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8,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昏霾
妖魔
凶慝
邪党
禁奸
错枉
戾气
镇物
嫉邪
妖童
乖气
厉气
恶气
罪疾
邪伪
《漢語大詞典》:昏霾
(1).光线昏暗。 唐 刘禹锡 《寄李六侍御》诗:“南国异气候,火旻尚昏霾。”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既而昏霾,大风震雷,暴雨如泻。” 清 金农 《次香山驿》诗:“昏霾睞眼脂流泔,欲觅清阴少杨柳。”
(2).昏昧,不高明。南齐书·王融传:“而识用昏霾,经术疎浅。”
(3).比喻乱世或邪恶势力。《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徒遭良时詖,王道奄昏霾。” 李善 注:“昏霾,喻世乱也。” 宋 王安石 《和董伯懿咏裴晋公平淮西将佐题名》:“ 宪皇 初起众未信,意欲立扫除昏霾。”
《國語辭典》:妖魔  拼音:yāo mó
怪异的鬼物。宋。欧阳修读徂徕集〉诗:「存之警后世,古鉴照妖魔。」《西游记》第三○回:「你这嘴脸生得各样,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别处来的妖魔。」
《漢語大詞典》:凶慝(兇慝)
犹凶恶。亦指凶恶的人。史记·五帝本纪:“昔 帝鸿氏 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 浑沌 。”晋书·景帝纪:“姦臣 李丰 等靖譖庸回,阴构凶慝。” 唐 王圭 《咏淮阴侯》诗:“ 秦王 日凶慝,豪杰争共亡。” 清 唐甄 潜书·考功:“ 舜 承斯命以摄位,朝诸侯,命众职,明天时,修庶政,兴礼乐,除凶慝,咸底於绩。”
凶残邪恶。亦指凶残邪恶的人。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 固 等既没,宦党受封,快兇慝之心,张豺狼之口。”北史·隋庶人杨秀传:“包藏兇慝,图谋不轨。”新唐书·韦陟传:“衔国威命,纠合三垂,翦除兇慝,好恶同之,毋有异志。”
《漢語大詞典》:邪党(邪黨)
邪恶的帮派。 汉 王符 潜夫论·本政:“选举实则忠贤进,选虚伪则邪党贡。” 明 黄绾 《明道编》卷一:“或至私与之人,甚至污滥苟且、人皆不齿録,亦称同志,曲为回护,使人疾为邪党。” 清 吴敏树 《京师寄家人书》:“不过纠呼邪党,以张声势。”
分類:邪恶帮派
《漢語大詞典》:禁奸(禁姦)
(1).惩治奸邪。韩非子·备内:“今夫治之禁姦,又明於此。然守法之臣,为釜鬵之行,则法独明於胸中,而已失其所以禁姦者矣。”后汉书·百官志五:“皆掌治民,显义劝善,禁姦罚恶,理讼平贼。”
(2).谓案察隐蔽的邪恶。汉书·张敞传:“其治京兆,略循 赵广汉 之迹,方略耳目,发伏禁姦,不如 广汉 。”
《漢語大詞典》:错枉(錯枉)
摈斥邪恶。错,通“ 措 ”。语本《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唐 皇甫澈 《赋四相诗·李岘》:“进贤黜不肖,错枉举诸直。”辽史·列女传·耶律氏常哥:“错枉则人不敢诈,显忠则人不敢欺。”
分類:摈斥邪恶
《國語辭典》:戾气(戾氣)  拼音:lì qì
乖戾、凶暴之气。如:「化戾气为祥和。」《镜花缘》第七一回:「戾死树木,也是适逢其会;别家虽无其事,但那戾气无影无形,先从那件发作颓败,惟有他家自己晓得。」
《國語辭典》:镇物(鎮物)  拼音:zhèn wu
1.控制、安定情绪。《晋书。卷七九。谢安传》:「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
2.施法术时用以镇邪或咀咒的东西。
《漢語大詞典》:嫉邪
憎恨邪恶。 唐 杜甫 《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诗:“歷职匪父任,嫉邪尝力争。” 唐 韩愈 《杂说》之三:“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分類:憎恨邪恶
《漢語大詞典》:妖童
亦作“ 妖僮 ”。
(1).美少年。多指男色。 汉 仲长统 《昌言·理乱》:“妖童美妾,填乎綺室。”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边材:“每出游猎,骏骑连翩。妖童执丝簧,少妇控弓弩。” 清 孙鼎臣 《凌丰叔哀辞》:“所至妖僮曼姬,丝竹杂进。”
(2).邪恶的小子。对兴兵作乱者或侵略者的蔑称。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三:“妖童擢髮不足数,血污城西一抔土。” 清 朱琦 《狼兵收宁波失利书愤》诗:“妖童喷雾作狡獪,截江拦杀火又起。”
《漢語大詞典》:乖气(乖氣)
邪恶之气;不祥之气。《汉书·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晋书·五行志上:“君违其道,小人在位,众庶失常,则乖气应,咎徵效,国以亡。” 清 杜甫 《前殿中侍御史柳公紫微仙阁画太一天尊图文》:“自 黄帝 已下,干戈峥嶸,流血不乾,骨蔽平原,乖气横放,湻风不返。” 宋 苏轼 《贺时宰启》:“欢声格於九天,乖气消於万汇。”
《漢語大詞典》:厉气(厲氣)
(1).鼓励斗志。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延气》:“临境近敌,务在厉气。”
(2).邪恶之气;瘟疫之气。 汉 王充 论衡·偶会:“故厉气所中,必加命短之人。” 宋 苏舜钦 《吴越大旱》诗:“炎暑发厉气,死者道路积。” 清 赵翼 《愍忠寺石坛相传唐太宗征高丽回瘗战骨处》诗:“枯骸滋法雨,厉气散朝暾。”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这样贸贸然大规模地发掘,也不看看风水,卜个吉凶,如果因此而凝成一股厉气,知道钟在谁的身上!”
(3).严厉的神色。 明 宋濂 《元故秘书少监揭君墓碑》:“﹝ 揭汯 ﹞接人和而有礼,寡言峻行,未尝有矜大之色,虽家人不见其疾言厉气。”
《國語辭典》:恶气(惡氣)  拼音:è qì
1.难闻的气味。宋。文天祥〈正气歌。序〉:「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2.怒气、不平之气。《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都是孙家老乞婆,害我家坏了门户,受这恶气。」
3.邪恶不正之气。《吕氏春秋。审分览。审分》:「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奸伪邪辟之涂可以息,恶气苛疾无自至。」《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以象物,使人知神奸,不逢恶气。」
《漢語大詞典》:罪疾
(1).灾祸。书·盘庚中:“ 高后 丕乃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 宋 苏辙 《书论》:“汝罔暨余同心,我先后将降汝罪疾。”
(2).邪恶的罪人。 唐 元稹 《授崔稜尚书户部侍郎制》:“熏剔幽妖,擒灭罪疾。”
《國語辭典》:邪伪(邪偽)  拼音:xié wèi
奸邪诈伪。《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杜绝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
分類:邪恶诈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