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4571,分305页显示  上一页  235  236  237  238  239  241  242  243  24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丘民范(汝中 )
丘峻(惟陟 )
释慧宗(别称 别传老人 别传 )
丘其仁(主静 定斋 )
僧法聚( 月泉 玉芝 世称 玉芝和尚 )
丘汝良(民牧 )
丘绪(继先 )
丘珍(若宝 )
丘养浩(以义 集斋 )
释继万(古峰 )
丘玳(文玉 次皋 )
释慧定(别称 莽师、莽会首 无尽 南泉、南北大王沟 )
僧宗书(小山 )
释性然(宝灯 )
释法会(云谷 怀 )
丘民范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丘民范(1488年—1539年),字汝中,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人。嘉靖癸未进士。丘民范是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江西乡试第四十三名举人,次年(1523年)联捷癸未科二甲十八名进士,初授南京兵部职方司主事,参与大礼议。魏国公家人姚经有不法事,将其捕杀。嘉靖八年(1529年)任邵武府知府。其地政松散,豪族横行不法,他就用严刑纠正,罢黜贪污的萧姓知县;驿传侵吞渔户粮饷,他为计粮薄征,每月给发,馀款储存于库,又奏请补偿河船鱼粮每年赔累,府民称他「仁而不懦,明而不察」。嘉靖十二年(1533年)十二月升山东左参政,督理粮储,奉表入京,论时政,被铨司厌恶,十七年(1538年)改任广东左参政,次年卒于官。其事绩见《江午坡集》·《明故大中大夫广东布政司参政丘公墓志铭》。
丘峻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丘峻,字惟陟,直隶苏州府嘉定县人,匠籍。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进士,授大理寺评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慧宗。别传其字。湖广云梦汪氏子。生而凝寂。不乐世相。七岁投白鹤寺出家。九岁。有王居士者。引之入蜀。至重庆綦江石门寺。受具戒。嘉靖甲午。登峨眉颠礼佛次。时云气乍敛。杲日当空。见金色异人。乘小舟历铜塔崖而没。述于得法师谦公。公曰。尔大有缘。此菩萨示现也。自是以荷担山门为事矣。居山四十年。自白水至山颠。楼观像设之属。无不鼎新充拓。俨如天宫化城。隆庆己巳。始出山。游京师。渡南海。礼观音大士。入五台。有终焉之志。师生平严持戒律。不喜作纸墨文字曰。三藏教典。亦是糟粕。更饶舌何为。先示寂三日。忽云。将西归。澡浴更衣。结跏澄息。诵佛号不辍。至期召诸弟子曰。吾素不留文字。今日不能无言。因唱偈曰。生本无所生。死亦何所有。这个臭皮囊。今朝成腐朽。弟子鸣钟。钟止忽开目。续唱(云云)。安然而逝。世寿八十一。僧腊七十五。塔在四会亭下。师生平灵异最多。尝至新津兴化寺。鍊排不胜劳苦。白板首求退。遂往富民某氏之门。趺坐七昼夜。乞若干缗斋僧。主人初不乐施。至夜光明彻屋。惊异迹之。光从师坐处起。始皈敬焉。又往汉州金堂县。击鱼募化。其声所应不定。东击西闻。西击东闻。一夕大雨。师不出户。鱼声亦遍田野。村民物色之。师但安坐神祠而已。其渡海也。见白衣大士。坐金色莲花。冉冉云气中。弟子镇沧。未剃发时。从师荷担甚疲。师问曰。耐烦乎。应曰诺行一二十里。复问答如前不少惰。乃于双飞桥。为沧落发。怜其愚。令炷香跪大士前。顶水盂诵祝聪明。咒一百遍。历年至白水。犹如此。一日寺灾。沧跪请师休去。师数而骂之。沧于是作入水想。祝空曰。殿宇既空。愿保库司无恙。遂归库房默坐。顶水宛然。火至自灭。乃知师平生。造就弟子。皆此类也。冯司成梦祯谓。别传老人。践履纯白。以庄严道场为佛事。其向上一著子。虽不闻其曾见何人。嗣何家宗派。要之乘愿轮而来。不可以凡情测者也。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五
