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小车乘兴
 
小车万花引路
 
小车处士
 
小车行花影
 
花外小车

相关人物
邵雍


《邵氏闻见录》卷十八~200~
熙宁三年,司马温公与王荆公议新法不合,不拜枢密副使,乞守郡,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后数月,神宗思之,曰:「使司马在朝,人主自然无过举。」移许州,令过阙上殿。公力辞,乞判西京留司御史台。遂居洛,买园于尊贤坊,以独乐名之,始与伯温先君子康节游。尝曰:「某陕人,先生卫人,今同居洛,即乡人也。有如先生道学之尊,当以年德为贵,官职不足道也。」公一日著深衣,自崇德寺书局散步洛水堤上,因过康节天津之居,谒曰程秀才云。既见,温公也,问其故,公笑曰:「司马出程伯休父,故曰程。」留诗云:「拜罢归来抵寺居,解鞍纵马罢传呼。紫衣金带尽脱去,便是林间一野夫。」「草软波清沙路微,手携筇杖著深衣。白鸥不信忘机久,见我犹穿岸柳飞。」康节和曰:「冠盖纷华塞九衢。声名相轧在前呼。独君都不将为事,始信人间有丈夫。」「风背河声近亦微,斜阳淡泊隔云衣。一双白鹭来烟外,将下沙头却背飞。」公一日登崇德阁,约康节久未至,有诗曰:「淡日浓云合复开,碧伊清洛远萦回。林间高阁望已久,花外小车犹未来。」康节和云:「君家梁上年时燕,过社今年尚未回。谓罚误君凝久,万花深处小车来。」又云:「天启夫君八斗才,野人中路必须回。神仙一语难忘处,花外小车犹未来。」康节有安乐窝中诗云:「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公爱之,请书纸帘上,字画奇古,某家世宝之。公与康节唱酬甚多,具载击壤集。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公深以为知言。至康节捐馆,公作挽诗二章,其一曰:「慕德闻风久,论交倾盖新。何须半面旧,不待一言亲。讲道切磋直,忘怀笑语真。重言蒙蹠实,佩服敢书绅。」记康节之言也。康节又曰:「君实九分人也。」其重之如此。后公以康节之故,遇其孤伯温甚厚。公无子,以族人之子康为嗣。康字公休,其贤似公,识者谓天故生之也。公休与伯温交游益厚。公薨,公休免丧。元祐间方欲大用,亦不幸,特赠谏议大夫。公休有子植,方数岁,公休素以属伯温。至范纯夫内翰辈皆曰:「将以成温公之后者,非伯温不可。」朝廷知之,伯温自长子县尉移西京国子监教授,俾植得以卒业,因经纪司马氏之家。植字子立,既长,其贤如公休,天下谓真温公门户中人也。亦蚤死,无子,温公之世遂绝。
典故
康节

相关人物
邵雍


《邵氏闻见录》卷十八~92~
伊川丈人与李夫人因山行,于云雾间见大黑猿有感,夫人遂孕。临蓐时,慈乌满庭人以为瑞,是生康节公。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学列传一·邵雍〉~2726~
邵雍字尧夫。其先范阳人,父古徙衡漳,又徙共城。雍年三十,游河南,葬其亲伊水上,遂为河南人。雍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踰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图像。之才之传,远有端绪,而雍探赜索隐,妙悟神契,洞彻蕴奥,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及其学益老,德益邵,玩心高明,以观夫天地之运化,阴阳之消长,远而古今世变,微而走飞草木之性情,深造曲畅,庶几所谓不惑,而非依仿象类、亿则屡中者。遂衍宓羲先天之旨,著书十馀万言行于世,然世之知其道者鲜矣。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驩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去。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曰:「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祐中赐谥康节。
典故
相关人物
邵雍


《伊川击壤集》卷二十〈首尾吟〉
〈首尾吟〉其四十八:「三千宾客成何梦,百二山河付阿谁;弄巧既多翻作拙,尧夫非是爱吟诗。」
《豫章集》卷十五〈拙轩颂〉
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盖屋。毕竟巧者有馀,拙者不足。
典故
邵雍

