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韦泓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京兆人,字元量。初为议郎。西晋末,遭逢丧乱,流移洛阳,往依应詹。詹为营伉俪,置居宅,并荐诸元帝。帝即辟之,位至少府卿。詹卒,泓感詹生成之惠,遂制朋友之服,终身祭之。
身识缘唯实唯量境
【三藏法数】
谓身觉触时,即有识生,能缘细滑粗强,实有之触,名为性境。此识所缘名为现量,以其但能觉触,未起分别,是故所缘之境狭也。
意识遍缘一切通彻假实三量
【三藏法数】
谓此识心,遍缘现前实有之境,于实境上分别长短方圆等相,名为假。是则此识三境皆缘,三量皆具,以其遍能分别假实诸境,是以所缘之境广也。(三境者,一性境,说见上。二独影境,谓思量过去之境,唯有影现于心。三本质境,谓于现身境上分别质相。三量者,一现量,说见上。二比量,谓于现前物上比度而知,如隔墙见烟,知彼有火。三非量,谓追缘过去未来之事。)
第八识缘根身器界唯实唯量
【三藏法数】
根身者,即眼等诸根也。器界者,以世界如器也。谓此根本之识,染净同源,一切根身器界,依之而生。而此根界是八识相分皆为所缘,是实有现前之量,是故所缘之境最广也。(根本识,即第八藏识也。)
寿量圆满
【三藏法数】
谓菩萨修行,于诸众生起大慈悯,无杀害心,以此为因,异生感果,即得寿命长远,无诸损减,修习善法,利己利人,是名寿量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三昧佛无量无依见
【三藏法数】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如来清净无量三昧,寂然常照,无念无依,恒现在前。菩萨称佛无量无依而见,是名三昧佛无量无依见。
法界无量回向
【三藏法数】
谓所證性德真如之理,圆满成就,含摄遍周,其量无外,十界差别之相,了不可得。经云: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无量珍宝
【三藏法数】
此喻难胜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广大无量方便,利益众生也。
广大无量
【三藏法数】
此喻远行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无量功德,以广大觉慧,观察诸法,无有穷尽也。
不可量
【三藏法数】
谓从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也。
节量食
【三藏法数】
谓比丘所乞之食,当作三分。若见渴乏者,以一分施之。又减一搏食,至空静处,置净石上,施诸禽兽。若不见困乏者,但食三分之二,亦留一分,不得尽食。如此,则身轻安隐,易消无患,不废行道。若贪心极啖,则腹胀气塞,妨损道业。是故节食为头陀行也。
量火地狱
【三藏法数】
谓有大火聚,其火燄然,狱卒驱逼罪人,手执铁升,以量火聚,遍烧身体,苦毒热痛,呻吟号哭,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灰河地狱。
闻者无分量声
【三藏法数】
谓如来音声,无有分量,世间一切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等,虽能闻之,亦不能知其边际分量也。(魔即魔王,梵即梵天。梵语沙门,华言勤息。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
众生不能思惟称量声
【三藏法数】
谓如来音声妙轮,出种种声,宣说法时,假使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皆居缘觉之地,亦不能思惟称量也。(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言三千大千者,总别兼举也。)
无量辩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得无量辩才,乐说一句,经无量劫而不穷尽,是名无量辩三昧,(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