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称邕己。商代国君。小甲之弟。继小甲即位。是时殷道衰微,诸侯或不至。
蔡邕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会稽上虞人,隐居不仕,以孝行闻于乡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192 【介绍】: 东汉陈留圉人,字伯喈。少博学,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灵帝时辟司徒桥玄府。任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熹平四年与堂溪典等奏定六经文字,自书于碑,使工镌刻,立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后以上书论朝政阙失,为中常侍程璜陷害,流放朔方。遇赦后,复遭宦官迫害,亡命江海十余年。董卓专权,召为祭酒,迁尚书,拜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卓诛,为司徒王允所捕,自请黥首刖足,续成汉史,不许,死狱中。有《蔡中郎集》,已佚,今存辑本。
全后汉文·卷六十九
邕,字伯喈,陈留圉人。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出补河平长,召拜郎中,校书柬观,迁让郎。光和初,坐忤宦官,徙五原,遇赦,虑卒不免,亡命江海,积十二年。董卓为司空,徵署祭酒,举高第,补侍御史,转侍书御史,迁尚书,拜巴郡太守,未行,留为侍中。初平元年,拜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三年,卓诛,坐下狱死。有《月令章句》十二卷,《独断》二卷,《劝学》一卷,集二十卷。
曹邕 朝代:曹魏

人物简介

维基
曹邕,曹魏曹丕文帝之子。魏黄初二年(221)封为淮南公,封地为九江郡。黄初三年(222),进封为淮南王。四年(223)封为陈王。六年(225)改封为邯郸王。明帝太和三年(229)去世,谥号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蜀南阳义阳人,字南和。随刘备入蜀,为江阳太守。刘禅建兴中稍迁至监军后将军,赐爵关内侯。

人物简介

全三国文·卷二十五
邕,济南人,光和中从方士王和平至京师,后为侍郎。黄初中为渤海太守。(见《孙夫人碑》,又《鲍勋传》。黄初六年,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则又尝为陈留太守。)景初初代卢毓为侍中。正始中复代卢毓为吏部尚书,寻加光禄大夫,领太史令,封关内侯。
司马邕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简介
司马邕(?-?),字子魁,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安平献王司马孚长子。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生杨氏。关中人。少仕伪秦。为卫将军。长八尺。雄武能立事。太元八年。从符坚南寇。为晋所败。归长安。师事安公。安化。又事慧远。倒志经论。多所通解。且屡为远入关。致书罗什。专对不辱。流辈忌之。远以微罪遣邕。邕识其意。无忤容。独结庐于山之西南居焉。山神来乞戒。邕如法授之。神施以外国匕箸。精巧特异。及远亡。奔赴号恸如礼。后殁于荆州竹林寺。
神僧传·卷第二
释昙邕。姓杨氏。关中人。少仕伪秦为卫将军。形长八尺雄武过人。太元八年从符坚南𡨥。为晋军所败。还至长安。因从安公出家。安公既往。复事远公。后又于山之西南营立茅宇。与弟子昙果澄思禅门。尝于一时果梦见山神求受五戒果曰。家师在此可往咨受。少时邕见一人著单衣帢风姿端雅从者二十许人请受五戒。邕以果先梦知是山神。乃为说法授戒。神䞋以外国匕箸。礼拜辞别倏忽不见。至远临亡之日奔赴号踊。后往荆州卒于竹林寺。
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三
释昙邕。姓杨。关中人。少仕伪秦至卫将军。形长八尺雄武过人。太元八年从符坚南征。为晋军所败。还至长安。因从安公出家。安公既往。乃南投庐山事远公为师。内外经书多所综涉。志尚弘法不惮疲苦。后为远入关致书罗什。凡为使命十有馀年。鼓击风流摇动峰岫。强捍果敢专对不辱。京师道场僧鉴挹其德解。请还杨州。邕以远年高遂不果行。然远神足高抌者其类不少。恐后不相推谢。因以小缘托摈邕出。邕奉命出山容无怨忤。乃于山之西南营立茅宇。与弟子昙果。澄思禅门。尝于一时果梦见山神求受五戒。果曰。家师在此可往咨受。后少时邕见一人著单衣帽风姿端雅从者二十许人请受五戒。邕以果先梦知是山神。乃为说法授戒。神䞋以外国匕筋。礼拜辞别。倏忽不见。至远临亡之日。奔赴号踊痛深天属。后往荆州卒于竹林寺。
《漢語大詞典》:邕睦
和睦;和洽。邕,通“ 雍 ”。《晋书·王湛传》:“恭顺无为,则盛德日新;亲杖贤能,则政道邕睦。”旧唐书·孙伏伽传:“但是无义之人,及先来无赖,家门不能邕睦,及好奢华驰猎驭射,专作慢游狗马声色歌舞之人,不得使亲而近人也。”
分類:和睦和洽
《漢語大詞典》:邕穆
和睦敬肃。邕,通“ 雍 ”。晋书·孝友传·桑虞:“ 虞 五世同居,闺门邕穆。”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大王德化邕穆,政教明察。”
分類:和睦
《漢語大詞典》:邕滞(邕滯)
壅塞阻滞。邕,通“ 壅 ”。 章炳麟 《訄书·哀清史》:“其佗每下一令,虽有邕滞,大氐见诸施行矣。”
分類:壅塞阻滞
《漢語大詞典》:邕溃(邕潰)
谓河道壅塞和河堤溃决。邕,通“ 壅 ”。
《國語辭典》:邕剧(邕劇)  拼音:yōng jù
流行于广西百色一带以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的剧种。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邕州。唱腔和剧目都与祁剧、桂剧相近,并吸收部分粤剧风格。特别注重武打。
《国语辞典》:崔敬邕墓志铭(崔敬邕墓志铭)  拼音:cuī jìng yōng mù zhì míng
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西元517年)刻,康熙十八年(西元1679年)在河北省安平县出土,不久原石即下落不明。今有拓本影印传世。此志用笔圆畅,气质高华,为北魏碑刻之名品。
分类:二年公元
《国语辞典》:蔡邕倒屣  拼音:cài yōng dào xǐ
汉时蔡邕遇见迁徙到长安的王粲,以为奇才。当时蔡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宾客盈门,一日听见王粲来到门口,来不及穿好鞋,急忙出迎。典出《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