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毗醯勒
【佛学大辞典】
(植物)又云鞞醯勒,毗梨勒,新云毗鞞得迦,尾吠怛迦。善见律十七曰:「鞞醯勒,其形如桃子,其味甜,服能治癞。」慧琳音义十六曰:「毗醯勒,西方果树名也,今毗梨勒是也。」百一羯磨八曰:「毗鞞得迦,旧云鞞醯勒者,讹也。」梵语杂名曰:「毗醯勒,尾吠怛迦。」
莫醯伊湿伐罗
【佛学大辞典】
(天名)Mahes/vara,一作摩醯伊湿代罗,略名摩醯湿伐罗,摩醯首罗。摩醯者大,伊湿伐罗者自在,即大自在。位于色界顶上之天神名也。慧苑音义上曰:「摩醯首罗,正云摩醯湿伐罗。言摩醯者,此云大也。湿伐罗者,自在也。谓此天王于大千世界中得自在故也。」智度论二曰:「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骑白牛。」唯识述记一末曰:「若言莫醯伊湿伐罗,是大自在天。若长言摩醯伊湿伐罗,是事大自在天者也。如言佛陀是觉者。若言抱徒憨,是事佛者。」(参见:大自在天)
大自在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为摩醯湿伐涅Mahes/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毗舍阇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毗舍阇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于色界。密教以之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自在天现种种之形,有种种之名。韦纽天,那罗延天等是也。提婆涅槃论明二十种外道中。以之为第十五摩醯首罗论师。涅槃经明六师外道中。第五迦罗鸠驮迦旃延之宗计是也。中古以来至于今盛为印度所崇拜之西拔派之西拔神。即为大自在天。以牛或男根为其神体之标帜。其次净居摩醯首罗者,第十地之菩萨,将成佛时在色界之顶,净居天之上,现大自在天子之胜报,以胜妙之天形,绍佛位,行灌顶。入大乘论下曰:「净治第十地,得无量无边禁咒方术能令一切无碍自在作摩醯首罗天子,亦为一切世间依止。问曰:所言摩醯首罗者为同世间摩醯首罗,更有异耶?答曰:是净居自在非世间自在。汝言摩醯首罗者,名字虽同而人非一,有净居摩醯首罗,有毗舍阇摩醯首罗。其净居者,如是菩萨邻于佛地犹如罗谷障。(中略)如皇太子初受职时,以己业力故大宝莲华自然化出,受一切种智位。(中略)坐莲华已,十方世界诸佛放大光明照。此菩萨受灌顶位如转轮圣王长子受王位时。」慧苑音义上曰:「摩醯首罗,正云摩醯湿伐罗,言摩醯者此云大也,湿伐罗者自在也,谓此天王于大千世界中得自在故也。」唯识述记七末曰:「旧言摩醯首罗,今应言摩醯伊湿伐罗,即大自在也。」智度论二曰:「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骑白牛。」俱舍光记七曰:「鲁达罗,此云暴恶,大自在异名。大自在天总有千名,今现行世唯有六十,鲁达罗其一名也。又解涂灰外道说,自在出过三界有三身:一、法身,遍充法界。二、受用身,居住色界上自在天宫,即佛法中说摩醯首罗天,三目八臂,身长万六千踰缮那。三、化身,随形六道种种教化。」十二天供仪轨曰:「伊邪那天,旧云摩醯首罗,唐言大自在天也。」因明大疏上曰:「商羯罗天,是罗醯首罗天,于一切世界有大势力。」提婆涅槃论曰:「外道摩醯首罗论师作如是论,果是那罗延所作,梵天是因,摩醯首罗一体三分。所谓梵天,那罗延,摩醯首罗。地是依处,地主是摩醯首罗天。于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罗天生。摩醯首罗身者,虚空是头,地是身,水是尿,山是粪,一切众生是腹中虫,风是命,火是煖,罪福是业(百论疏引之作日月为眼),是八种是摩醯首罗身。」