相关人物
邵雍


《康节先生墓志铭》
熙宁丁巳孟秋癸丑,尧夫先生疾终于家。洛之人吊者相属于途。其尤亲且旧者,又聚谋其所以葬。先生之子泣以告曰:「昔先人有言,志于墓者必以属吾泊淳。」噫,先生知我者,以是命我,何敢辞!谨按,邵氏姬姓,系出召公,故世为燕人。大王父令进以军职,逮事艺祖,始家衡漳。祖德新、父古皆隐德不仕,母李氏,其继杨氏。先生之幼,从父徒共城,晚迁河南,葬其亲于伊川,遂为河南人。先生生于祥符辛亥,至是盖六十七年矣。雍,先生之名,而尧夫,其字也。
《国语辞典》:邵雍  拼音:shào yōng
人名。(西元1011~1077)字尧夫,宋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精先天象数之学。寓洛四十年,称所居为「安乐窝」,卒谥康节。著有《先天图》、《皇极经世》、《渔樵问答》、《伊川击壤集》等。
《國語辭典》:一元  拼音:yī yuán
1.古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
2.事物的始端。《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臣谨案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
3.纯一原理。如:「一元化」。
《國語辭典》:一元大武  拼音:yī yuán dà wǔ
1.古代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牛。《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唐。孔颖达。正义:「元,头也;武,迹也。牛若肥则脚大,脚大则迹痕大,故云一元大武也。」
2.戏称一圆钱为「一元大武」。
3.讥称人的大脚。
分類:祭祀
《國語辭典》:行窝(行窩)  拼音:xíng wō
1.宋人模仿邵雍居处安乐窝所建造的房子,以作为接待邵雍的地方。《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邵雍传》:「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2.可暂时住下的安适住所。元。张养浩〈新水令。急流中勇退不争多套。七弟兄〉曲:「有花有酒有行窝,无烦无恼无灾祸。」元。杨讷《西游记》第一八出:「你道是花果山是祖居,铁鎈峰是我的行窝。」
《國語辭典》:理学(理學)  拼音:lǐ xué
性理之学。宋儒释经,以传道自命,重疏义理,兼谈性命,为与禅学、道教相结合所产生的学派。理学衰于元,而复兴于明。王守仁承继陆九渊之学而光大之,但其后只知言心言性,而疏于力行,流于空谈。也称为「道学」、「性理学」、「宋学」。
《國語辭典》:安乐窝(安樂窩)  拼音:ān lè wō
宋邵雍称其居为「安乐窝」。见《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邵雍传》。后指安稳快乐的存身地。宋。戴复古 访赵东野诗:「四山便是清凉国,一室可为安乐窝。」也称为「安乐乡」。
《漢語大詞典》:观梅(觀梅)
古占法。指 宋 代 邵雍 所作的梅花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甘肃 李参将 名 璇 ,精 康节 观梅之术,占事多验。”参见“ 梅花数 ”。
分類:邵雍
《漢語大詞典》:梅花数(梅花數)
古卜法。相传为 宋 邵雍 所作。其法任取一字划数,以八减之,余数得卦;再取一字,以六减之,余数得爻,然后依理,附会人事,以断吉凶。 清 易本烺 《云杜故事》:“ 屈县丞 亨 ,解 康节 梅花数,为诸生时,以此箸名。”
分類:邵雍一字
《漢語大詞典》:百源
(1).众水之源。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 郑玄 注:“众水始所出为百源。”吕氏春秋·仲夏作“百原”。 宋 苏辙 《泝潮》诗之二:“初来似欲倾沧海,正满真能倒百源。”
(2).地名。在今 河南省 辉县 西北。 宋 邵雍 曾隐居于此。
《漢語大詞典》:伊川翁
宋 理学家 邵雍 的自号。 雍 字 尧夫 ,后徙居 河南 洛阳 ,临 伊川 ,故称。 宋 邵雍 《伊川击壤集序》:“击壤集, 伊川翁 自乐之诗也。非唯自乐,又能乐时,与万物之自得也。 伊川翁 曰:‘ 子夏 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漢語大詞典》:梅花数(梅花數)
古卜法。相传为 宋 邵雍 所作。其法任取一字划数,以八减之,余数得卦;再取一字,以六减之,余数得爻,然后依理,附会人事,以断吉凶。 清 易本烺 《云杜故事》:“ 屈县丞 亨 ,解 康节 梅花数,为诸生时,以此箸名。”
分類:邵雍一字
《漢語大詞典》:六先生
指 宋 代 周敦颐 、 程颢 、 程颐 、 张载 、 邵雍 、 司马光 。也指 周敦颐 、 张载 、 程颢 、 程颐 、 张栻 、 朱熹 等六人。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六先生:“ 朱文公 有《六先生赞》,谓 濂溪 、 明道 、 伊川 、 横渠 、 康节 、 涑水 也。 端平 初, 常熟 令 王爚 ,於县学建六先生祠,祀 濂溪 、 横渠 、 明道 、 伊川 、 晦庵 、 南轩 。 淳祐 辛丑,命州县学各建六先生祠。”
《漢語大詞典》:吾家先生
宋 哲学家 邵雍 负盛名,晚年躬耕不仕,时人称之为“吾家先生”。宋史·道学传一·邵雍:“士大夫家识其( 邵雍 )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廝隶皆驩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復称其姓字。”
《國語辭典》:弄巧成拙  拼音:nòng qiǎo chéng zhuó
本想取巧,却反而败事。有枉费心机的意思。《五灯会元。卷一六。净名法因禅师》:「祖师妙诀,别无可说。直饶钉嘴铁舌,未免弄巧成拙。」《封神演义》第五六回:「孩儿系深闺幼女,此事俱是父亲失言,弄巧成拙。」也作「弄巧反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