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4571,分305页显示  上一页  258  259  260  261  262  264  265  266  267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邱象升(曙戒 南斋 )
释常岫(苍林 懦翁、松阿 别称 松阿樵者 郑、巴 )
释寂鼎(合吉 王 )
释今鸷(慧则 向高 )
释一机(圆捷 李 )
释今镜(台设 李 )
僧圆显( 文晦、一性 樗巢 )
释静挺(俍亭 )
释懒石( 张 )
释续灯(弥嵩 顽叟 郑 )
释今无(阿字 )
释性愿(虚白 林 )
释照拙(道余 方 )
释德基(定庵 佛而逝 )
释今身(非身 彦梅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9—1689 【介绍】: 清江苏山阳人,字曙戒,号南斋。顺治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外补广东琼州通判,官至大理寺左署丞,平反冤狱颇多。有《楚游草》、《岭海集》、《西清焚余草》等,后合为《南斋集》。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七
邱象升,字曙戒,江苏山阳人。顺治乙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大理寺左寺副。有《鷇音》、《入燕》、《岭海》、《白云草堂》诸集。
维基
邱象升(1629年—1689年),字曙戒,江南山阳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常岫,字苍林,别号懦翁,又称松阿樵者。姓郑。其先本浙之黄岩人。生京师。十五岁薙染于大千佛寺,为法华老人之孙。性沉静,喜读书,与人交,无贵贱,皆敬礼之。所居堂前有古松数株,吟咏其下,翛然自得,如是者三十年。徙上房山之邃园,再迁良乡弘恩寺。慕永嘉天台诸山水,思归老于浙。高澹人詹事,居平湖,得冯氏旧圃,为北墅。割其中一区招之驻锡,名曰箨薮。以戊辰八月入园,己巳七月示寂。其诗高简冲澹,有郊岛遗风。居千佛寺,有《祖华堂集》、《听涛稿》、《寒涛阁稿》、《墨香幢集》、《遂清堂集》。住大房六聘山,有《邃园稿》、《东峰兰若集》。寓良乡弘恩寺,有《复古堂稿》。今仅选其箨薮诗之一二焉。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五
释常岫,字苍林,一号松阿。姓巴氏,黄岩人。少习经史,颇能属文,尝为人手书尺素,词足达意,遂交誉之。因读内典,契心空门,归依印空长老,为之剃度千佛寺。从大演义公,习梵教。年二十,于广济受玉光大师规律毕,即参游五台、南海诸名胜。已而栖隐上方五载,忽焉南旋,结小庐于越溪,遂寂。其间著有《松阿集》。弟子迎其骨,塔于六聘北隅。乾隆丁巳四月,傅雯为之铭,文词修絜,详具《山志》。
释寂鼎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三
释寂鼎,字合吉。姓王氏,上元人。专志净修,时感灵应,不使人知。居恒杜绝外缘,独坐一室,于无尽藏中,人莫测其崖岸,而临事若有先觉。康熙甲子春,寺将火。先三日有声,熺熺熇熇,自南来者。鼎异之,夜见白衣神人,入室诫曰:“师当精进无惧。”三称而去。鼎又异之。三日而灾生,光燄中,若见白衣人,往来指挥。寺燬殆尽,唯戒台、丈室犹存。鼎曰:“神诏我精进无惧,意者或将兴复与?”遂坚立誓愿,三易寒暑,辛苦备尝。前后殿宇,轮奂并美。康熙二十四年,又置来安县田租,以供香积,皆苦行所致。以康熙三十四年正月十日示寂,寿六十七,腊三十八。主席十有一载,兴修寺宇,多赖其力。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鸷,字慧则。番禺人。乐说和尚仲兄。诸生。原名向高,与兄舒齐名。世乱,隐居山野,教授生徒自给。清圣祖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受具,充丹霞化主,顷侍天然老人于归宗。十四年,归雷峰,典客六年。时福州长庆丛席久虚,绅士再三恳老人主法,颔之,遣鸷入闽。会老人退休净成,遂留长庆守待。至老人入寂后,归雷峰坐蜕。事见清徐作霖、黄蠡《海云禅藻集》卷三。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四七
