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4571,分305页显示 上一页 200 201 202 203 204 206 207 208 209 下一页
释善柔( 弘教通理大师 )
释思亨( 赵 )
释思泉( 何 )
释同新(字 仲益 号 月泉 )
释文信(字 道元 号 雪山 )
释信明(字 真觉 兴国大师 )
释行可(号 宜行 )
释行全( 房 )
释玄鉴(字 无照 )
释英(号 杰峰、白云 厉 字 存实 )
释元湛(号 秋江 )
释圆护(字 念庵 )
释云威( 侯 )
释正逵(字 一关 )
其它辞典(续上)
释善达(字 本源 )释善柔( 弘教通理大师 )
释思亨( 赵 )
释思泉( 何 )
释同新(字 仲益 号 月泉 )
释文信(字 道元 号 雪山 )
释信明(字 真觉 兴国大师 )
释行可(号 宜行 )
释行全( 房 )
释玄鉴(字 无照 )
释英(号 杰峰、白云 厉 字 存实 )
释元湛(号 秋江 )
释圆护(字 念庵 )
释云威( 侯 )
释正逵(字 一关 )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善达。字本源。仙居柴氏子。早年与及庵信公行脚。有高志。眼盖诸方。谒雪岩于大仰。随众无所咨请。后登双径。入云峰之室。久之蒙印可。师骨气超然。律身行己。老而弥笃。保宁净慈径山三刹。皆海内大道场。师以次临之。整丛林。御大众。皆有成绩可纪。丈室萧然。圆蒲之外。一物乌有。夜则孤烛。炷香安坐至旦。率以为常。又体所禀。与人异遇。严寒则衣絺绤。大热则衣缯絮。以馀资。建大圆院于东路半山。为云侣食息小憩之地。一日会众。叙平生行脚事毕。嗒焉长逝。二师同出云峰之门。皆有奇骨。真难兄弟也。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善柔。董氏。德兴之永兴人。七岁事永安广行大师。默诵金刚楞严诸经。二十入华严圆顿法门。领广严传戒大师戒法。去滋味绝华好。日课金光明经一部。礼佛百拜。深惟静念。孤征独诣。人莫能津测浅深。宪宗闻其名。赐号弘教通理大师。命主清凉大会于台山。释教都总统宝集坛主秀公。慕其德聘。摄华严讲席于京师。又传菩萨戒。于佛子山。及蔚罗黄楼诸刹。自是门人加进。法道半天下矣。师解悟深远。勇于为善。遑遑如不及。经之阙者。勒而补之。寺之废者。撤而新之。甃圮桥完坏路。为之不一而足。其于身也。蔬食饮水。敝衲容身而已。论者谓。师渊然若虚。退然若藏。萧条静深。无所愿乎。其外至于诱引慈济。则孳孳搰搰。如抱漏瓮沃焦釜。得其法者。莫不饱满慰喜。若涉万里而还其家。师之道。其可得而思耶。晚年住持奉圣州法云兰若。遂终焉。寿七十有二。僧腊三十有八。塔于寺之旁。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二
同侣思亨,姓赵氏,爱凌人,亦宝峰顺弟子也。披度后,负笈游学,博通诸经。又以馀力,兼穷儒典,善读广韵,能晓切音。道高貌古,德厚人钦。诸路释教都总统,仰厥誉闻,加号“圆明慈觉大师“。而昭文馆大学士荣禄大夫,又加号曰“明宗广教大师”。思泉亦受“慈济大师”之号,于昭文馆大学士万山司徒。盖当时加号出自朝廷,国师而外更出自达官,抑昭文馆。或谓属之司徒,即朝官司僧教者乎?而亨历充燕京万寿、山东灵岩教读,皆著道声云。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二