释慧宗,字别传,云梦人。明嘉靖中,游峨湄山,观普贤像,因敬生悟,留居四十年,创造铜殿,复范金为普贤像一,诸佛铜像六十五,诸佛大铜像三,铸铜钟三,重二万五千两。初宝昙国师,当洪武时,敕主峨湄山,重建铁瓦殿,造普贤金像。留蜀十五年,道化行相,传为断崖再世。后召还,寂于天界寺。太祖尝赐御诗二章云:“断崖知是再来僧,今日还修未了因。借问山中何所有?清风明月最相亲。”“山中静阅岁华深,举世何人识此僧?不独峨湄幻银色,从教大地变黄金。”

人物简介

维基
丘其仁(1490年—?),字主静,号定斋,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军籍,书法家。正德八年(1513年)福建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8年)中式丁丑科会试五十名,廷试二甲八十三名进士。户部观政,授官户部主事,嘉靖三年(1508年)大议礼期间,参与左顺门哭谏,被廷杖。嘉靖五年(1510年),任礼部主客司员外郎,升精膳司郎中,七年四月与国子监博士王庭主考山西乡试。改户部。嘉靖九年(1530年)出任广东潮州府知府,丁忧归。服阕,十五年起任抚州府,致仕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2—1563 【介绍】: 明僧。浙江嘉兴人,俗姓富,字月泉,号玉芝。十四岁出家海盐资圣寺。工诗,有《玉芝内外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法聚,号月泉,嘉兴人,出家海盐资圣寺。嘉靖间,尝结庵澉湖荆山芝产座下。人称玉芝和尚。后居武康天池,示寂。聚初投偈于王阳明。阳明有荅人问良知诗,即聚也。晚参梦居禅师,得悟。与王畿、蔡汝楠、唐枢、董沄诸公共證儒释大同之旨。焦弱侯称其透脱,为不可得。有《龙南漫藁》。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讲楞严。偈云。谈经非舌耳无闻。一坐青山夏十旬。标指瞿昙终有相。迷头演若本无因。病源莫执方为药。心境须知法是尘。直下不留元宇脚。个中谁是出头人。又云。只绣鸳鸯不度针。百花丛底漫沉吟。七徵未解齐生死。八辨那能出纵擒。毙垢祇缘穷子念。慇勤终愧老婆心。便教捲席同休去。方丈何妨草自深。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法聚。字月泉。嘉禾富氏子。始去俗。从师于海盐资圣寺。矢志参学。初见吉庵法舟二宿。未甚启发。闻王阳明倡良知之指于稽山。同董从吾。往谒之言相契。阳明答以诗。然犹未脱然也。后于梦居禅师一掌下。洞彻源底。即入武康天池山。搆精舍。颜曰玉芝。二十馀年说法其中。繇是。诸方称玉芝和尚。唐一庵。王龙溪诸公。尝往来山中。證会儒释大同之秘。师其为人也。峻结圆转。举止潇然。王公贵人。见其人至不敢屈。庸夫竖子。一闻其教。辄兴起自愧。反其所为。曲儒小士多诋释。遇师与立谈。顾趋而事之。舍所学而从。彼其为文也。无短长易难。皆据案落笔。应手而成。奥旨猜辞。一时而彻。或以此诋之谓。师苦于文。而疏于道。文如此。未尝苦也。疏于道又可信乎。师生于弘治壬子。示寂于嘉靖癸亥。春秋七十有二。立塔藏骨于本山。少司马蔡公汝楠。与师有支许之契。为铭曰。声之为诗。齐之为儒。诗其无上咒耶。儒其无上法耶。
丘汝良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丘汝良(1494年—1530年),字民牧,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人,民籍。壬午科(1522年)江西乡试第一百二十七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二百二十九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九名进士。吏部观政,未授官卒,年三十七。
