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九霞奇酝
 

《太平广记》卷四十〈神仙四十·许碏〉~255~
许碏,自称高阳人也。少为进士,累举不第。晚学道于王屋山,周游五岳名山洞府。后从峨眉山经两京,复自襄汴,来抵江淮,茅山天台,四明仙都,委羽武夷,霍桐罗浮,无不遍历。到处,皆于石崖峭壁人不及处题云:「许孳自峨眉山寻偃月子到此。」睹笔踪者,莫不叹其神异,竟莫详偃月子也。后多游芦江间,常醉吟曰:「阆苑花前是醉乡,踏翻王母九霞觞。群仙拍手嫌轻薄,谪向人间作酒狂。」好事者或诘之。曰:「我天仙也。方在昆仑就宴,失仪见谪。」人皆笑之,以为风狂。后当春景,插花满头,把花作舞,上酒家楼醉歌,升云飞去。
典故

《昭明文选》卷四〈赋乙·京都中·南都赋〉~55~
若其厨膳,则有华芗重秬,滍皋香粳,归雁鸣鵽,黄稻鲜鱼,以为芍药酸甜滋味,百种千名。春卵夏笋,秋韭冬菁苏榝紫姜,拂彻膻腥。酒则九酝甘醴,十旬兼清。醪敷径寸,浮蚁若蓱。其甘不爽,醉而不酲。唐·李善注引《魏武集·上九酝酒奏》曰:「三日一酿,满九斛米止。」唐·刘良注:「九酝,十旬,皆酒名。」
《西京杂记》卷一~07~
汉制:宗庙八月饮酎,用九酝太牢,皇帝侍祠。以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一曰九酝,一名醇酎。
《漢語大詞典》:九霞觞(九霞觴)
亦称“ 九霞巵 ”。 1.酒杯名。常借指美酒。 唐 许碏 《醉吟》诗:“ 閬苑 花前是醉乡,误翻 王母 九霞觴。” 宋 杨万里 《宿庐山栖贤寺示如清长老》诗:“方丈 祝融 抹轻黛,羣仙遥劝九霞觴。” 宋 文天祥 《端午初度》:“ 楚 囚一杯水,胜似九霞巵。” 明 李东阳 《周少卿双寿堂》诗:“御璽重封五花誥,大官屡出九霞觴。”
(2).曲调名。宋史·乐志十七:“ 太宗 洞晓音律,前后亲制大小曲及因旧曲剙新声者,总三百九十……越调《九霞觴》、双调《朝八蛮》、大石调《清夜游》。”
《漢語大詞典》:九酝(九醖)
一种经过重酿的美酒。西京杂记卷一:“ 汉 制,宗庙八月饮酎,用九醖、太牢。皇帝侍祠,以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一曰九醖,一名醇酎。” 汉 张衡 《南都赋》:“酒则九醖甘醴,十旬兼清。”拾遗记·晋时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张华 为九醖酒,以三薇渍麴糵……糵用水渍麦三夕而萌芽,平旦鸡鸣而用之,俗人呼为‘鸡鸣麦’。以之酿酒,醇美,久含令人齿动;若大醉,不叫笑摇荡,令人肝肠消烂,俗人谓为‘消肠酒’。” 唐 元稹 《西凉伎》诗:“ 哥舒 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醖当前头。”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三折:“九醖酒光斟琥珀,三山鸞凤舞翩蹮。” 明 王世贞 《罢官杂言则鲍明远体》诗之八:“饮用葡萄九醖清泠之美酒,焚用都梁百和旖旎之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