释思泉,姓何氏,象元人。早失恃怙,罂然孑立。年十有六,礼宝峰顺为师。泉气宇不凡,既习经业,兼究玄旨,大惬顺心。瞻礼四方,首诣燕都报恩林,泉爇香叩请,穷研数载,颇有悟入。后至万寿东川总统,入室诚祈,亦有启迪。偶值馀暇,旁通医书,尝游上都,依经作法,舍施妙药。居数十稔,颇厌京尘,直诣山东灵岩,充职首座,广种桃杏,遍满山谷,依元舍药,不吝囊赀,人多德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同新。字仲益。别号月泉。燕都房山郭氏子。从鞍山坚公祝发。能以苦行事众。日执役。夜读经。聪慧顿发。欲寻诸方。向同行诉参访之意。同行杂笑之。师不胜愤。书偈于壁而去。曰。气宇冲霄大丈夫。寻常沟渎岂能拘。手提三尺吹毛剑。直取骊龙颔下珠。谒清安方公。公问。欲行千里。一步为初。如何是最初一步。师叉手进前。公曰。果是脚根不点地。师拂袖便出。复见大明皓公。杖拂之下。多所资发。终以碍膺未尽。思还清安。方公固无恙。示以恶辣钳槌。又三年。方始豁然。晦迹未久。耆宿拥而归鞍山。海云简禅师寔为之首。林泉伦公。为引座度衣。一音才举。万众驩呼。大元皇帝御宇。帝师癹斯八。命师主济南灵岩寺。时云水四集。师毋德之。不无贤愚之别。繇是。口语纷然。师引退归鞍山。众遮留。不可。师。每念兵火荐经。藏教残阙。学士无从获睹其完。于是。厚损衣钵。并倡惬同志。自走江南购求之。载罹寒暑。跋涉艰难。始获全文而归。远近奔赴。皆得见闻随喜。不翅白马西来也。山东东西道提刑耶律公。相访以祖道迎。往济南观音院。结夏。师疾作矣。呼侍僧示以法要。说偈云。咄憨皮袋。兀底相殃。伎俩不解。思想全忘。来无所从。去亦无方。六凿空空。四达皇皇。且道。这个还有质碍也无。良久云。撒手便行。云天茫茫。偈毕俨然而逝。世寿六十有六。僧腊四十有五。师性豪迈。道眼清明。接运有机变。长韵语。善谈论。麈尾一扬。倾座耸听。终日而无厌也。且滑稽辩给。人不敢以轻率触。有雪窦持之风。茶毗时。送者万人。香花彩幡塞路不可行。非道化入人之深。乌能至是。诚一代英杰衲子也。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文信字道元,永嘉人。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道元,号雪山,永嘉人。住石湖宝华禅寺。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明律篇
信明。字真觉。五台清凉疃高氏子。依本山清凉寺正洪长老削染。年十四业讲有声。二十四受大戒。述论弘赞戒章。又著盂兰等钞。发义精朗。甚为时辈传诵。加以行门自严。诵戒读经。殊无少怠。元主召见。法沁宸衷。赐号兴国大师。授僧统之职。勉应之。非所愿也。后从庆寿海云和尚。咨决心要。颇有省发。然不以得所解而废所行。益自督厉。戒光高显。于时无两。自贵戚以下。至士庶人。从师受菩萨戒者甚夥。化风被河朔矣。六十九示寂。获舍利无数。正觉寺有遗行碑。存焉。
人物简介
大明高僧传·卷第二 解义篇第二之二
释行可号宜行。博综台宗精修止观。履践确实悟理圆融。一夕因听雨述偈曰。檐前滴滴甚分明。迷处众生唤作声。我亦年来多逐物。春宵一枕梦难成。未详其所终。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行全,姓房氏,清河人也。生有宿慧,既长,受具戒于州之广教院。历游讲肄,通晓律义,创刻宗门《碧岩》、经律文字。往来奉高山中结茅晏坐,于天胜寨上默究玄理。兖州节度左副元帅张进遂,兴葺布金山之大云寺,请主席焉。全至,扇厥清风,法化大行,落发弟子二十有五人。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玄鉴,字无照,曲靖人。生即不群,父仕安宁,僚从见之,莫不称诩。然性独高迈,颇厌宦尘。稍长,辞亲出家,往依虎丘寺云岩净剃落。尝与念庵为友,初习教观,善说经论,每登讲席,听者麇至,名著诸方,然未窥别传之旨。因出蜀,游荆楚间,参空庵一及高峰妙,领悟真谛,遍穷知识,两宗之门,多所启发。后叩中峰本,机缘契合,遂为首座,嗣法临济,世次派别,已达二十,已而还滇。本示以诗曰:“狂心未歇为禅忙,万八千程过远方。