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金边(金邊)  拼音:jīn biān
Phnom Penh
城市名。位于高棉南部湄公河与洞里萨河的会口。为高棉的首都,亦为高棉的第一大港。商业发达,市内有不少皇宫、寺院及名胜古迹。为寮国、高棉和泰国三国物产的集散中心。也称为「百囊奔」、「南旺」。
《漢語大詞典》:金毳
金色的细毛。 前蜀 毛文锡 《喜迁莺》词:“锦翼鲜,金毳輭,百转千娇相唤。”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纪·狨》:“状实猿类,体被金毳,皮以藉焉,中国之贵。”
分類:金色细毛
《漢語大詞典》:麝香金
泥金色如麝香,故名。 金 元好问 《俳体雪香亭杂咏》之十:“去去毡车雪三尺,画罗休缕麝香金。” 施国祁 注:“泥金色如麝香,宫中所尚。《艺林伐山》:‘ 宋徽宗 宫人,多以麝香色缕金罗为衣裙。’”
《漢語大詞典》:金苏(金蘇)
黄金色的流苏。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金苏翠幄,玉案象牀。”
《漢語大詞典》:纸元宝(紙元寶)
用金色或银色的纸糊制的元宝形的冥钱。旧时迷信用品。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只见这殿里打金钱眼的,又有捨了一吊香钱,抱个纸元宝去,説是借财气的。”亦省称“ 纸宝 ”。 洪深 《五奎桥》:“偏是放下正经事不做,去请了九个道士来打醮;点香烛、拜神道、念皇经、烧纸宝,说是感动苍天,会落下雨来的。”
《漢語大詞典》:透骨金
传说中的宝物名。凡物近之即成金色。 明 周嘉胄 香乘·檀香屑化为金:“ 汉武帝 有透骨金。大如弹丸,凡物近之,即成金色。帝试以檀香屑。共裹一处,置 李夫人 枕旁。詰旦视之,香皆化为金屑。”
《国语辞典》:碧眼金发(碧眼金发)  拼音:bì yǎn jīn fǎ
绿色的眼珠,金色的头发。常用来形容西方人的容貌。如:「这碧眼金发的洋娃娃人见人爱。」
《国语辞典》:金箔纸(金箔纸)  拼音:jīn bó zhǐ
金色的冥纸。
分类:金色冥纸
《国语辞典》:金黴素  拼音:jīn méi sù
一种抗生素。为金黄色的结晶体,分离自金色链丝菌的培养液。属广效抗生素,对细菌、立克次体(恙虫)、病毒有抑制作用。也称为「氯四环素(Chlortetracycline)」。
《漢語大詞典》:黄鲤(黄鯉)
金色鲤鱼。亦称“ 黄雉 ”。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 兗州 人呼赤鲤为赤驥,谓青鲤为青马,黑鲤为玄驹,白鲤为白鯕,黄鲤为黄雉。”
分類:金色鲤鱼
《漢語大詞典》:金霉素
也称氯四环素。从金霉菌(金色链霉菌)培养液中提得,金黄色的结晶体,味苦,能溶于水,在低温时性尚稳定。对多种细菌、某些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和原虫都有抑制作用。主要用于对青霉素有耐药性的细菌性感染,如肺炎和葡萄球菌败血症、斑疹伤寒、支原体肺炎、阿米巴痢疾等。口服后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漢語大詞典》:金戚
作仪仗用的金色斧子。汉书·王莽传上:“左建朱鉞,右建金戚。” 颜师古 注:“鉞戚皆斧属。”
《漢語大詞典》:金藏云(金藏雲)
佛教语。金色的云气。 章炳麟 《五无论》:“世界初成,溟濛一气,液质固形,皆如烟聚。佛谓之金藏云, 康德 谓之星云,今人谓之瓦斯气,儒者则以太素目之。”
《漢語大詞典》:金光灿烂
具有金色的光泽或光辉的。例如:天空中金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