一机(一六三〇—一七〇八),字圆捷。番禺人。俗姓李。会国变,决志出家。年二十礼以霦长老,得剃度。旋入鼎湖,谒栖壑,受圆具。后为庆云六代住持。著有《涂鸦集》。事见《粤东诗海》卷九八。

人物简介

全粤诗
今镜(一六三一?--一六五六),字台设。三水人。俗姓李。年十七,随母出世,求天然禅师薙发,禀具执侍丈室。明桂王永历十年(一六五六)坐化。事见《海云禅藻集》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僧。江苏无锡人,俗姓陆,字文晦,又字一性,号樗巢。得法于苏州灵岩寺,康熙初主无锡惠山忍草庵。工诗善画。有《樗巢吟稿》。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圆显,字一性,号樗巢,无锡人,本姓陆。忍草庵僧。有《樗巢吟稿》、《忍草庵剩略》。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静挺,字俍亭,仁和人。康熙壬子岁,住锡嘉善慈云,兴建丛林,改教寺为禅寺。有《云溪近稿》、《十笏斋诗钞》。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三
懒石聆禅者,姓张氏,蜀人,亦得法于丈雪者也。母赵氏夜梦吞月,觉而生子。幼岁剃染,受戒于象崖,复参破山,后于丈雪道旨契合,遂授记莂。康熙初至滇,主商山斗光寺,阐法数年,复归蜀授法自觉云。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四
释续灯,字弥嵩,号顽叟。姓郑氏,孝昌人。幼从广化顿悟薙染,受具戒于华山见月体律师,得法于岳麓肺山檀,遂继其席。拈槌之馀,坐啸峰麓,湘水环回,夕阳西下,帆归天际,泽畔行吟,触物成韵,翛然迥出之资,非寻常所及,沈吟八载,诗境禅悦,俱入妙品。迁居南岳中庵及清凉寺中庵,居七十二峰之中。昔大错老人卜筑于此,其赋咏为楚南所传诵,而续灯避乱其间,每一登眺,山鸣谷应,偶有所得,称口而哦,有《南岳山居诗》三十韵,自东至咸,一韵一篇,及《中庵后草》数十篇,《南岳海云诗》十首。昔人谓其雄奇古朴,直逼少陵,盖以虚灵之质,写浩瀚之境,如云舒风卷,不可端倪。其《岳麓山居诗》为次南涧法雨大师韵者数十首,苍凉幽峭,清醇淡远之意,皆独杼机轴,暗逗针锋,随所见闻,俱成义谛。盖其胸中圆明湛定,兴会所属,自然成响。今录其五言古诗,与禅旨亲切者,如《听鸟》云:“春晴花欲然,山昼静如彻。侧耳坐茅檐,细听鸟能说。鸟语夫何为,独使我心悦。所吐无烦嚣,喃喃照冰雪。人口多雌黄,爱恶恣其辙。讹言乱友朋,谗言陷忠烈。未若杜宇心,生成一片血。所惜知音希,空使寒光裂。”《惜鹦鹉鸟篇》云:“鹦鹉鸟之俊,羽毛亦足奇。羽毛不足羡,尔乃工言辞。贾客爱金宝,远贩关西陲。江南尚华美,高价来京畿。公子见之笑,未惜囊中资。得之不轻易,银笼悬高枝。肉食恐不屑,呼童打虫儿。美人畏言语,计害心离披。托意挽钗钏,扰乱清油丝。强悍骂公子,畜此胡尔为。背里谓奴婢,碎羽灭毛皮。细询所憾故,母乃徇其私。鹦鹉竟何罪,美人良足悲。”《荒年卖儿行》:“去年禾尽死,今年禾尚迟。米价日腾贵,户市争糠秕。东南军饷急,秋赋当夏支。虽有升斗粟,又为官纳之。东家不可贷,西家不可移。入门控饥妇,踌躇欲卖儿。儿去口亦去,儿饥我更饥。与其死共处,不若生别离。将儿出门去,得粟泪垂垂。”又《雪中古意》:“岩寺绕冰花,钟声碎寒玉。榾火无全威,冻云驱不出。面壁拟高山,衲服蒙头入。谁复乞安心,夜深门外立。”调高格古,韵远意深,使读者洒然。壬戌长沙观察赵云、岑方伯、薛梁翁、中丞泰岩丁公,皆乐为之助,重兴岳麓,有《三会语录》若干卷,均刋行于世。世寿五十九,僧腊四十七。寂于康熙庚午六月二十九日,掩灵骨于舍利塔上,得法弟子文惺为之铭。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六八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释性愿,字虚白。姓林氏,江阴人。少而颖异,记诵不忘,与群儿游,未尝嬉戏。年十五,随父过城山,访无生大德,欣慕禅林,恳求二亲,允从出家。闻天童密云开法黄檗,多以棒喝接人,心甚疑之。有超宗自槜李还,与人言,举临济参黄檗三棒因缘,性闻之跃然,始知知识用处,回出常情。因励志参究,尝诣狮岩叩隐元,见而契之,及应黄檗携之入山,遂登戒具。