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金刚军
【佛学大辞典】
(人名)印度人。事迹不详。据华严探玄记一,谓金刚军菩萨,坚慧菩萨,各造十地之释。并不传云。盖在世亲以后之出世者。
金刚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处胎经所说八藏之一。结集等觉菩萨于金刚心位断极微细无明以證佛果之法门者。三藏法数三十一曰:「金刚藏者,谓佛所说等觉菩萨修因感果法,以其破惑之智最为坚利,能断极后微细无明之惑,故名等觉菩萨,为金刚心是也。」【又】(菩萨)(参见:金刚藏菩萨)
【三藏法数】
金刚藏者,谓佛所说等觉菩萨修因證果之法,以其破惑之智最为坚利,能断极后微细、无明之惑,故名等觉菩萨为金刚心。是也。(等觉者,去后妙觉,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也。)
金刚线
【佛学大辞典】
(物名)于三摩耶戒坛授与受者之五色线也。以三结作金刚结,故有此称。见大日经疏五。
金刚宝
【佛学大辞典】
(物名)即金刚石。(参见:金刚)。【又】(菩萨)(参见:金刚宝菩萨)
金刚针
【佛学大辞典】
(杂名)独钴之异名。【又】(菩萨)(参见:金刚针菩萨)
金刚轮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之法轮。谓密教也。以密教曰金刚乘故也。【又】(杂名)地层最底之金轮云金刚轮。俱舍论十一曰:「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十亿二万,下八洛叉水。馀凝结为金。(中略)于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处中而住。」金轮际者,谓此金刚轮之极际也。【又】(杂名)为释迦成道之金刚座。以此为地际金刚轮之现出于地面者故也。(参见:金刚座)
【佛学常见辞汇】
1。金刚的法轮,指密教。2。五轮之一,即金轮。
金刚拳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拳之一。大日经疏十三曰:「作拳法有其四种:第一如常作拳法大指竖之。次以空指在于掌中而拳之,名金刚拳。」空指者,拇指也。演密钞九曰:「金刚拳,以大指入掌中作拳是也。」【又】(菩萨)(参见:金刚拳菩萨)
金刚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菩萨之大心,坚固不能破坏如金刚也。智度论四十五曰:「一切结使烦恼所不能动,譬如金刚山,不为风所倾动。诸恶众生魔人来,不随意行,不信受其语。瞋骂谤毁,打击闭系,斫剌割截,心不变异。(中略)人来斲凿毁坏,诸虫来齧,无所亏损,是名金刚心。」教行信證三末曰:「真实心即是金刚心。」同二曰:「光明名号显因缘,开入本愿大智海,行者正受金刚心。」【又】谓菩萨之最后心,等觉之位。以观心最为明利故也。四教仪四曰:「即是边际智满入重玄门,若望法云,名之为佛。望妙觉,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四教仪曰:「更断一品无明入等觉位,亦名金刚心,亦名一生补处。」四教集解曰:「所修观智,纯一坚利,喻如金刚,名金刚心。」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的大心,因菩萨的大心坚固不能坏好像金刚。
金刚索
【佛学大辞典】
(物名)不动明王等所持之铁索也。【又】(菩萨)菩萨名。(参见:金刚索菩萨)
金刚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智之坚利如金刚也。即佛智是。仁王经上曰:「金刚智释迦牟尼佛。」【又】(人名)中天竺人。姓刹帝刹(一作南印度摩赖耶婆罗门种),伊舍那靺摩之第三子。十岁出家。博通密乘。唐开元七年,来中国,译出七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罗尼经等四部七卷。又译出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等四部四卷。实为吾国密教之祖。(参见:金刚智三藏)