涅槃经十九曰:「今有大师,名迦罗鸠驮迦旃延。(中略)为诸弟子说如是说,若人杀害一切众生,心无惭愧,终不堕恶。犹如虚空,不受尘水。有惭愧者,即入地狱。犹如大水,润湿于地。一切众生,悉是自在天之所作。自在天喜,众生安乐。自在天瞋,众生苦恼。一切众生若罪若福。乃是自在天之所为作。云何当言人有罪福。」【又】(界名)谓欲界六欲天中之第六他化自在天也。法华经序品曰:「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同文句二曰:「自在即第五,大自在即第六。」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摩醯首罗天,是色界十八天中之最高天,此天天王生有三目。
速疾立验摩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不空译。有那罗延天请摩醯首罗天使说迦楼罗使者之阿尾奢法。
设陀邻迦醯
【佛学大辞典】
(天名)女神之名。生经二曰:「雪山南胁有大女神,名设陀邻迦醯。」注曰:「晋云摄声。」
堙醯掣怛罗国
【佛学大辞典】
(地名)又作垩醯掣呾逻,阿蓝车多罗Ahicchatra,中印度般阇罗国北部之大都会,在恒河之东,罽饶夷之北。小乘正量部之僧徒甚多。见西域记四。智度论三。
垩醯掣呾逻
【佛学大辞典】
(地名)(参见:堙醯掣怛罗国)。
摩醯
【佛学大辞典】
(杂语)Maha%,又作莫醯。译曰大。大品般若经义疏一曰:「摩诃或云摩醯,或云优婆,此言大。」【又】摩醯首罗(Mahes/vara)之略。译曰大自在天。性灵集六曰:「桓因所以凭念,摩醯归之接足。」【又】药名。与摩祇同。(参见:摩祇)
摩祇
【佛学大辞典】
(饮食)又作莫耆,摩蚔,摩醯,摩蛇。药名。放光般若经九曰:「譬如拘翼有药名摩祇,有蛇蚖饥行,求索虫欲食之。虫遥见蛇蚖,走趣药所,蛇欲得往,以药气故不能得前。何以故?以药威德故使蛇中道还。」智度论五十六曰:「譬如憍尸迦,有药名摩祇。有蛇饥行索食,见虫欲啖。虫趣药所,药气力故蛇不得前,即便还去。」玄应音义三曰:「摩祇,长安品作摩蛇,小品经作摩醯,皆梵言也。明度经作神丹,此言也。」慧琳音义五曰:「莫耆梵语也,能除众毒,神药名也。其药功力,经中自说。」可洪音义二曰:「摩蚳,巨支反,药名也。自前诸部作摩祇,小品经作摩醯。」梵Mahila%。
摩醯首罗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又作摩醯守罗。(参见:莫醯伊湿伐罗)
摩醯因陀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Mahendra,译曰大帝。阿输迦王之弟。有罪,王欲刑之,乃请王宽七日,使进王之珍羞,每一日使守者唱曰:已过一日,馀有六日。乃至至第七日,遂證圣果。后至锡兰始传正法。西域记八曰:「无忧王有同母弟,名摩醯因陀罗,唐言大帝。」同十一曰:「僧伽罗国,先时唯宗淫祠。佛去世后第一百年,无忧王弟摩醯因陀罗,舍离欲爱,志求圣果。得六神通,具八解脱。足步虚空,来游此国。弘宣正法,流布遗教。」以上西域记摩醯因陀罗之记事,乃阿育王弟帝须之事迹,与王子摩呬陀之事迹混同为一者,误也。盖得罪于王而出家悟圣者为帝须。若夫至锡兰之布教者,第三结集后各地有传道师派遣之事,王子摩呬陀,将法来此岛。史迹昭然。无挟疑之馀地也。
摩醯沙达多
【佛学大辞典】
(人名)Mahes/adatta,六群比丘之一。(参见:六群比丘)
【三藏法数】
又云跋难陀。梵语三文陀达多,摩醯沙达多(无翻),此二人是释种,性多愚痴,不受人语;住黑山聚落,作诸非威仪事。闻佛令阿难来作驱出羯磨,二人便走到于王道聚落。后三文陀达多,以猪祠庙生天。
