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吴国人。干将妻。吴王阖庐使干将铸剑而铁不熔。相传莫邪入炉自焚,铁熔汁流,遂铸成雌雄二剑,一称干将,一称莫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78 【介绍】: 西汉沛人。高祖从祖兄弟。高祖三年为郎中,后以将军击陈豨,封营陵侯。吕后七年,封琅邪王。吕后死,与齐王合谋欲诛诸吕。至长安,与诸将相共立刘恒为帝。文帝元年,徙为燕王。卒谥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昆邪、混邪。西汉北地义渠人。景帝时为陇西太守,以将军击破吴楚,有功。景帝前六年封平曲侯。景帝中四年,有罪,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17 【介绍】: 西汉匈奴族人。武帝元狩二年,以十万人降汉。封漯阴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31 【介绍】: 西汉匈奴单于,姓挛鞮氏,名稽侯㹪。冒顿六世孙。宣帝神爵四年立为单于。甘露元年为兄郅支单于所败,二年南下归汉,率所部迁汉光禄塞下,是为南匈奴。与汉盟曰“汉与匈奴,合为一家”。元帝竟宁元年,复入朝,娶汉后宫王嫱(昭君)为阏氏。自呼韩邪附汉,匈奴与汉朝和好达六十余年之久。
全汉文·卷六十三
呼韩邪名稽侯姗,虚闾权渠单于子。神爵初立为呼韩邪单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 【介绍】: 东汉南匈奴人,名比。乌珠留若鞮单于子。初为右薁鞬日逐王,部领南边及乌桓。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为八部大人拥为单于,率所部南迁附汉,乃分为南北匈奴。袭其祖号,亦称呼韩邪单于。诏使入居云中,初立庭五原;后徙西河美稷。立九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 【介绍】: 东汉南阳蔡阳人。光武帝子。封琅邪王。都莒,好修宫室,殿馆壁带皆饰以金银。卒谥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4 【介绍】: 东汉时南匈奴人,名长。呼韩邪单于比之子。明帝永平六年立。时北匈奴欲求和亲,帝许之。南匈奴知之,怀怨欲畔,因置度辽营以防二部交通。后北匈奴数寇边,南单于遣轻骑击之。立二十三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北海人,字成国。献帝建安中曾在交州,或云任太守。吴人程秉、薛综,蜀人许慈均从熙问学。有《释名》,用音训推求事物所以命名之由来,为探求语源、辨證古音之重要著作。
全后汉文·卷八十六
熙,字成国,北海人。(北海属青州部,故伏滔《青楚人物论》以刘成国为青士有才德者。)官位未详。有《谥法注》三卷,《释名》八卷。(案:《后汉·文苑·刘珍传》,「撰《释名》三十篇,」盖别有一书,或珍创始,而刘熙踵成之也。《隋》、《唐志》作刘熙撰,不书官位。今所见旧刻本,或题安南太守,或题徵士。《隋志》《大戴礼》注梁有《谥法》三卷,后汉安南太守刘熙注」,则旧刻本亦有所据,然恐不确。唐调露元年始改交州总管府为安南都护府,前此交趾并无安南之称。近人或云当作南安,亦不确。南安本汉天水,东汉改为汉阳。《续志汉阳郡》注补引《秦州记》「中平二年,分置南安郡,魏为广魏,晋为略阳,其地属凉州刺史部」,而刘熙久居交州,陈寿言之再四。《蜀志·许慈传》「师事刘熙,建安中自交州入蜀」;《吴志·韦曜传「见刘熙所作《释名》,信多佳者」;《程秉传》「避乱交州,与刘熙考论大义,遂博通《五经》;《薛综传》「少避地交州,从刘熙学」。计熙在交州,值献帝初年,或先士燮为太守,殆未可知,然不当称安南。其为徵士,亦不见于史,故皆不从。又案:《后汉·光武十五王传》别有刘熙,建安十一年嗣琅邪王;《魏志·刘馥传》「馥孙熙,嘉平六年嗣建成乡侯。姓名偶同,非即其人也。)