又往参金粟费,问:“蚯蚓斩作两段,佛性在那一头?”性请开示,即蓦然一棒,直得迷闷盈臆,寝食不宁,欲彻此怀。因看《百丈政禅师语录》老宿见日影透窗问䛡因缘,忽有省,乃颂曰:“窗就日兮日就窗,现成一物露堂堂。房中有客好归去,莫向渠侬问短长。”呈似西堂玄密,密曰:“何物露堂堂?”性举拳示之曰:“见么?”密击一棒云:“且道,是赏、是罚?”性喝,密亦喝,遂作礼而退。俄随密回闽,住芙蓉。密寂,复还檗山,后住长乐德成岩。忽忆古人云“差别未明,住山无益。”重诣黄檗,更进侍寮。潜鞭密练,益臻玄奥。及隐元乘桴浮海,倡道扶桑,性乃潜处松溪白云庵。隐元遣使,航海万里,付与法衣以表信。寻有江西之行,路出宁化,缁素恳留,重兴东山古刹。寺前长桥久颓,行者病涉。乃募千金,先为筑造,鼎建寺宇,规制弘丽,遂为甲观。落成未几,黄檗耆宿以玉融檀信敦请继席。性至,重法剔蠹,拣魔辨异,登堂演说,如香象渡河,径截逆流,鹅王择乳,不事乱唼。以故诸方翘仰,龙象骈趋。有浙僧冒称福严法糸,持数十金入山扫塔,性验其非是而郤之。有楚僧频以怪异惑众,领宰官善信至寺设宴,性疾其邪,斥之而逃。时或以为执拗,后两僧皆败露,人始服其卓识。居山十载,怡养恬静,气韵孤特。而诱进初机,唯恐不及。挫败类之偷心,指学人于实地,皆从自證中发用,真切生平。法利所获,悉付司库。及将迁化,囊钵空悬。以康熙十二年癸丑六月十四日示寂,得年五十有八,坐夏四十三,塔于黄檗宝峰山。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四
释照拙,字道余。姓方氏,莆田人也。父汉卿,儒修甚勤。母陈氏感奇香满室而娠。崇祯癸酉重九日生儿,香气如前,邻居异之。年十二,怙恃俱失,从圣寿寺竹叟薙染,诵习十载。往福炉,依时学受具足戒。竹叟既没,仍参福炉,问:“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良久领悟大旨,作礼而退。益加策励,会如幻移锡芙蓉,邂逅之间,便承激扬,有如针芥,遂依座下。久之复辞去,参虚白于黄檗,机锋酬酢,證合无异,及如幻应武荣雪峰之请,驰书招之,随至雪峰,兢兢自守。戊午重九日,如幻付以衣拂,使之继席雪峰。后如幻寂,为辑其《语录》序而刋之。寺左六和楼改建方丈,久未就,拙集檀信经营乃成。以康熙甲申年四月二十四日示寂,寿七十二,腊五十,塔于寺右。拙赋性恬澹,言笑不苟,住山四十馀年,甘淡泊以法道自持,高风峻节,足为典型。著有《雪峰语录》、《雪峰诗集》二卷及《毬堂草》一卷。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德基,字定庵,姓林氏,休宁人也。父之泰,母姜氏。诞生之辰,瑞雯满室,吉祥止止。稍长,性见慈善,雅信佛旨,芳洁自喜,不近酒肉。读书颖悟,数过不忘,尝闻老衲读《金刚经》至“如露如电”,顿发出世之心。以亲老弟幼,不忍遽违,力事生理,承欢菽水。及父没弟长,能委家计,乃拜辞慈帏。径下姑苏,访吴中有道知识,得宝林寺竹怀,往求剃度,给侍左右,将及一期。闻金陵华山见月演戒因缘,启白得受具足。然陆沈下版,未露圭角,专志研精诸大律部,俱臻玄奥。凡十五年,得阇黎成拙称许,拔居教授,整饬规约,上下敬服。见月化后,即受传衣,履席二载,声誉旁流。甲寅秋,江南苦旱,入冬,山下饥民就食山头,为设粥赈之,恐粮少不济,率众渡江,由仪真至维扬,沿涂托钵,郡邑善信素仰德望,乐施不绝。山上荒黎卒赖周济,至麦熟始散。癸亥冬,徇两浙绅耆所请,至武林昭庆说戒一期,香花塞路,道俗嗟叹,善因福果,世所希有。所著《毗尼关要》十六卷,《羯磨会释》十四卷,《比丘尼律本会义》十二卷,摭其箐华,发抒底蕴,诚便后学。庚辰季冬朔,示微疾,集大众诫之曰:“凡我出家,止为生死,不可不真实修行。既知修行,必当严持戒律,若不持戒而欲超脱生死,如缘木求鱼,舍舟渡海,岂可得哉。吾早晚行矣,愿共勉之。”至八日沐浴更衣,号佛而逝,塔于龙山之阳。寿六十有七,腊四十八,坐夏四十四。弟子三十八人,一时铮铮,足嗣法响。其《毗尼关要》十六卷,清乾隆二年,释福聚奏请入藏。

人物简介

全粤诗
今身(?--一六九四),字非身。新会人。俗姓刘,原名彦梅。清圣祖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弃诸生,登具丹霞,侍天然老人于归宗。晚隐苍梧龙化七寺。三十三年(一六九四)示寂。事见《海云禅藻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