六群比丘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在世时,有恶比丘六人,结党多作非威仪之事,称曰六群比丘,佛制戒多缘此六群而起。诸律出名不同。僧祇律九称六群比丘曰:「一、难陀,二、迦留陀夷,三、三文达多,四、摩醯沙达多,五、马师,六、满宿。」毗奈耶律十一称六众苾刍曰:「一、阐陀,Nanda,二、邬波难陀,Upananda,三、阿说迦,As/vaka,四、补捺婆素迦,Punarvasu,五、阐陀,Chanda,六、邬陀夷,Uda%yin。」萨婆多论四曰:「一、难途,二、跋难陀,三、迦留因夷,Ka%lodayin,四、阐那,五、马宿,六、满宿。」戒因缘经三曰:「一、跋难陀,二、难陀,此二人生天上。三、迦留陀夷,四、阐怒,此二人得道涅槃。五、马师,六、弗那跋,此二人生龙中」。以上因梵音之具略而译语不同耳。一、阐陀,或曰阐那,阐怒。同一名也,又云车匿,或恶性比丘,暴恶也。佛灭后于阿难所得道(五分律三十)。二、迦留陀夷,又云邬陀夷,多淫,后于佛所得道,宿债所追,为贼所杀,埋于粪中(十诵律十四)。三、三文达多,或云难陀,难途,一人也,四、摩醯沙难陀,或云跋难陀,一人也。此二人生于天(萨婆多论四戒因缘经三)。五、马师,或云马宿,阿说迦。惟梵汉不同。六、满宿,或云补那婆素迦,弗那跋,惟梵汉相违。此二人愤我师目连为执杖外道所害,杀之,生于龙中(戒因缘经二)。
【佛学常见辞汇】
佛在世时,有恶比丘六人,结党从事非威仪的事,叫做六群比丘,佛制戒律多是因为他们而起。
【三藏法数】
(出十住毗婆沙论)
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此等比丘,于佛世时,聚集成众,作诸非威仪事,群出队入,故名六群比丘。
〔一、阐陀〕,又云阐那,即车匿。
〔二、迦留陀夷〕,车匿,又云阐释迦(无翻),是释种也。梵语迦留陀夷,华言粗黑,以其颜貌粗黑故也,是婆罗门种。此二人性多贪痴,不受人语,住迦尸黑山聚落,作诸非威仪事。时黑山聚落诸优婆塞来白佛言:六群比丘,于彼聚落作诸非法。佛令阿难,同六十比丘,往彼作驱出羯磨。二人知之,便出一由旬外,迎请阿难,即求忏悔。言我所作非善,从今已去,不敢复作。即同阿难还至佛所。后迦留陀夷因入婆罗门家说法,被贼打杀。(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士。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羯磨,华言作法。)
〔三、三文陀达多〕,又云难陀。
〔四、摩醯沙达多〕,又云跋难陀。梵语三文陀达多,摩醯沙达多(无翻),此二人是释种,性多愚痴,不受人语;住黑山聚落,作诸非威仪事。闻佛令阿难来作驱出羯磨,二人便走到于王道聚落。后三文陀达多,以猪祠庙生天。
〔五、马师〕,又云马宿。
〔六、满宿〕,马师性多愚痴,满宿性多嗔恚。此二人本是田夫,亦释种也。共议我等作田辛苦,可共出家,于佛法中衣食自然;复更筹量,就谁出家。即到舍利弗、目犍连所,求欲出家。既出家已,住鸡吒山聚落,不受人语,作诸非威仪事,于六群比丘中,最为上首。后二人因多愚痴嗔恚,堕生龙中。(梵语舍利弗,华言身子。梵语目犍连,华言采菽氏。皆佛之弟子也。)
摩醯奢娑迦
【佛学大辞典】
(流派)Mahis/a%sakah!,小乘十八部中,化地部也。(参见:弥沙塞)
摩醯湿伐罗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参见:莫醯伊湿伐罗)
摩醯逻矩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译曰大族。王名。见西域记四。
摩醯首罗论师
【佛学大辞典】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参见:外道)附录。
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摩醯首罗顶生天女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法之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