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避开(避開)  拼音:bì kāi
躲避、离开。《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莫如早早避开为是,合他强不来的。」
《國語辭典》:辟易  拼音:bì yì
1.退避。《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宋。文天祥正气歌〉:「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2.开垦。《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地未辟易,不操麻,不出粪。」
《漢語大詞典》:避去
避开;离去。 汉 焦赣 《易林·随之讼》:“逐兔驱狼,避去不祥。”宋史·王旦传:“其廨旧传有物怪凭戾,居多不寧。 旦 将至前夕,守吏闻羣鬼啸呼云:‘相君至矣,当避去。’自是遂絶。” 明 袁宏道 《灵岩》:“余笑谓僧曰:‘此美人环珮釵釧声,若受具戒乎?宜避去。’”
分類:避开离去
《漢語大詞典》:避让(避讓)
(1).辞让,谦让。 宋 苏舜钦 《上集贤文相书》:“阁下抗章避让,言论坚正。” 宋 司马光 《为庞相公让官表》:“矜其驱策之勤,为日已久;察其避让之固,於心不欺。” 明 唐顺之 《常州新建关侯祠记》:“帅臣避让,岂我之力,阴有诛之,实徼侯福。”
(2).避开;躲让。 元 袁桷 《桐柏观赋》:“丹凤昔焉以来仪,凡羽厥今以避让。” 郭沫若 《行路难》下篇一:“汽车的喇叭声从背面把他们的清梦惊醒了,他们忽然仓皇起来,忙着向路边避让。” 许杰 《平湖秋月的红菱》:“我急忙俯身寻找,她欠身避让。”
《國語辭典》:敛避(斂避)  拼音:liàn bì
躲避。《宋史。卷四六二。方技列传下。林灵素》:「灵素在京师四年,恣横愈不悛,道遇皇太子弗敛避。」《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唐卿趁著他说话,就把眼色丢他,他有时含羞敛避,有时正颜拒却。」
分類:退避避开
《國語辭典》:躲避  拼音:duǒ bì
隐藏逃避。《儒林外史》第一回:「我如今辞别老爹,收拾行李,到别处去躲避几时。」《文明小史》第三回:「愈想此事,愈觉不妙,忙与家人计议,关了前门,取了些盘缠,自己想从后门逃走,往别处躲避一回。」
《國語辭典》:闪避(閃避)  拼音:shǎn bì
躲避。《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咱若久留此处,必定带累刘崇打官司。不如落草闪避。」
《國語辭典》:闪开(閃開)  拼音:shǎn kāi
向旁边躲开。如:「真幸运,让我及时闪开一辆疾驶中的车辆,才免于受伤。」
《漢語大詞典》:违避(違避)
背离;避开。宋书·隐逸传·翟法赐:“违避徵聘,遁跡幽深。”《夜谭随录·崔秀才》 清 兰岩氏 评:“富贵则趋附之,贫贱则违避之,俗情概然。”
分類:背离避开
《漢語大詞典》:靠后(靠後)
(1).躲开;避开。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休言语,靠后些! 杜将军 你知道他是英杰,覷一覷着你为了醯酱,指一指教你化成膋血。”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小校靠后,唤你便来,不唤您休来。”
(2).犹言放在一边。指事情不重要,不必忙着处理。《水浒传》第三五回:“老叔自説得是,家中官事且靠后。只有一个老父殁了,如何不烦恼。”
《國語辭典》:躲藏  拼音:duǒ cáng
躲避隐藏。《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后来陈后主也宠张丽华、孔贵嫔之色,沉湎淫逸,不理国事;被隋兵所追,无处躲藏,遂同二妃投入井中。」
《漢語大詞典》:躲让(躲讓)
避开;退让。 刘澍德 《迷》:“他慢吞吞的在街心内踱着,看见对面急匆匆走来的人也不躲让。”
分類:避开退让
《漢語大詞典》:避乖龙(避乖龍)
(1).乖龙,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龙,苦于行雨而到处藏避,故俗称“避乖龙”。太平广记卷四二五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郭彦郎:“世言乖龙苦於行雨,而多窜匿,为雷神捕之。”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一折:“到这戌字上呵水成形,火长生,避乖龙大小运今年併。”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四折:“多谢你老禪师倒赔了纸墨,不想那避乖龙肯分的去碑上起,可早霹靂做粉零麻碎。”
(2).借指避开。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三折:“这一个鎗去疾,那一个鞭下的猛,半空中起了一个避乖龙。”
《國語辭典》:相违(相違)  拼音:xiāng wéi
1.保持距离。《左传。成公十六年》:「有淖于前,乃皆左右相违于淖。」
2.不合。如:「他们俩个性相违,不可能长处一室。」
《國語辭典》:背人  拼音:bèi rén
暗中做事,不让别人知道。如:「你背人做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总有一天会遭到报应的!」也作「私下」。
分類:背人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