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灌鬯
亦作“ 灌畅 ”。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把黑黍和郁金草酿成的香酒浇在地上,求神降临。《诗·大雅·文王》“祼将于京” 毛 传:“祼,灌鬯也, 周 人尚臭。”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玉瓚者,器名也,所以灌鬯之器也。以圭饰其柄,灌鬯贵玉气也。” 汉 王充 论衡·异虚:“夫畅草可以炽酿,芬香畅达者,将祭,灌畅降神。”
《國語辭典》:小酒  拼音:xiǎo jiǔ
1.本指从春天酿到秋天,酿好即卖的酒。《宋史。卷一八五。食货志下七》:「自春至秋,酝成即鬻,谓之『小酒』。」后泛指酿造时间不长的酒。
2.江西方言。指醋。
《漢語大詞典》:梨花春
酒名。因以梨花开时酿成,故名。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红袖织綾夸柿蔕,青旗沽酒趁梨花。”自注:“其( 杭州 )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 清 孙枝蔚 《梨花酒》诗:“独坐长吟老杏边,梨花春熟杖无钱。” 清 钮琇 觚賸·雪遘:“命寺僧沽梨花春一石,相与日夕痛饮。”
《漢語大詞典》:饮酎(飲酎)
喝反复多次酿成的醇酒。一种正尊卑的古礼。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饮酎,用礼乐。” 郑玄 注:“酎之言醇也,谓重酿之酒也。春酒至此始成,与羣臣以礼乐饮之於朝,正尊卑也。”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诸王归国。上特留 苍 ,赐以秘书列图、道术秘方。至八月饮酎毕,大鸿臚奏遣发,乃许之。”
《漢語大詞典》:酿乱(釀亂)
酿成祸乱。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诵佛经论:“邪教酿乱,或托於佛,或托於道,或亦出於儒,是在法禁张弛,事不关佛也。” 张謇 《奏请改组内阁宣布立宪疏》:“其酿乱首祸之人,并请明降諭旨,予以处分,以谢天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唐 中期共分四段,第一段是酿乱期,其余三段都是统一势力和割据势力这一主要矛盾在不同情况下的斗争表现。”
分類:酿成祸乱
《漢語大詞典》:秋醪
秋日酿成的酒。 唐 杜牧 《醉眠》诗:“秋醪雨中熟,寒斋落叶中。”
分類:酿成
《国语辞典》:梅酒  拼音:méi jiǔ
青梅酿成的酸酒。洗净的青梅拭乾水分,加冰糖放入酒中,密封二至三个月后取出果肉,留下汁液,再密封保存一年即成。
《漢語大詞典》:豆酒
用豆酿成的酒。 明 徐渭 《又图卉应史甥之索》诗:“ 陈 家豆酒名天下, 朱 家之酒亦其亚。” 钮琇 觚賸·酒兵引 清 姚竹友 《中秋夕醉后放歌》:“ 陈村 豆酒买十瓮,緑柚黄蕉随意设。”
分類:酿成
《漢語大詞典》:稔慝
酿成奸邪。 唐 陆贽 《收河中后请罢兵状》:“知残人肆欲之取危,知违众率心之稔慝。”
分類:酿成奸邪
《漢語大詞典》:十酒
(1).十斗酒。典出史记·滑稽列传:“ 威王 大説,置酒后宫,召 髠 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一石为十斗,故称十酒。 南朝 陈 陈叔宝 《独酌谣四首序》:“ 齐 人 淳于髠 善为十酒,偶效之,作《独酌謡》。”
(2).清酒。因十旬酿成,故称。 南朝 梁 庾肩吾 《谢东宫赉槟榔启》:“无劳朱实,兼荔支之五滋;能发红颜,类芙蓉之十酒。”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诗》之五:“定须催十酒,将来宴五侯。”参见“ 十旬 ”。
《漢語大詞典》:十旬
酒名。亦代指酒。文选·张衡〈南都赋〉:“酒则九醖甘醴,十旬兼清。” 李善 注:“十旬,盖清酒百日而成也。” 刘良 注:“九醖、十旬皆酒名。” 南朝 陈 徐陵 《谢敕赐祀三皇五帝余馔启》:“金壶流十旬之气,玉案备千品之羞。” 唐 刘禹锡 《和乐天以镜换酒》诗:“把取菱花百鍊镜,换他竹叶十旬杯。”
分類:酒名
《國語辭典》:橘酒  拼音:jú jiǔ
由橘子酿制的酒。《儒林外史》第二九回:「买的是永宁坊上好的橘酒。」
《漢語大詞典》:松叶酒(松葉酒)
酒名。用松叶酿成。 北周 庾信 《赠周处士》诗:“方欣松叶酒,自和《游仙》吟。” 唐 王绩 《采药》诗:“家丰松叶酒,器贮参花蜜。”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松:“松叶酒,治十二风痹不能行……松叶六十斤,细剉,以水四石,煮取四斗九升;以米五斗,酿如常法,别煮松叶汁以渍米并饙饭,泥酿封头,七日发,澄饮之取醉。得此酒力者甚众。”
《漢語大詞典》:稔衅(稔釁)
酿成争端。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钱》:“以予观之,钱之为钱,人所共爱,势所必争,骨肉亲知以之而搆怨稔衅,公卿大夫以之而败名丧节。”
分類:酿成争端
《漢語大詞典》:梯祸(梯禍)
谓酿成祸患。明史·四川土司传二·播州宣慰司:“初, 杨相 之祖父皆嫡庶相争,梯祸数世。”
分類:酿成祸患
《漢語大詞典》:湩酒
以乳酿成的酒。 清 龚自珍 《纪梦》诗之五:“月明湩酒薄,天冷塞花憨。”
分類: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