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掩星  拼音:yǎn xīng
某天体遮蔽了另一天体的现象。如月亮遮掩了恒星,称为「月掩星」。
《国语辞典》:蔽面  拼音:bì miàn
将面孔遮掩起来。如:「为符合无罪推定原则,检警提讯在押被告时应让他们蔽面而行,以免在公众前曝光。」
分类:面孔遮掩
《漢語大詞典》:隐闭(隱閉)
(1).隐蔽,遮掩。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宝物以隐闭不见,实语亦宜深沉难测。” 清 恽敬 《游翠微峰记》一:“过石门,有南北厓相去以尺数,倚立俯仰相隐闭。”
(2).闭门深居。后汉书·逸民传·井丹:“自是隐闭不关人事,以寿终。”
《漢語大詞典》:张护(張護)
遮掩,遮蔽。红楼梦第五三回:“影前锦帐高掛,彩屏张护,香烛辉煌。”
分類:遮掩遮蔽
《漢語大詞典》:斗蚀(鬥蝕)
亦作“鬭蚀”。亦作“鬭食”。
(1).一种天文现象。谓星体相互遮掩。吕氏春秋·明理:“其日有鬭蚀,有倍僪,有晕珥。” 高诱 注:“鬭蚀,两日共鬭而相食。”汉书·天文志:“五星所行,合散犯守,陵歷鬭食。”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星相击为鬭也。”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日星光明不鬭食,山泽棣达而不童涸。”
(2).互相搏斗以期吃掉对方。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蜆鷸鬭食,日月朏精。” 胡之骥 注:“此言天下淆乱,如鷸蚌相持,而 太祖 得之未久也。”
《國語辭典》:遮人眼目  拼音:zhē rén yǎn mù
盖住他人的双眼,以掩饰事实的真相。《程乙本红楼梦》第七五回:「这种遮人眼目儿的事,谁不会做?且再瞧就是了。」也作「遮人耳目」。
《漢語大詞典》:张袂成阴(張袂成陰)
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晏子春秋·杂下九:“ 晏子 对曰:‘ 齐 之 临淄 三百閭,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王念孙 读书杂志·晏子春秋二:“ 孙 曰:‘阴,説苑意林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皆作帷,据下云成雨,则此当作阴。’ 念孙 案:张袂成帷,挥汗成雨,甚言其人之众耳。”
《漢語大詞典》:卫蔽(衛蔽)
卫护遮掩。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下:“而邸将舆皁之流,姑息於外;调猱庙客之辈,卫蔽於中。”
分類:卫护遮掩
《漢語大詞典》:疑幕
比喻遮掩真情的事物或现象。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然而近两年,各方面的疑幕渐渐揭除,再加区区的通信, 中国 人至少已经应当知道 俄国 万千所经的困厄以及他的职志。”
《国语辞典》:毫不掩饰(毫不掩饰)  拼音:háo bù yǎn shì
完全不加以遮掩、矫饰。如:「当她得知落选的消息后,毫不掩饰内心的失望,当场就流下泪来。」
分类:遮掩矫饰
《国语辞典》:善意的谎言(善意的谎言)  拼音:shàn yì de huǎng yán
好心为人遮掩某事而编出来的谎话。如:「这是善意的谎言,你别生气!」
《国语辞典》:洗垢匿瑕  拼音:xǐ gòu nì xiá
洗除污垢,遮掩瑕疵。比喻待人宽厚,有所包容。宋。朱熹〈与宰执札子〉三三之三三:「所以上昭圣明,伏老念旧、洗垢匿瑕之美意,下使衰朽捐弃之人,得托退休之号,除废锢之籍,而少慰其出身。」
《国语辞典》:掩罪饰非(掩罪饰非)  拼音:yǎn zuì shì fēi
遮掩罪行。《明史。卷二一○。徐学诗传》:「盖嵩权力足以假手下石,机械足以先发制人,势利足以广交自固,文词便给足以掩罪饰非。」
分类:遮掩罪行
《国语辞典》:遮溜子  拼音:zhě liū zi
借其他事来遮掩,以求摆脱。如:「他常拿别的藉口来遮溜子,以推卸责任。」
《國語辭典》:裹抹  拼音:guǒ mo
北平方言:(1)含糊遮掩。如:「三言两语就把正题给裹抹过去了。」(2)掺杂。如:「没留神就把辣椒裹抹过来,害他吃后猛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