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朱重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浮梁人,字继文。以资选任经历。善画喜鹊。相传数十年后,有彭生家粘其画鹊于壁,群鹊忽来聚噪,其妻怪而焚之。其写生入神一至于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2—1558 【介绍】: 明山东新城人,字廷宣,号泺川。嘉靖二十年进士。官工部主事。治吕梁洪有功,改户部。督税九江,岁省漕数千石。累官贵州参议,各族起事,单骑深入劝谕服从朝廷,事得平息。
维基
王重光(1502年—1558年),字廷宣,号泺川,山东济南府新城县(今桓台县新城镇)人。嘉靖十六年(1537年)山东乡试第十名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丑科会试第一百三十五名,二甲进士,授工部主事,丁父忧,服阕,起补户部主事,榷税九江。升户部员外郎,升山西参议,分守上谷。秉性刚直,不贪财物,为严嵩党人所忌,调为贵州布政使司左参议。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北京皇宫大火,烧毁奉天,谨身、华盖三大殿,诏令王重光从贵州采伐大木,修建新殿。重光率先平抚贵州蛮民,后入果峡口、大落包、雾露沟等地采木,林区多崇山峻岭,其部将王之屏、张朝二指挥溺死。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重光积劳成疾,病逝林区,年五十七。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谕旨遣山东布政使司右参议李一瀚至新城谕祭重光。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三大殿竣工,朝廷「追叙前烈」,赠太仆寺少卿。
施重光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施重光(16世纪—17世纪),字庆徵,山西都司振武卫人。施重光曾跟随王家屏游历,入五台县师氏籍中万历七年(1579年)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会试二百八十一名,成进士二甲三十二名,廷对时直指时政弊端,不避权贵,获授大理寺观政。之后他任职户部主事、刑部广东司主事、转郎中,因为刚直遭罢官,著有《主臣言》、《代州志赋》、《徵唐诗选》、《近体集》行世。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绍先(1585年12月25日—1666年10月27日),字善述,别号重光,直隶顺德府钜鹿县民籍。乙酉年十一月初六日生,癸卯乡试九十八名,会试二百八十三名,廷试三甲五十名。礼部观政,授陕西西安府泾阳知县。曾祖宏业,巡检。祖汶,生员。父尔德,寿官。母刘氏。兄绍祖,弟绍庆、绍芳。娶李氏,子卯科、应科、随科。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初授泾阳知县,官至右通政使。崇祯十一年(1638年),以病乞归。明亡入清,起为光禄寺卿。顺治五年(1648),升工部左侍郎。康熙五年(1666年)十月初一日卒,赠都察院右都御史,荫一子,祭葬如例。
顾天锡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9—1663 【介绍】: 明末清初湖北蕲州人,字重光。明国子监生。博通经史,尤喜探究天文历算医卜导引等学。入清,隐居著书。有《三礼三传集解》、《历代改元考》、《二十一史评论》、《素问灵枢直解》等。
高重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保定人,一说大宁人,字秀恒。由贡生为柏乡训导。岁荒,民变,率健仆出击,城以全。升丘县令。崇祯十一年,清军入山东,吏民欲负之逃,不可,抱印赴井死。
倪用宾 朝代: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1 【介绍】: 清江南吴县人,本姓王,字重光。诸生。顺治末以知县任维初滥用非刑,贪贿浮征,遂于顺治丧期“哭临大典”之日,与诸生聚哭文庙,向巡抚朱国治揭露任之罪行。反被指为“震惊先帝之灵”,与金圣叹、顾予咸等人同被处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3—1692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句容人,字在辛,号江上外史、郁冈扫叶道人。顺治九年进士。自刑部郎中考选御史,巡按江西,以事黜。郑成功入江之役时,重光曾参与防御。工书画,能诗。有《江上诗集》、《书筏》、《画筌》。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六
