忘焉。至于语默兴居凝然不改。喜怒逆顺无有异容。瞻礼者莫知津涯自然率服矣。自开元七年始届番禺。渐来神甸。广敷密藏。建曼拿罗依法制成。皆感灵瑞。沙门一行钦尚斯教。数就咨询。智一一指授曾无遗隐。一行自立坛灌顶。遵受斯法。既知利物请译流通。十一年奉敕于资圣寺翻出瑜伽念诵法二卷七俱胝陀罗尼二卷。东印度婆罗门大首领直中书伊舍罗译语。嵩岳沙门温古笔受。十八年于大荐福寺又出曼殊室利五字心陀罗尼观自在瑜伽法要各一卷。沙门智藏译语。一行笔受删缀成文。复观旧随求本中有阙章句。加之满足。智所译总持印契凡至皆验。秘密流行为其最也。两京禀学济度殊多。在家出家传之相继。二十年壬申八月既望。于洛阳广福寺命门人曰。白月圆时吾当去矣。遂礼毗卢遮那佛。旋绕七匝。退归本院焚香发愿。顶戴梵夹。并新译教法付嘱讫。寂然而化。寿七十一。腊五十一。其年十一月七日。葬于龙门南伊川之右建塔旌表。传教弟子不空奏举。敕谥国师之号。灌顶弟子中书侍郎杜鸿渐。素所归奉。述碑纪德焉。 系曰。五部曼拿罗法。摄取鬼物必附丽童男处女。去疾除祅也绝易。近世之人用是图身口之利。乃寡徵验。率为时所慢。吁正法醨薄一至于此。神僧传·卷第七
释跋日罗菩提。华言金刚智。南印度摩赖耶国人也。生数岁日诵万言。目览心传终身不忘。年十六开悟佛理。乃削染出家。从师历游诸国。至开元中达于广府。后随驾洛阳。其年自正月不雨迨于五月。岳渎灵祠祷之无应。乃诏智结坛祈请。于是用不空钩依菩萨法。在所住处起坛。深四肘。躬绘七俱胝菩萨像。立期以开光明日定随雨焉 帝使一行禅师谨密候之。至第七日炎气爞爞(徒冬切)天无浮翳。午后方开眉眼即时西北风生。飞瓦拔树崩云泄雨。远近惊骇。而结坛之地。穿穴其屋洪注道场。质明京师一庶皆云。智获一龙穿屋飞去。求观其处日千万人。初帝之第二十五公主甚钟其爱。久疾不救移卧于咸宜外馆。闭目不语已经旬朔。有敕令智授之戒法。此乃料其必终故有是命。智诣彼择取宫中七岁二女子。以绯缯缠其面目卧于地。使牛仙童写敕一纸焚于他所。智以密语咒之。二女冥然诵得不遗一字。智入三摩地。以不思议力令二女持敕诣琰摩王。食顷间王令公主亡保母刘氏护送公主魂。随二女至。于是公主起坐开目言语如常。帝闻之不俟仗卫驰骑往于外馆。公主奏曰。冥数难移。今王遣回略觐圣颜而已。可半日间然后长逝。自尔帝方加归仰焉。武贵妃宠异六宫荐施宝玩。智劝贵妃急造金刚寿命菩萨。又劝河东郡王于毗卢遮那塔中绘像。谓门人曰。此二人者寿命非久矣。经数月皆如其言。至二十年壬申八月既望。于洛阳广福寺命门人曰。白月圆时吾当去矣。遂礼毗卢遮那佛旋绕七匝。退归本院焚香发愿。顶戴梵夹并新译教法。付嘱讫寂然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