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野狠  拼音:yě hěn
凶狠、暴戾。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人事》:「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
分類:野蛮凶狠
《漢語大詞典》:揎拳裸臂
伸出拳头,露出手臂。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先把棺木放在一门厢房里,然后揎拳裸臂,跨入房中,教 玉英 姊妹走开。”
《漢語大詞典》:揎拳舞袖
伸出拳头,挥动衣袖。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又有一班猛勇驍悍之辈,揎拳舞袖,説强夸胜,自称好汉。”
《國語辭典》:揎拳捋袖  拼音:xuān quán luō xiù
伸出拳头,捲起衣袖。形容粗野、准备动武的样子。元。杨讷《刘行首》第二折:「欺良压善没分晓,揎拳捋袖行凶暴。」也作「揎拳攞袖」。
《国语辞典》:蛮口(蛮口)  拼音:mán kǒu
比喻南方的野蛮人。《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荷明公仁德,微躯再造,特求此蛮口奉献,以表区区。」
《國語辭典》: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主義)  拼音:fǎ xī sī zhǔ yì
西元1914年在米兰由义大利墨索里尼倡议的政治组织的意识形态,主张应由少数优秀权威者统治一般非理性群众的极权与军事统治,强调团结一致的国族与不平等的种族主义,并十分重视军事对身体(特别是男性)的训育,为极端右翼的思想。反对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共产主义,影响二战时的纳綷种族主义。
《漢語大詞典》:犷狉(獷狉)
凶猛野蛮。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然夷貌虽獷狉,非有技能,以攻则无火器甲胄难敌之鋭,以守则无壁垒碉堡难破之坚。”
分類:凶猛野蛮
《漢語大詞典》:犷族(獷族)
野蛮的民族。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一章:“至伟大之国民,其学术思想所磅礴鬱积,又岂彼崎嶇山谷中之獷族,生息弹丸上之岛夷,所能梦见者?”
分類:野蛮民族
《國語辭典》:村强(村強)  拼音:cūn jiàng
既愚蠢又倔强。《西游记》第六八回:「你这相貌稀奇,声音不对,是那里来的,这般村强!」
《國語辭典》:满门抄斩(滿門抄斬)  拼音:mǎn mén chāo zhǎn
全家遭受抄家斩首。如:「古代严刑峻罚,往往一人有罪便满门抄斩。」
《漢語大詞典》:蛮淫(蠻淫)
野蛮淫乱。《元典章·刑部三·禁采生祭鬼》:“近至 荆湖 ,访问 常 、 澧 、 辰 、 沅 、 归 、 峡 等处,地连溪洞,俗习蛮淫。”
分類:野蛮淫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