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4571,分305页显示  上一页  147  148  149  150  151  153  154  155  15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琳( 邓 )
释弥坚(石室 )
释秘演( 文惠 )
释南雅(柏堂 )
释普济( 杨 )
释普亮(宗志大师 )
释普融(别称 普融知藏 )
释普闻( 普闻 龙湖 圆觉禅师 )
释普信(梦庵 )
释清禀( 李 )
释清旦( 慧通 )
释清满( 田 )
释清顺(怡然、觉印 怀 )
释清哲(朴庵 )
释庆如(一翁 范 )
释琳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琳公。曲江都渚人。姓邓氏。少学儒。能谈王伯大略。已而学佛。诵经得度。以诗自雄。往来江淮间。博览广记。推为文章僧。徐而知非。一扫前习。参宝师于洞山。一见已心大器之。久之。遂付心印。因南还。结庵于旧山之白莲。学者闻其名。自远至者无算。州以众状请出世。师遁大洞中累月。众求不已。得之黾勉从赴。自是缙绅缁素。途经江浒。无不舣舟造室。师高论自嘉。致人人有得而返。四方衲子。奔走于路。一言之下达心要。为人师者数十人。晚年避喧退居西堂。诸方因称西堂琳公。宝林山为六祖道场。诏择名德。锡殊名命服以居之。漕台以为举。固辞不行。乃即庵自甓寿藏曰。吾归骨于此矣。地旧为月华山招提朗弘法处也。朗殁众散。寺亦随废。至师复大兴。佥谓后身。余襄公靖铭其藏曰。湛然性相本无为。涉于形器有持隳。他年幻质此于归。尝言无佛良遣有知。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弥坚。号石室。闽清陈氏子。根性敏利。历诸丛席。最后见孤峰秀公。函盖相合。遂传东山之衣。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秘演,法号文惠,山东人(《瀛奎律髓》卷一二)。早年得穆修赏识,后与石延年、苏舜钦、尹洙,欧阳修交。有诗三四百篇,大多散佚。事见《河南先生文集》卷五《浮图秘演诗集序》、《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四一《释秘演诗集序》。今录诗七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南雅,号柏堂。住温州龙翔寺。为南岳下十七世,西禅懒庵鼎需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十一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一
释普济者,姓杨氏,姚安人。曾与净妙澄同开水目山,山旧无泉,普济以杖卓之,泉随涌出,人呼卓锡泉云。澄本滇池高氏子,世辅大理段氏,袭爵国公。因读《楞严》至“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处有省,竟叩支凝,获大解悟,即从剃染,后开水目山。段氏为建刹,乃赠“净妙”之号。
释普亮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八八
释普亮,号宗志大师,真宗咸平间广州法性寺僧。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普融知藏,古田(今福建古田东北)人。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全宋诗
释普融,古田(今属福建)人。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礼同乡普融者。至五祖。祖举倩女离魂话问之。有契。呈偈云。二女合为一媳妇。机轮截断难回互。从来往返绝踪由。行人莫问来时路。后凡遇僧来谒。则操闽音诵俚语曰。书头教娘勤作息。书尾教娘莫瞌睡。且道中间说甚。僧拟议。即推出。尝掌藏钥。诸方称融智藏云。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普闻,能诗,《说郛》中存有《诗论》一卷。今录诗三首。
禅林僧宝传·卷第五
禅师名普闻。唐僖宗太子。生而吉祥。眉目风骨。清真如𦘕。不茹荤。僖宗钟爱之。然以其无经世意。百计陶写之终不回。闻霜华之风。梦寐想见。中和元年。天下大乱。僖宗幸蜀。亲王宗室皆逃亡。不相保守。闻断发逸游。人无知者。造石霜。诸与语叹异曰。汝乘愿力而来乃生帝王家。脱身从我。火中芙蓉也。闻夜入室。恳曰。祖师别传事。肯以相付乎。诸曰。勿谤祖师。曰天下宗旨盛大。岂妄为之耶。诸曰是实事。曰师意如何。诸曰待案山点头。即向汝说破。闻俯而惟曰。大奇。汗下再拜。即日辞去。至邵武城外。见山郁然深秀。问父老。彼有居者否。曰有一苦行。隐其中。闻拨草。望烟起处独进。苦行见至。欣然让其庐曰。上人当兴此。长揖而去。不知所之。闻饭木实饮谷而住十馀年。一日有老人来拜谒。闻曰。丈夫家何许。至此何求。老人曰。我家此山。有求于师。然我非人龙也。以疲堕行雨不职。上天有罚。当死。赖道力可脱。闻曰。汝得罪上帝。我何能致力。虽然汝当易形来。俄失老人所在。视座榻旁。有小蛇尺许。延缘入袖中屈蟠。暮夜风雷挟坐榻。电砰雨射。山岳为摇振。而闻危坐不倾。达旦晴霁。垂袖蛇堕地而去。顷有老人至。泣泪曰。自非大士之力。为血腥秽此山矣。念何以报厚德。即穴岩下为泉曰。他日众多无水。何以成丛林。此泉所以延师也。泉今为湖。在半山。号龙湖。邦人闻其事。富者施财。贫者施力。翕然而成楼观。游僧至如归。湖之侧有神。极灵祸福。此邦民俗畏敬之。四时以牲飨祭。闻杖策至庙。与之约曰。能食素持不杀。戒乃可为邻。不然。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山不可居乎。是夕邦之父老。