丘绪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继先。诸生。生母黄氏为嫡母余氏所逐,年十五父死,事余氏至孝。余重感其孝,临终告以生母事。遂决意出寻。至台州遇母,奉归,孝养备至。嘉靖十四年知县赵民顺入觐,疏闻于朝,获旌表。
丘珍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5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若宝。世为平海卫千户。少具方略,以奇节自许。嘉靖三十四年倭船数十艘焚劫海边。珍率所部卒扼其要冲,倭焚舟潜往白湖江。珍追至海口,与倭激战,坠马,中槊死。

人物简介

维基
丘养浩(1496年—1545年),字以义,号集斋,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今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县人,军籍。正德十一年丙子福建乡试第八名举人,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会试第七十四名,廷试三甲二十六名进士,授浙江馀姚县知县,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擢浙江道试监察御史,奉命督学南京,上疏弹劾近侍陈钦,因得罪官僚,降为永平府推官,未行,赐恢复职位。以母丧去职,服除复除原职。终父丧,再入台,巡视山海关,督建九庙工程,十七年十一月升南京大理寺右寺丞,二十一年五月升大理寺右少卿,累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下檄谕杂谷白草番等土官,均先后纳款归顺中央朝廷。二十四年二月改任江西巡抚,给事中尹相弹劾养浩不堪改任,诏令回籍听调,同年七月卒于家,享年五十。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继万。号古峰。建福寺僧。嘉靖十七年。入京受戒。祖母继母前后死。庐墓六年。春秋七十有九而殁。其间闭关者四。计三十馀年。太史李少庄。赠以诗有云。篆烟云自结。帘影昼长閒。其高静可想。有僧问。聂公道号甚么。曰古峰。又问。如何是古峰景。答曰。乾坤长不老。今古独能存。僧又问法名。曰。继万。曰。何不继一。答云万即是一。一即是万。观其应对机辨。似亦非槁然枯坐者云。聂公盖其姓也。

人物简介

维基
丘玳(1499年—?),字文玉,号次皋,直隶庐州府六安州(今安徽六安市)人,军籍。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九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会试第281名,三甲152名进士。授户部主事。督饷榆林,除克减之弊。迁温州府知府,三十三年(1554年)调宁波府,修缮城墙。三十四年再调衢州府。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护法篇
慧定。字无尽。别号南泉。潞安邵氏子。貌奇伟。两眸如电。性倜傥。不喜俗务。剃发。理会本分事有省。诣台山礼大士。遂发愿饭僧十万八千。千日满愿。茎菜粒米。必躬亲之。人服其诚笃。师力艺绝人。能兼数十人执作。又言行质直无文。以故竞呼为莽会首。声震丛林。所至人遮留之。答曰。易处不住。住处不易。不顾行。至旧路岭。结茆聚众以居。时盗贼蟠聚山半。画地为界。号南北大王沟。官兵莫敢捕。过客瑟缩相戒。非聚百众鸣金持械。莫得前者。及师莅止。盗怯师名。而伺之甚密。一日师出。庵破。既归。残僧三四人持师泣。幸徙庵避之。师奋曰。不可。死生有命。贼何为者。寻且灭之。言已。贼大至。师手无兵器。乃碎水缸击贼。无所中。贼知师无兵器。乃敢相近。鎗中师左胁。师手接其鎗。踢贼仆地刺杀之。贼骇退。方入户检视伤处。洞三寸许。脂肠俱出。忍痛缚固。持鎗出户。厉声曰。正欲捕灭汝辈。今来送死耶。贼怯不敢前。但持乱石遥击师。中额颅。会龙泉关兵统郑某者。与师善。意师创盗。潜以兵护之。兵到盗散去。遍山觅师不得。逮晓。见深涧中僵卧一血人。细视之师也。郑号哭曰。天乎。奈何丧此英雄人耶。舁归。扪其胸尚温。喜曰。