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4—1662 【介绍】: 明福建南安人,初名森,字大木。郑芝龙子。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号“国姓爷”。南明隆武二年,阻父降清无效,移师南澳,继续抗清。永历帝立,封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十三年与张煌言合兵,大举入长江,直抵南京,东南大震,旋为清兵所败,退还厦门。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进兵台湾,驱逐荷兰侵略军,次年收复全台。不久病卒。
全台诗
郑成功(1624~1662),初名森,字明俨,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人。十五岁补南安县博士弟子员,崇祯十七年(1644)师徐孚远、钱谦益,钱氏为他取名「大木」。次年唐王在福州赐姓朱,改名成功,俗称国姓爷。清兵南下时,其父郑芝龙降清,母亲翁夫人殉难,郑成功慷慨起义。永历九年(顺治十二年‧1655)册封延平王,尊奉在金门的监国鲁王及宁靖王,并且礼遇卢若腾、王忠孝、徐孚远、沈佺期等遗臣。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1661)十二月,打败荷兰,取得台湾。永历十六年(1662)五月八日病逝于台南,年三十九岁。  彭国栋评其诗:「五言雅近选体,七言直写胸臆,不刻意求工,而忠义之气,溢于言表,相娱能几何,胡不自结束诸语,微伤局促,殆为不永年之徵。」编者辑录郑成功诗作的主要底本为《延平二王遗集》,目前台湾通用的版本则是杨家骆主编、刘雅农总校的《民族正气丛书》本,由台北市世界书局在民国四十六年(1957)九月用照相制版重刊清钞本问世。〖参考杨家骆〈《延平二王遗集》系年考〉,《延平二王遗集》。〗同时再比对彭国栋《广台湾诗乘》、许丙丁《台南市志稿文教志》、陈汉光《台湾诗录》参校,辑录郑氏在台诗作仅一首。(杨永智撰)
《国语辞典》:郑成功(郑成功)  拼音:zhèng chéng gōng
人名。(西元1624~1662)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父平国公郑芝龙降清,成功遁入海岛与父绝。桂王封之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命率师攻闽浙,又大举下江南各地,围南京,祭孝陵,后兵失利,退取台湾作为根据地,仍奉明年号,未几而卒。
《漢語大詞典》:昭鉴(昭鑒)
明鉴。《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颠倒任君瞒昧做,鬼神昭鉴定无私。” 明 吴承恩 《〈申鉴〉序》:“乃宣情述思,托之简削,勒成一家之言,以垂训昭鉴焉。”阿英《关于郑成功的二三事》引 清 郑成功 曰:“谨谢儒服,祈先师昭鉴。”
《漢語大詞典》:通海
(1).与海外交往。 唐 张籍 《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诗:“通海便应将国信,到家犹自著朝衣。” 郑观应 《致考察南洋商务张弼士侍郎书》:“通海以来,渐知效法泰西,开学堂、设公司、振商务、兴实业、重工艺。”
(2).与海洋通连。元史·食货志一:“又开 胶 莱 河道通海,劳费不貲,卒无成效。” 清 魏源 《〈江南水利全书〉叙》:“海口筑坝,以防浑潮倒灌之患,可灌田而不可通海,岂非地势使然哉!”
(3).特指 清 初与据守海上的抗 清 将领 郑成功 等往来。清史稿·圣祖纪一:“御史 田六善 言奸民告訐,於南人不曰‘通海’,则曰‘逆书’。” 鲁迅 《〈二心集〉序言》:“ 宋 末有所谓‘通虏’, 清 初又有所谓‘通海’,向来就用了这类的口实,害过许多人们的。”
《漢語大詞典》:迁海(遷海)
清 初为防 台湾 郑成功 的抗 清 军,强令 福建 、 广东 等沿海居民内迁,距海三十里(一说五十里),不准人居住。其议发于 郑氏 降臣 黄梧 ,至 施烺 始行,民有越出界外者概处死刑,至 雍正 六年其禁稍弛,界外渐有居民。参阅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地语·迁海、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国语辞典》:延平郡王  拼音:yán píng jùn wáng
明郑成功的封号。参见「郑成功」条。
《国语辞典》:游移不决(游移不决)  拼音:yóu yí bù jué
犹疑不定。明。郑成功〈与荷兰守将书〉:「若执事不听,可树红旗请战,余亦立马以观。毋游移而不决也。」
《国语辞典》:揭白旗  拼音:jiē bái qí
高举白旗,表示投降。明。郑成功〈与荷兰守将书〉:「执事若知不敌,献城降,则余当以诚意相待;否则我军攻城,而执事始揭白旗,则余亦止战,以待后命。」
《國語辭典》:国姓爷(國姓爺)  拼音:guó xìng yé
郑成功臣事明唐王,赐姓朱,故称为「国姓爷」。
《國語辭典》:国姓(國姓)  拼音:guó xìng
国君的姓氏。《晋书。卷一○。恭帝纪》:「帝幼时性颇忍急,及在藩国,曾令善射者射马为戏。既而有人云:『马者国姓,而自杀之,不祥之甚。』」
分類:封建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