笪重光,字在辛,号江上外史,丹徒人。顺治壬辰进士,官御史。有《江上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四
曹炯,字重光,天津人。有《非非集》。
华銈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元和人,字重光,一字梦庄。工画花鸟,尤善画梅,单瓣、重台、朱砂、绿萼,无一不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歙县人,字在辛。有《伤寒论条辨续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8—1768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子宣。诸生。屡试不第,中年杜门博收遗书,参互稽考,著述日富。乾隆间诏开四库馆,时重光已去世,其子检重光审定古书百种进献,敕赐《佩文韵府》一部,高宗赐七言诗彰其美。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九
诸重光,字申之,号桐屿,余姚人。乾隆庚辰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历官辰州知府。有《二如亭诗集》。
维基
诸重光(1721年—1770年),字申之,号桐屿,浙江余姚人,学者。乾隆二十四年,诸重光以举人身份被授予中书之职,入直军机章京,得到傅文忠的赏识认可。当时正直清军王师讨伐伊犁叛乱,诸重光左右上下连夜打理文书,传宣调发,为大臣所倚重。乾隆庚辰年,殿试高中第一甲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任辰州府知府,著有《二如亭诗集》。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姚华(1876—1930) 字重光,号茫父,久居北京莲花寺,因别署莲花龛主。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三十年(1904)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善于诗词曲、书画、碑版古器及考据音韵等。与陈师曾最善。留学日本,毕业归国后,被任邮传部船政司主事,民国后,被选为参议院议员,后任北京女子学校校长。梁启超、鲁迅、郭沫若、郑振铎、陈师曾、陈叔通、郑天挺、马叙伦、梅兰芳等皆赞之。民国初生活贫困、父母子女皆亡,身体瘫痪,贫病交加,死葬北京西直门外灶君庙姚山。有《弗堂类稿》31卷,其中诗11卷,词3卷,曲1序、序跋5卷,碑志、书牍、传、祭文、赞、铭各1卷。《姚茫父书画集》、《弗堂诗》、《菉猗室曲话》、《小学问答》、《书运》、《说文三例表》、《金石系》、《黔语》、《古盲词》等。
弗堂词
1876-1930.6,字重光,号茫父,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举人,三十年(1904年)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留学日本。毕业归国后,被任邮传部船政司主事,民国建立以后,被选为参议院议员,后任北京女子学校校长。有《弗堂类稿》31卷,其中诗11卷,词3卷,曲1序、序跋5卷,碑志、书牍、传、祭文、赞、铭各1卷。还有《姚茫父书画集》、《弗堂诗》、《菉猗室曲话》、《小学问答》、《书运》、《说文三例表》、《金石系》、《黔语》、《古盲词》等。
弗堂词·姚茫父墓志铭