【佛学常见辞汇】
1。(喻)好像金刚一般坚固的智慧,亦即佛的智慧。2。人名,为南印度光明国人,幼年出家,后受具戒,于中印那烂陀寺,广学大小乘,三藏兼通,三十一岁,礼龙智为师,经七年,于密法无所不通,尝于作法中,感见观自在菩萨现身,證明其学成就,令往东土弘密乘,乃航海来华传法。
金刚刹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寺之异名。亦云金刚净刹。金刚譬寺处之功德,刹者梵语Ksetra,译曰土。僧史略上曰:「案灵裕法师寺诰,凡有十名寺。(中略)七曰金刚刹(刹土坚固道人所居)。」
【佛学常见辞汇】
寺的别名。
金刚炎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印契名。又名火院,火炎,火院界印,或火院密缝印。为使四方结界外,围绕以火,令魔不能入所结之印明也。以左手掌,掩右手背,使相著,磔竖二大指,即成。想从印流出无量之火燄。以印右旋三匝,则于金刚墙外便有火燄围绕。即成坚固清净大界火院。真言曰:唵阿三莽儗宁吽发吒。见无量寿供养仪轨。
金刚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Vajradha%tu,开示大日如来智德之部门也。如来内證之智德其体坚固,有摧破一切烦恼之胜用,故譬以金刚。大日经疏十二曰:「金刚喻如来秘密慧也。金刚无有法能破坏之者,而破坏万物,此智慧亦尔。」秘藏记本曰:「金刚界金刚者,佛内證智也。」同末曰:「金刚不坏义,智也。」
【佛学常见辞汇】
开显大日如来智德的部门。如来的智慧,能破诸惑障,而證实相之理,坚固锐利,有如金刚,故称为金刚界。
【佛学次第统编】
金刚界九会曼荼罗 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安布九会,称为九会曼荼罗。至九会之由来,为集合本经别会别品之说者,本经于九会次第无所说,金刚顶经总有十万颂十八会。(支那无全本之译。)
金刚界五部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界为始觉上转之法门,转在迷之九识,成五种之果智,故分类为五部。今为便于解释,列之如次:一莲华部,众生心中有本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在六道生死之泥中不染不垢,犹如莲华之由泥中出生,不染不垢,故名莲华部。二金刚部,众生自心之理所,又有本有之智。在生死之泥中经无数劫,不朽不坏,能破烦恼,如金刚之久埋没泥中,不朽不坏,故名金刚部。三佛部,此理智在凡位未显,入果位则理智显现,觉道圆满,故名佛部。四宝部,佛之万德圆满中,福德无边,故名宝部。五羯磨部,羯磨译曰作业,佛为众生而垂悲悯,成办一切之事业,名羯磨部(秘藏记本)。此中前二者,为在缠之因德,第三者为理智具足出缠之果位。是即胎藏界之三部也(其次第为佛莲金)。后二者,于佛部中别开之。佛为二利圆满之称,其自證之边云宝部,其化他之边云羯磨部。如是于佛部中开二部,原为胎藏界曼荼罗之意,胎藏界曼荼罗,上中下中之通者,总曰佛部,此中下方有虚空藏院,是宝部也。上方有释迦院,是羯磨部也。由此论之,胎金之三五,仅开合之异耳(秘藏记私钞三)。今配之于五方五智五佛则如图。

【佛学常见辞汇】
金刚界为始觉上转之法门,转在迷之九识,成五种之果智,故分类为五部。一、莲华部,众生心中有本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在六道生死之泥中,不染不垢,犹如莲华由泥中出生,不染不垢,故名莲华部;二、金刚部,众生自心之理所,又有本有之智,在生死之泥中,经无数劫,不朽不坯,能破烦恼,如金刚之久埋泥中,不朽不坯,故名金刚部;三、佛部,此理智在凡位未显,入果位则理智显现,觉道圆满,故名佛部;四、宝部,佛之万德圆满中,福德无边,故名宝部;五、羯磨部,羯磨华译作业,佛为众生而垂悯,成办一切之事业,名羯磨部。
金刚界九会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安布九会,称为九会曼荼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