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枸橼酸(枸橼酸)  拼音:jǔ yuán suān
分子式C6H8O7。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无色透明的晶体,为柠檬酸的俗称。参见「柠檬酸」条。
《国语辞典》:桂皮酸  拼音:guì pí suān
分子式C6H5CHCHCOOH,一种化学药物,为白色针状结晶,存于肉桂油、安息香胶、秘鲁香胶之中,可用来制香料。也称为「肉桂酸」。
分类:分子式
《国语辞典》:琥珀酸  拼音:hǔ pò suān
一种有机化合物,学名为丁二酸。为无色柱状结晶,微有酸味,可溶于水,存在于琥珀和某些植物中。可用来制造药品、染料、香料等。
《国语辞典》:核苷酸  拼音:hé gān suān
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由核苷与磷酸组成。核苷则为核糖及含氮碱基结合而成。
分类:构成磷酸
《国语辞典》:单宁酸(单宁酸)  拼音:dān níng suān
一种收敛性的植物酸。由英语tannic acid翻译得名。白色单宁酸存在五倍子最多,粉末状,有强涩味,多用于鞣皮、染色,又可制墨水或供医药用。红色化合物则含在橡树皮中,具有鞣皮性质的成分。也作「丹宁」、「丹宁酸」、「单宁」、「鞣质」、「鞣酸」。
《国语辞典》:二元酸  拼音:èr yuán suān
1.即二质子酸,在水溶液中每一分子能解离出二个氢离子者。如硫酸、碳酸、草酸、己二酸。
2.有机化合物每一分子含二羧基者。如草酸、己二酸。
《国语辞典》:草酸  拼音:cǎo suān
化学式(COOH)2,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无色的结晶体,有毒,为酢浆草液内所含的酸质,亦可用糖及淀粉加浓硝酸制成。可供漂白染色之用。
《国语辞典》:脸酸(脸酸)  拼音:liǎn suān
脸上有妒意或戾气。《金瓶梅》第三八回:「李瓶儿见他这等脸酸,把西门庆撺掇过他这边歇了。」《红楼梦》第一四回:「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分类:脸上
《国语辞典》:肌酸  拼音:jī suān
存于脊椎动物骨骼肌内的一种含氮有机酸,由胺基酸转化而来,能为肌肉提供能量。
分类:脊椎动物
《国语辞典》:茄酸  拼音:qié suān
一种生物碱,存在于马铃薯发芽时的芽或酸浆内。能麻痹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常用以治气喘、癫痫等症状,或用以为农药。
《国语辞典》:鼻子一酸  拼音:bí zi yī suān
鼻子忽然有酸酸的感觉。形容伤心难过。如:「想到去世的好友,她不由得鼻子一酸。」
《国语辞典》:硬脂酸  拼音:yìng zhī suān
一种有机化合物。白色无臭,状似蜡,能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微溶于水。可供制造蜡烛等。
《国语辞典》:脂肪酸  拼音:zhī fáng suān
fatty acid
具有长碳链之羧酸的总称。各脂肪酸分子间的差异,在于其碳链的长度以及双键的数目和位置。常见之脂肪酸含碳数为偶数,长度为4至28个碳原子。例如:硬脂酸、软脂酸。
《国语辞典》:发酵乳酸(发酵乳酸)  拼音:fā xiào rǔ suān
一种有适度酸味的乳制食品。乳中繁殖乳酸菌,再使之发酵、凝固而制成。具有整肠效果。
《国语辞典》:吃醋撚酸  拼音:chī cù niǎn suān
比喻嫉妒。《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必是你替我做个牵头,才弄得成。只怕你要吃醋撚酸。」
分类: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