梦神告语曰。闻禅师为我受戒。我不复血食。祭我当如比丘饭足矣。自是神显异迹。护持此山。闻将化。令击钟集众。跏趺而坐。说偈。我逃世难来出家。宗师指示个歇处。住山聚众三十年。对人不欲轻分付。今日分明说似君。我敛目时齐听取。于是敛目安坐。寂然良久。撼之已化矣。塔于本山。谥圆觉禅师。史不书名。但书僖宗二子。建王宸。益王升。然亦失其母氏位。及薨年月。传不书。闻受业受具所。读偈曰。我逃世难来出家。疑石霜亦其落发师欤。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普信,号梦庵。住涟水军万寿寺。为南岳下十五世,胜因咸青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十首。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洞山清禀。泉州仙游人。生李氏。幼礼中峰院鸿谧为师。年十六。福州太平寺受戒。初诣南岳。参惟劲头陀。未染指。及抵韶阳礼祖塔。回造云门。门问曰。今日离什么处。曰。慧林。门举拄杖曰。慧林大师恁么去。汝见么。曰。深领此问。门顾左右。微笑而已。师自此入室印悟。乃之金陵。国主李氏。请居光睦。未几。复命入澄心堂。集诸方要语。经十稔。迎住洞山。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清旦,俗姓严,蓬州仪陇(今属四川)人。初出关至德山,后住岳州永庆寺,迁潭州慧通寺。为南岳下十六世,大沩佛性法泰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六首。
大明高僧传·卷第六 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清旦号慧通。蓬州严氏子也。初辞亲爱即嗜空宗。闻有教外别传之道注念日切。乃腰包出关拟投丛席。时大沩泰和尚住德山。谒之值泰上堂举。赵州曰。台山婆子已为汝勘破了也。且道意在甚么处。良久曰。就地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旦闻平生疑碍释然。翌日入室。泰问曰。前百丈不落因果因甚堕野狐。后百丈不昧因果因甚脱野狐。旦曰。好与一坑埋却。住后上堂曰。三脚驴子弄蹄行。步步相随不相倒。树头惊起。双鲤鱼拈来。一老一不老。为怜松竹引清风。其奈出门便是草。因唤檀郎识得渠。大机大用都推倒。烧香勘證见根源。粪扫堆头拾得宝。丛林浩浩谩商量。劝君莫谤先师好。旦之门庭严肃机语峻利。是故学者多难泊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清旦,字慧通,蓬州严氏子也。初辞亲爱,即嗜空宗,闻有教外别传之道,注念日切。乃发足远游,欲投丛席。时大沩山泰住德山,谒之。值泰上堂,举赵州曰:“台山婆子已为汝勘破了也,且道意在甚么处?”良久曰:“就地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旦闻,平生疑碍释然。翌日入室,泰问曰:“前百丈不落因果,因甚堕野狐?后百丈不昧因果,因甚脱野狐?”旦曰:“好与一坑埋却住。”后上堂曰:“三脚驴子弄蹄行,步步相随不相到。树头惊起双鲤鱼,拈来一老一不老。为怜松竹引清风,其奈出门便是草。因唤檀郎识得渠,大机大用都推倒。烧香勘證见根源,粪扫堆头拾得宝。丛林浩浩谩商量,劝君莫谤先师好。”旦之门庭严肃,机语峻利,故学者仰之,知取法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清满,俗姓田,沧州(今河北沧州市东南)人。住卫州元丰院。为青原下十二世,天钵元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清顺,字怡然。神宗熙宁间居杭州西湖北山(《咸淳临安志》卷七○)。王安石爱其诗,苏轼晚年亦与之唱和,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二三。今录诗五首。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师(可久禅师)友清顺。亦钱塘人。字怡然。诗与师齐名。而操行亦同。石林叶梦得曰。熙宁间。有清顺可久二人。其所居皆湖山胜处。而清约介静。不妄与人交。无大故不至城。士大夫。多往就见。时有馈之米者。所取不过数升。以瓶贮几上。日取二三合食之。虽蔬茹。亦不尝有。故人尤重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清顺,宋至道中,知州事魏庠奏改虎邱律寺为云岩禅寺,迎清顺主之。虎邱自竺道壹、道生以来,主法席者多崇义解,至清始启禅派,故后学奉清为鼻祖云。又子英,字觉印,姓怀氏,钱塘人。在母孕时,恶闻膻腥。生质既异,不伍凡童。年十五,从长老希言出家,又五年受具游方。一夕,梦白衣大士注琉璃瓶水与饮,若甘露灌顶,自是豁然,遂得法于圆通秀公。坐大法会者九,云岩其最后也。英颀秀深静,须发长数寸,目光炯然,如古图中老僧在岩壁者,与人言不离忠孝慈顺,开悟来学,随其根性利钝浅深,示以津梁,故人人归信而名亦高。说法三十馀年,得度二百五十馀人。政和七年七月十四日卒,葬于虎邱东庵,开封府司士曹事何安中为撰塔铭。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三九二
清哲,号朴庵,乾道间为延庆寺首座,见《乐邦文类》卷三。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七七二
庆如,字一翁,福州长乐(今福建长乐)人,俗姓范氏。密庵咸杰弟子,松源崇岳法弟。住金陵蒋山,鄂州黄龙山。晚年退居南昌西山,卒,年六十八。见《续指月录》卷三、《五灯全书》卷四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