是不死。血迷心窍耳。抉其齿灌以药酒。久之乃苏。调治平复。即辞郑去。奋欲击贼。或难之。师曰。大丈夫欲除残暴。建立佛法。即九死岂敢辞。结同志得五十二人。俱英奇轻死之辈。诸边将。雅熟师名。至是遍谒之。假兵器募粮草。投牒师府督府。期一举灭尽。咸壮许之。盗渠率百馀曹。师悉知其姓名住处。卒以兵相临。数日间。无不就擒斩。巢穴遂空。时师二十八岁矣。从此安立丛林。供十方云水粥饭。以杂华为定课。兼行一切佛事。或修净业。或习禅观。或阅藏典。历五十馀年如一日。一日谓众曰。时节清平。吾将顺化。速请城上宗主师来。既至。付以住持事。将就化。众哀号。师曰。无劳悲恋。但念世界空花。苦乐梦幻。即见我已。慎勿作去来想。众复哀留绘像。师振威喝曰。咄竖子。此金刚不坏之体。堪充汝辈瞻仰。何用此幻妄为。遂端坐化去。时万历二年正月二十三日也。世寿七十六。僧腊五十。瘗全身山之西峰。越两月。雷轰瘗处。杭僧止堂者。窃窥师相。须发已长寸许。颜色如生。 宗主。名某全。与莽师。同歼盗贼者也。习讲律。庭选为传戒宗师。住京师明因寺。既承付托。励精弘阐。从化者众。貌状略与莽师同。亦奇伟丈夫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0—1567 【介绍】: 明僧。号小山。初住少林,迁宗镜,嗣嵩少。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读诵篇
性然。字宝灯。东阿杨氏子。世为田家。生而多病。年十七。弃俗被服受戒。夙具利根。顿发至愿。修净业。跪诵华严经九年。键户不出。后忽出游诸方。伏牛五台。南涉吴越。西极秦陇。名山胜刹。皆有足迹。行业精苦。声闻益彰。旋里居香山寺。寺业一新。太守殷君三礼。时为诸生。知师最深。奉之弥谨。师为精舍。立一小阁。栖止其中。复键结脩净。视昔尤勤。诵佛号。饮食寤寐。未尝辍声。寒暑昏晓。未尝就枕。影不出山。迹不入俗。如是者六十馀年。于公慎行。尝叩之曰。上人口诵弥陀。当生极乐否。师曰。孰为弥陀。孰为极乐。吾心是也。声声相续。念念不忘。自然五蕴空六根净。而莲花现矣。西方极乐。固在刹那。岂悬远哉。于。服其言。谓其有灵窍。非徒事勤苦者。买田一区为供。师风骨棱棱。眉角岩崭。年近期颐。行步距跃。造一坐龛置榻右。时时入中。少坐而笑。忽一日告终。命促殷公。至嘱后事。乃扶服入龛。趺坐而化。生弘治庚申。卒万历癸巳。年九十四也。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法会。云谷其号也。嘉善怀氏子。二十受具。修天台小止观。往郡之天宁。问所修何如于法舟济公。公曰。夫学以悟心为主。止观之要。不离身心气息。何能脱然。子之所修。流于下乘矣。因示以旨要。师力究之。一日受食。食尽而不知。碗忽堕地。猛然有省。恍如梦觉。公与印可。自是韬晦丛林。陆沉贱役。阅镡津集。见明教翁护法深心制行立愿。欲少似之。顶戴礼诵。至终夕不寐。入京。寓天界毗卢阁下。精进行道。尝入定数日不起。三年人无知者。复爱栖霞幽深。结庵于千佛岭下。始为陆五台公见知。时栖霞久废。陆公矢兴复之愿。请师住持。师举嵩山善公应命。移居山最深处。曰。天开岩吊影如初。一时宰官居士。因陆公开导。多造岩参。请师一见。即问。日用事无论贵贱僧俗。入室略无寒温。必展蒲团于地。令其端坐。返观甚至。终日竟夜无一语。临别必叮咛曰。人命无尝无空过日。再见。必问别后用心何如。故荒唐者。茫无以应。即欲见亦不敢近。以慈愈切而规益重。虽无门庭施设。使见者望崖。不寒而慄然。师一以等心相摄。从来接人。软语低声。一味平怀。未尝有辞色。时士大夫归依者。日益众。又不能入山。愿请见者。师以化导为心亦就见。岁一往来城中。至必主回光寺。每至则在家二众。归之如绕华座。师一视如幻化人。曾无一念分别心。故亲近者。如婴儿之傍慈母也。出城多至普德。臞鹤悦公。实出其教。师悯禅道绝响。于嘉靖丙寅冬。乃集五十三人。结坐禅期于天界。学人请问直捷用心处。师曰。举不顾即差互。拟思量何劫悟。又曰。古人道。终日吃饭。不嚼粒米。终日行路。不踏穿地。终日穿衣。不挂寸丝。如是用心。方有少分相应。有宰官问。如何是祖师意。师曰。有水皆含月。无山不带云。曰莫更有奇特否。师曰。不得将龟作鳖。师护法心深。不轻初学。不慢毁戒。僧有不律。亦不弃之。委曲引诱进于善。或有干法纪者。