司马胄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27—283 【介绍】: 西晋河内温人,字子将。司马懿子。起家宁朔将军,历官右将军、兖州刺史,封南皮伯。晋武帝代魏,封东莞郡王,出为镇东将军、假节、徐州诸军事,镇下邳,吴人惮之。改封琅邪王。咸宁末,参与攻吴,孙皓诣胄请降,进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卒谥武。
全晋文·卷十六
胄字子将,宣帝第五子,魏时封南安亭侯,进东武乡侯,五等建,封南皮伯。武帝受禅,封东莞郡王,出为镇东大将军、假节、徐州诸军事,改封琅邪王。平吴后,并督青州,加侍中,进大将军,薨,谥曰武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35—264 【介绍】: 即吴景帝。三国吴皇帝,字子烈。孙权第六子。初封琅邪王。孙亮为吴主,徙丹杨,转徙会稽。太平三年,孙綝废亮,迎立休。不久,杀孙綝,宠任左将军张布、丞相濮阳兴。喜读书,好射雉。在位时朝政紊乱,赋役繁重。在位七年。卒谥景。
全三国文·卷六十四
帝讳休,字子烈,大帝第六子,以太平三年迎立,改元永安,在位七年。谥曰景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1 【介绍】: 西晋河内温人,字子彝。司马懿子。司马炎称帝,封琅邪郡王,后改封赵王。惠帝元康初,迁征西将军,镇关中。刑赏失中,氐羌人反,征还京师,为太子太傅,谄事贾后。惠帝永康初,用亲信孙秀计,待贾后杀太子遹,废杀贾后,并杀大臣张华、裴頠等。自任大都督、相国,执朝政。明年正月,幽惠帝于金墉城,僭即帝位。三月,齐王囧等起兵讨之,兵败,被杀。
全晋文·卷十六
伦字子彝,宜帝第九子。魏嘉平初封安乐亭侯,五等建,改封东安子,拜谏议大夫。武帝受禅,封琅邪郡王,行东中郎将、宣威将军,咸宁中改封赵王,迁平北将军,镇邺城,进安北将军。元康初迁征西将军,镇关中,徵拜车骑将军、太子太傅,领右军将军。永康初,自为使持节、大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国加九锡,永宁元年,迁惠帝于金墉城,改元建始。篡位四月,齐王囧等举义,迎帝反正,赐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6—322 【介绍】: 即司马睿。东晋皇帝,字景文。司马懿曾孙。初袭封琅邪王。惠帝元康二年,拜员外散骑常侍。怀帝永嘉元年,任平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假节,镇建邺。悯帝即位,加左丞相,进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刘曜破长安,憨帝死,西晋亡。乃即位于建康,史称东晋。时中原大乱,偏安江东。永昌元年,大将军王敦以讨刘隗、刁协为名,起兵于武昌,攻至石头城。敦挟制朝政,帝忧愤而卒。在位六年。庙号中宗。
全晋文·卷八
帝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惠帝之从弟。元康二年袭父觐爵琅邪王。太安中加平东将军,镇下邳,迁安东将军。永嘉初镇建邺,加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建兴初加右丞相,进丞相大都督中外诸军事承制。以建兴五年三月即晋王位,改元建武。明年三月即皇帝位,改元二:太兴、永昌。在位五年,谥曰元皇帝,庙号中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宗室,字耀祖。元帝子。为帝所钟爱。初封显义亭侯。疾笃,帝为之彻膳,下诏封琅邪王,嗣恭王后。俄而殇,年二岁,以成人礼葬,起陵园,所费不赀。

人物简介

维基百科
石邪,又名石耶奕于,晋朝上党武乡羯人,他是羯族部落小帅。是石周曷朱之父,后赵建立者石勒的祖父。329年,石勒自称赵天王,行皇帝事。尊其祖石邪为宣王。330年,石勒称帝后,追尊他为皇帝,谥号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