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避斧钺(不避斧鉞)
谓不怕杀头。斧钺,古代用以杀人的武器。钺,形似斧而大。语出汉书·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鉞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臣向来不以面从为忠,故今日不避斧钺,直言苦谏。”
《漢語大詞典》:不避水火
见“ 不避汤火 ”。
《漢語大詞典》:不避汤火(不避湯火)
指不畏凶险。史记·货殖列传:“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亦作“ 不避水火 ”。《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説不妨,便当不避水火,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分類:不畏凶险
《漢語大詞典》:不避汤火(不避湯火)
指不畏凶险。史记·货殖列传:“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亦作“ 不避水火 ”。《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説不妨,便当不避水火,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分類:不畏凶险
《韵府拾遗 冬韵》:避宗
左传卢蒲癸娶庆舍女人曰子不避宗何也曰宗不予避予焉避之
《漢語大詞典》:避株
见“ 避株鸟 ”。
《漢語大詞典》:避株鸟(避株鳥)
吐绶鸟的别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羽篇:“吐綬鸟……又食必蓄嗉,臆前大如斗,虑触其嗉,行每远草木,故一名避株鸟。”亦省称“ 避株 ”。禽经:“颈有彩囊曰避株,雉属,出 华岳 及 盛山 中。晴暘则颈山彩色作囊,遇树木则避之,故曰避株。 任昉 曰:亦名吐綬鸟。”
《漢語大詞典》:避俗趋新(避俗趨新)
谓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叶圣陶 《未厌集·苦辛》:“‘拜年’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崇尚虚文的陋俗罢了。于是相率不‘拜年’,表示避俗趋新。”
《漢語大詞典》:避瘟
防止瘟疫。 李劼人 《暴风雨前》第二部分四:“ 伍太婆 将酒脚子在 安娃子 额头上画了一个王字,两耳门上也涂抹了一些,说是可以避瘟。” 杨大群 《草头屯恩仇》第二九回:“猪耳上还用绒绳穿个避瘟小扫帚。”
分類:防止瘟疫
《漢語大詞典》:避险过当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即所损害的利益等于甚至大于所保全的利益。避险过当应当负法律责任,但在刑事上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國語辭典》:避凶趋吉(避凶趨吉)  拼音:bì xiōng qū jí
躲避凶险,追求吉利。明。沈鲸《双珠记》第二一出:「想伊必是大仙,休咎事曾经明辨,论避凶趋吉,谁人当自先。」也作「避凶就吉」。
《漢語大詞典》:避羞
犹怕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眉眼》:“妇人避羞,目必下视。”
分類:怕羞
《分类字锦》:避雪得瓜
元史王荐传母沈氏病渴语荐曰得瓜以啖我渴可止时冬月求于乡不得行至深奥岭值大雪荐避雪树下思母病仰天而哭忽见岩石间青蔓离披有二瓜焉因摘归奉母母食之渴顿止
分类:
《漢語大詞典》:避妖圈
小说故事。 唐僧 师徒取经, 孙悟空 欲去化斋,恐妖怪乘机而来,即取金箍棒就地划了一圈,请 唐僧 坐在中间,对 唐僧 道:“ 老孙 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甚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事见《西游记》第五十回。后人称此圈为“避妖圈”。 水运宪 《雷暴》二:“自从她独居之后,各种各样的追求者真不少,但没有一个能近得身去,好似 孙行者 在她身旁划了一个避妖圈。”
《漢語大詞典》:避诣(避詣)
避往,躲到。 章炳麟 《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传》:“时睪人多,即避诣病院治疗,復渡 日本 ,从药师卒受业。”
《漢語大詞典》:避影敛迹(避影斂跡)
谓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宋 叶适 《刘建翁墓志铭》:“已而敷畅折衷,隐情遁节,如镜见象,姦民未尝不避影敛跡也。”亦作“ 避影匿形 ”。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二》:“昔人所谓非亲非故,何由习知之也。此二者已当不同观,而况於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一举,为身累者乎!”
《漢語大詞典》:避影匿形
见“ 避影敛跡 ”。
《漢語大詞典》:避影敛迹(避影斂跡)
谓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宋 叶适 《刘建翁墓志铭》:“已而敷畅折衷,隐情遁节,如镜见象,姦民未尝不避影敛跡也。”亦作“ 避影匿形 ”。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二》:“昔人所谓非亲非故,何由习知之也。此二者已当不同观,而况於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一举,为身累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