师闻不待求而往救。必恳恳当事。乃曰。佛法付嘱王臣为外护。唯在仰体佛心。辱僧即辱佛也。闻者莫不改容。释然必至解脱而后已。然竟罔闻于其人。听者亦未尝以多事为烦。久久皆知出于无缘慈也。了凡袁公未第时。参师于山中。对坐三昼夜不瞑目。师问曰。公何无妄念。公曰。我推我命。无科第子嗣分。故安心委命。无他妄想耳。师曰。我将以公为豪杰。乃一凡夫耳。圣人云。命繇自作。福繇已求。造化岂能拘人耶。于是委示。以改过积德。唯心立命之旨。公依教奉行。竟登进士。有子嗣憨师。为小师时。侍师弥谨。一日请曰。说者谓。某甲寿不长奈何。师曰。寿夭乃生死法。参禅乃了生死法。若一念不生。则鬼神觑不破。造化何能拘之耶。第患不明道眼耳。憨师将北行。师诫之曰。古人行脚。单为提明。己躬下事尔。当思。他日何以见父母师友。慎毋虚费草鞋钱也。其善诱掖人类如此。岁壬申。嘉禾吏部尚书默泉吴公。刑部尚书澹泉郑公。太仆五台陆公。与弟云台。同迎师归故山。诸公。时时入室问道。每见必炷香请益。执弟子礼。紫柏师。同平泉陆公。思庵徐公。谒师叩华严宗旨。师发挥法界圆融之妙。皆叹未曾有。当江南禅道草昧之时。出入多口之地。始终无一议之者。则师操行可知已。师居乡三年。所蒙化者千万计。一夕四乡之人。见师庵中发火。及明视之。师已寂然而逝矣。时万历乙亥正月也。世寿七十五。僧腊五十馀。葬于大云寺右。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
释法会,字云谷,姓怀氏,嘉善胥山人也。幼有逸志,颇厌尘嚣,投邑大云寺出家。初习瑜珈,会每叹曰:欲了生死,乃碌碌衣食邪?年十九,决志操方,乃登坛受具,闻天台小止观法门,专精修习。时法舟济禅师续径山之道,掩观于郡之天宁,会往参扣,呈其所修,舟曰:“止观之要,不依身心气息,内外脱然,子之所修流于下乘,岂西来意耶?学道必以悟心为主。”会悲仰请益,舟授以念佛审实话头,直令重下疑情。会依所教,日夜参究,寝食俱废。一日就食,食尽亦不自知,碗忽堕地,猛然有省,恍如梦觉。复请益舟,乃印可。阅《宗镜录》,大悟唯心之旨,从此一切经教及诸祖公案,了然如睹故物。于是,韬晦丛林,陆沈贱役。偶读《镡津集》,见明教大师护法深心,初礼观世音尊,日夜称名十万声。会愿效其行,遂载观世音像,彻宵不寐,礼拜经行,终身不懈。时江南佛法禅道绝然无闻,会初至金陵,寓天界毗卢阁下行道,见者称异。魏王闻之,乃请于西园丛桂庵供养,会住此入定三日夜。居无何,西林永宁请住报恩寺之三藏殿,会危坐一龛,绝无将迎,足不越阃者三年,人无知者。偶有权贵人游至寺,见会端坐以为无礼,谩辱之,会拽杖之摄山栖霞。栖霞者,本梁时开山,武帝凿千佛岭,累朝赐供赡田地。但道场荒废,殿堂为虎狼所穴,会爱其幽深,遂诛茅于千佛岭下,块然独处,影不出山。时有盗侵之,窃去所有,夜行至天明未能离庵,左右人获之,送至,会食以饮食,尽其所有持去,由是闻者感化。太宰五台陆公初仕祠部主政,访古道场,偶游栖霞,见会气宇不凡,雅重之。信宿山中,欲重兴其寺,以会为主持,会坚辞,举嵩山善以应命。善尽复寺故业,建禅堂,开讲席,江南丛林实肇于此,会之力也。道场既开,往来者众,会乃移居于山之最深处,曰天开岩,吊影如初。一时士大夫开风造谒,会目无贵贱,不问道俗,入室必掷蒲圃于地,令其端坐反观本来,甚至终日竟夜无一语,临别必叮咛曰“无空过日”,再见必问“别后用心难易若何”。非深造有得,则茫无以应。盖慈念愈切,绳纠益严,虽无门庭设施,见者望崖不寒而慄。了凡袁公未第时参谒山中,相对默默坐三日夜,但示以唯心立命之旨,奉教唯谨,事详《省身录》。丙寅冬,悯禅道绝响,乃集五十三人结坐禅期于天界,力拔憨山入众同参,指示向上一路。会垂老悲心益切,虽最小沙弥一以慈眼视之,遇之以礼,凡动静威仪无不耳提面命,循循善诱,见者人人以为亲已。寻常示人,特揭唯心净土法门,居恒安重寡言,定力摄持,孤山清修四十馀年,终身礼诵,未尝一夕辍。居乡三载,所蒙化者以千万计。一夜,四乡之人见庵中火发,及明趋视,会已寂然矣,时万历三年乙亥正月五日也。寿七十有五,腊五十,茶毗葬于寺右。憨山感其发迹入道因缘,亲蒙开示,礼塔于栖真,因募建塔亭,述其见闻而为之传,推为中兴禅道之祖。惜机语失录,无以发扬秘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