丧尽目前三顿棒,挥开脑后一寻光。陈年故纸浑无用,今日新条亦渐忘。见说云南田地好,异时归去坐绳床。”“衲僧用处绝罗笼,拶著浑身是脱空。辗破一尘如有旨,拨开万象觅无踪。德山焚疏情先死,良遂敲门路已穷。积劫尘劳忽吹尽,黑龙潭下五更风。”及至滇,止于曲靖真峰山,构庵以栖。傍有龙湫,堕叶触波必遭风雨。鉴安禅制之,龙徒去,遂建正法寺。寻入会城,梁王钦崇殊胜,为创佛严寺居之。云南行省平章达理麻等,力赞其事,当道权要,遐迩缁素,无不皈从,教化盛行。弟子数百,得法者五人而已。不久示寂,阇维之日,梁王车驾戾止,亲观举火,获舍利累累,太息而去。门人瘗灵骨于寺左,塔焉。天日中峰本,复为文诔之,略曰:“佛祖之道,未易坠兮。吾无照,远逾一万八千里江山,以来兹。佛祖之道,失所望兮。吾无照,负三十七春秋而云归。生耶?死耶?果离合兮,非智眼而莫窥。祖意,教意,果同异兮,惟神心其了知。谓无照于吾道无所悟兮,真机历掌,其谁敢欺。谓无照于吾道有所悟兮,大方极目,云胡不迷。笑德山之焚疏钞兮,何取舍之纷驰。鄙良遂之归罢讲兮,徒此是而彼非。惟吾无照总不然兮,即名言与实相,互融交涉而无亏。出入两宗大匠之门兮,孰不叹美而称奇。屈指八载之相从兮,靡有间其毫釐。我门人之既多兮,求如无照者,非唯今少,于古亦稀。我不哀无照之凶兮,哀祖道之既坠。而今而后,孰与扶颠而持危?对炉熏于今夕兮,与山川草木,同怀绝世之悲。”
人物简介
元诗选
英字实存,钱塘人。唐诗人厉玄之后也,素有能诗名。历走闽、海、江、淮、燕、汴。一日登径山,闻钟声,有省,遂弃官为浮屠,结茅天目山中。数年,遍参诸方,有道尊宿,皆印可之,故其诗有超然出世间趣。别号「白云」,即以名其诗集。牟巘翁、赵松雪、胡长孺、林石田、赵春洲辈皆为之序云。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杭州钱塘人,俗姓厉。字存实,号白云。早喜为诗,历游闽海江淮燕汴间。一日登径山,闻钟声,忽有所悟,遂出家为僧,结茅天目山中。为诗超然出世。有《白云集》。皇明名僧辑略
送黄龙明知客 拈起玻璃。一轮明月。扑碎玻璃。红炉片雪。因思吕洞宾。黄龙纳败阙。半升铛里煮山川。不识斧头元是铁。莫若庞公见马师。心空及第真英杰。一口西江吸尽时。化现三千广长舌。 送归德演禅师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青州布衫。当阳显露。因甚持往南方。觅取长篇偈句。山僧无法可传。毕竟有何分付。一碗淡醋斋汤。一钵香油豆腐。吃得一饱齁齁。世事总皆不顾。演禅人。悟不悟。于斯直下便承当。何待更回归德府。 送天台洪禅人 天台石桥五百牛。赵州石桥度驴马。越圣超凡古至今。赫赫声名洞天下。一脚当头踏断来。宽洪志气真潇洒。勘破诸方老古锥。澜翻辩舌如泉泻。切莫骑牛更觅牛。笑杀宾头卢尊者。 送伏龙溢南海维那 九月秋高暮山紫。道人何事来于此。黄花白露染单衣。择友寻师问生死。生死由来即自心。一心起灭任漂沈。尘劳衮衮如山积。业识茫茫似海深。拈起金锤俱击碎。双溪落落无人会。惊动千年老古锥。三十乌藤雨霶霈。 示道信侍者 大信大疑。大疑大悟。提起话头。一切不顾。行参坐究。口念心思。密密推穷。时时觑捕。忽然拶破疑团。觌面更无回互。布毛吹起塞虚空。刹刹尘尘皆显露。果能直下便承当。何异灵山亲嘱付。 颂古 世尊初降王宫 瞿昙生下便惊群。争似云门一棒亲。尽道五更侵早起。谁知更有夜行人。 勘辩 大都安讲主来参。师问讲主讲甚么经。答云。金刚经。曾于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处得个省处。师曰。既是无来无去。因甚得到这里。答云。便是无来无去底。师云。即今在甚么处。答一喝。师云。下喝行拳都且止。四大分散时向何处安身立命。答云。尽大地那里不是自己。师云。忽遇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时如何。