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本郡
(1).原籍所在之郡。后汉书·章帝纪:“夏四月戊子,詔还坐 楚 、 淮阳 事徙者四百餘家,令归本郡。”
(2).指原籍所在之郡的郡守。南史·孙瑒传:“昔 朱买臣 愿为本郡,卿岂有意乎?”
《漢語大詞典》:属郡(屬郡)
所属的郡县。 唐 韩愈 《送李尚书赴襄阳》诗:“赐书宽属郡,战马隔邻疆。”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方巨山争体统:“初非总领之幕客,亦非 湖 广 之属郡。”
分類:所属郡县
《漢語大詞典》:九郡
犹言五湖四海。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你比 无盐 败坏风俗,做的个男游九郡,女嫁三夫。”
《漢語大詞典》:监郡(監郡)
监察郡县。亦指监察郡县之官。汉书·百官公卿表序:“监御史, 秦 官,掌监郡。”说郛卷三二引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诗谈》:“ 魏公 开宴召三人者同赏,时 王禹玉 作监郡, 王荆公 为幕官, 陈秀公 初授卫尉寺丞为过客,其后四人皆相继登台辅。” 元 虞集 《福州总管刘侯墓碑》:“﹝ 至元 ﹞二十二年,盗起其属县,监郡几陷贼手,侯破贼出之。”《剪灯新话·申阳洞记》:“ 天歷 间,父友有任 桂州 监郡者,因往投焉。”
《骈字类编》:七郡
唐 沈佺期 登瀛州南城楼寄远 晴光七郡满,春色两河遥。
唐 李白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其二 七郡长沙国,南连湘水滨。
唐 王建 送郑权尚书南海 七郡双旌贵,人皆不忆回。
《骈字类编》:江郡
唐 白居易 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通夕因题卷后封寄微之 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
唐 王建 寄分司张郎中 江郡迁移犹远地,仙官荣宠是分司。
唐 杜牧 郡斋独酌 江郡雨初霁,刀好截秋光。
唐 皎然 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槃经义 江郡当秋景,期将道者同。
《國語辭典》:郡主  拼音:jùn zhǔ
周时与天子同姓的诸侯之女。因其结婚时,由郡为之主婚,故称为「郡主」。《幼学琼林。卷二。外戚类》:「郡主、县君,皆宗女之谓。」《三国演义》第五五回:「郡主自幼好观武事,严毅刚正,诸将皆惧。」
《骈字类编》:百郡
唐 梁锽 天长节 连吹千家笛,同朝百郡杯。
《國語辭典》:郡府  拼音:jùn fǔ
郡、府本为古代地方行政区域的名称。秦汉时行郡县制,宋时改郡为府。后用郡府指府治所在地。宋。苏轼教战守策〉:「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漢語大詞典》:郡兵
地方武装力量。 汉 沿 秦 制置材官于郡国,郡有都尉,佐太守典武职甲卒。中央有南、北军。 汉武帝 时更置八校,隶属于北军。国家有事,则调发郡国之兵。 唐 代府兵,基本上沿袭 秦 汉 郡兵旧制。参阅文献通考·兵考
《漢語大詞典》:望郡
地理位置重要的郡邑;有声望的郡邑。晋书·孝武帝纪:“ 三吴 奥壤,股肱望郡。” 宋 曾巩 《母陈氏追封颍川郡太夫人制》:“陪京望郡,俾定新封,服我命书,尚其不泯。”
《漢語大詞典》:请郡(請郡)
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 宋 王安石 《知制诰沉遘知杭州制》:“比抗章而请郡,期调膳以奉亲。” 宋 王安石 《送王蒙州》诗:“请郡东南促去程,拍堤 江 水照红旌。”
《漢語大詞典》:郡郭
(1).郡城的郊野。 唐 张继 《阊门即事》诗:“试上 吴 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2).郡城。 唐 白居易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诗:“ 餘杭 乃名郡,郡郭临江汜。” 清 施闰章 《溪涨》诗:“舟航浮郡郭,荇藻罥楼臺。”
分類:郡城郊野
《骈字类编》:西郡
宋书大且渠蒙逊传业使蒙逊将万人攻先子弟纯于西郡经旬不克乃引水灌城窘急乞降执之以归
《骈字类编》:嘉郡
唐 王湾 晚春诣苏州敬赠武员外 嘉郡位先进,鸿儒名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