湘潭周大烈撰 嗟乎,士夫道丧。茫父乃郁郁陨于破寺中矣。茫父性姚名华,字重光,贵州贵阳人。清光绪丁酉举于乡,甲辰成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习说文许氏学,好篆隶,奉亲居京师莲花寺,穷搜金石文字,比勘题识,早夜不休,于士夫所挟持为荣贵者若冥然而无睹,其困勤笃嗜,清之张廷济无以过之。时德宗在位,穆宗生母孝钦显皇后临时称制,内政败乱。庚子拳匪事起,国几亡,君不胜愤慨,值议变法,偕朝士赴日本学法律政治。余时亦由湖南东渡,同入法政大学,见其挟册上堂,书所授语,一字无遗。固矻矻以厕群强中图拯救之道,学竟归,迁邮传部船政司主事,邮政司建核科科长。而国已乱,未几,宣统帝逊位,民国建立,被选为临时参议院议员。自是四居议席。然所抱持者盖无一不与人相忤,所谓议会政治,竟未尝参与焉。乃愤然竟弃所学,仍居破寺中,理其旧业,更恣意作书画,每画辄题其诗词与曲,曲尤工,人竞买之。朝夕所资,略取给焉。余客京师时,亦寓寺中,与论金石词曲,以为遭此时,固得所遣矣。自宣统己酉至民国十八年间,连丁继妣熊恭人暨孝宪先生忧,又连丧子女四人,其弟芗早丧,仅遗一女,又病卒。值国内军人斗争,战祸日剧,忧乱迸于一时,遂得偏废疾。余时时往视之,外貌丰硕如故,仍据案挥残臂作书画,磅礴郁积,意气若不可一世,四五年中,无颓败状。嗟乎,是岂真不可一世邪。十九年六月病再发,一日而卒。所著有小学问答、说文三例表、金石系、黔语、古盲词,蒐存未刊行,自定诗赋词曲论著杂文,题曰弗堂类稿三十一卷。其门人王伯群为印于金陵。曾祖玉德,妣吴氏。祖廷辅,妣严氏。考源清,私谥孝宪先生,妣雷氏。子四。鋈,日本高等蚕丝学校毕业。鋆,国立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出嗣弟芗。鐜,先卒。鋻,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肄业。女三。銮,适同县文宗沛。盘、錖,未适人而卒。葬北平西直门外灶君庙姚山之阳。其友周大烈为之铭曰:吾道非邪,彼所抱之道亦再颠而再倒。当士夫群攘攘于奔离中,顿踬以老。嗟乎,茫父已已乎,世昏形槁,附燕甸兮片石棱棱,顾姚山兮孤心皓皓。
弗堂词·跋
姚崇光先生以宏达之才崛起边方。清末由进士游学东洋,供职邮部。入民国后任北京女子师范校长。顾以性长文学,不耐案牍,又一时任事者多非同类,奔竞成风,素所深耻,乃退而精研艺术。确有心得,书画诗词皆卓然自成一家,而画尤冠绝燕京,驰誉中外。得其碎幅零缣,无不珍为鸿宝。惜乎五十过二,遽辞人间,诚艺文界之一大损失矣。夫天之赋予于人也,不能使其完全,而人之生于世也,往往多留缺陷。向使崇光先生得位乘时,勋猷彪炳,其尚有余力以专攻文艺,优入纯粹以精之域乎。韩昌黎谓柳子厚斥不久,穷不极,其文学词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无疑,诚知言也。燕京七百年来为中国惟一之都会,名书古画乃藏庋之渊薮。自经庚子乱后,加以民国改革,时势变迁,从来罕见之图籍,出现于市廛间者不少。先生适逢其会,久滞彼都,日惟与厂甸营此业者相周旋,过目珍奇不下数千种,虽寒素家风,为力有限,百难购一,而借此遍览千古名家,以发抒其抑塞磊落之气,所谓得江山之助,握造化之权,心领神会,豁然贯通,故能臻此绝诣,岂偶然哉。世人多谓黔中僻陋,黔地诚僻陋,而黔人之游历于外者开拓心胸,激扬志趣,其所成就每凌驾乎中原,亦以中原数千年来文物声名发泄已甚,而边省磅礴郁积,名山大川之灵秀甫启其端倪。虽在交通阻隔之世,人才已渐奋兴焉。况今之飞机铁道,一日千里。行见重门洞开,贤哲浚发,其必能超越全国,可断言也。先生捐馆后,门人王君伯群搜集平生著作,编为弗堂类稿三十余卷,中以题跋为最多,诗文次之,词二卷,曲一卷,惟临殁之庚午春词二十余阕未编入。今印丛书四集,悉采入以为诸词家之殿。溯黔中自明设省,三百年间诗人接踵,专集颇多,惟一词则阒焉寡闻。清代词家始有江辰六显于康熙之际。延至中叶,倚声渐盛,而附载各家集中者,要皆篇幅寥寥,略备一格,其有妙谐声律,专精此道,以黎伯庸之葑烟亭为最,陈息凡、邓花溪两家各体尚称完备,而终不及先生之造诣深醇,尽工尽善也。先生之词在黔省诸词人中固称后劲,即在清代诸词人中亦翼然翘楚。此殆如六朝结局之有庾子山,前明结局之有钱蒙叟,皆可谓集其大成。故文艺一日不泯灭,即中国一日能存在。昔人称言者心之声,又称声音之道与政通,安得曰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也。然则中华民族复兴之枢纽,黔省人文蔚起之关键,将以先生之词卜之。识者当不以余言为河汉焉。 民国第一丙子季夏。安顺杨恩元覃生识。
维基
姚华(1876年4月26日—1930年5月8日),字重光,又字一鄂,号茫父,以号行而多称姚茫父;寓居北平莲花寺,因别署莲花盦主,又署弗堂,寓半佛之意。晚年因重五代杨凝式(杨风子)书法又号倚风。贵州贵筑县(今贵阳市)人,清代末科进士,晚清和中华民国戏曲理论家、书画家、诗人、学者、政治人物、教育家,精通于诗文词曲、碑版古器及考据音韵等。与陈师曾同为民国刻铜艺术的倡导者,合称“姚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