答云。我到这里却不会。师云。六祖不会破柴踏碓。达摩不识九年面壁。你不会。见个甚么。答云。我只是不会。师云。瞎汉。请坐吃茶。 跋虚谷和尚法语 径山虚谷和尚示庆禅人法语。举赵州访一庵主。入门便问有么有么。庵主竖起拳。州云。水浅。不是泊船处。又访一庵主。问有么有么。庵主亦竖起拳。州云。能纵能夺。能杀能活。便礼拜。庵主既然一般竖拳。因甚么肯一不肯一。若从这里分辩得出。许你具衲僧正眼。师云。山僧有六十棒。前庵主竖起拳。有杀人刀。无活人剑。好与二十棒。后庵主竖起拳。有活人剑。无杀人刀。也好与二十棒。赵州因甚不肯前庵主肯后庵主。也好与二十棒。虚谷和尚教他自领出去。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元湛。号秋江。不知何许人。操守端靖。久从禅者游。有所发明。行息无定。一日杖锡至松岩。爱其山水深秀。不忍去。乃趺坐石上。荆棘围绕。风露凄苦。是夜有二虎。环其左右。若相卫护者。湛命之伏。虎皆伏。湛以手枕虎背熟睡。迟明虎去。如是者屡夕。山民闻之以为神。即其处创阿兰若奉之。湛不交世事。不应檀斋。虽皈依者踵继。开道之外。不杂尘俗一语。漠如也。将化别众。就龛说偈曰。洗浴著衣生祭了。跏趺宴坐入龛藏。花开铁树泥牛吼。一月长辉天地光。又谓其众曰。后十五年寺当火。启吾龛则火可止。至期果然。众匍匐开龛。见其神色如生。爪发皆长。复封固瘗之。或云。湛得法宝方山。断桥伦禅师之法孙也。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二
释圆护,字念庵,大理人也。因读《證道歌》有悟,段氏称为“弘辩大师”。护初号“无念”,后游大方见中峰,便以罗什捧钵,永嘉无念无生之旨扣之。护曰:“我之无念,异乎?其所闻什师过在绝念不起,永嘉过在任念自起,二者皆有念也。我无念者,心体灵明,湛寂不动,如水鉴像,如镜显物,未尝毫发隐也。惟洞彻法源者叵测,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峰乃肯之,为作《无念字说》,并授三聚净戒而归,《广录》称为护藏主也。尝梦神人授书法,与松雪老人笔意同入三昧,为世所珍。闻其右手,自肘至腕,莹白如玉,然则笔力之精妙,信非偶然,故人称为“玉腕禅师”。所著有《磨镜法》,并所书《證道歌碑》及“佛都”二字,大径数尺,皆其真迹。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云威,姓侯氏,太谷人。幼习儒术,高才博识,早有令誉。方及壮岁,舍业去浮,下发披褐,参最上乘。朋游讲肆,慧辩出伦。闻玉山博达公讲席之盛,走谒依之,为入室之子,久之遂承印證。会磐山法兴虚席,使云威接武。明年,新巢云轩,因以“巢云”自号。宣政院使脱公为请朝旨,更法兴为北少林寺。尝谓脱曰:“知人唯难,人实难知。知其难者,千中无一。”云开法施教,居止无怠。檀门仰德,寺规谨严。至正戍子八月二十三日,以疾告终,圆让为之记。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正逵。字一关。番阳方氏子。初参晦机。语已逸格绝尘。机首肯。处以明窗。自是禅讲诸老。竞以书聘。欲令出门下。逵不从。时端元叟。说法径山。人尊之为当代妙喜。乃往从之。才入门。叟厉声一喝。若闻雷霆。黏缚尽脱。遽作礼。叟曰。汝果何所见耶。问答数转。皆惬叟意。顾左右曰。是般若位中人也。遂录为子归侍司。迁掌记。后出世金陵之崇因。帝师廉其贤。授以佛日普炤之号。 径山新志云。逵见宋濂传。而宋文集实无有。且帝师赠号。同琦楚石。楚石亦元叟之嗣。大都元叟法嗣满天下。必有逵无疑。但不知新志据何书也。姑录之。以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