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1,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玄道
出世间道
出家入道
出道
白道
台道
加行道
以佛道声
他方道俗菩萨院
仙道王
弘道
外外道
外道
三外道
三种外道
玄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玄妙之道。佛道之通称。
出世间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出离有为迷界之道。与菩提道同。毗婆沙论曰:「转世间道,入出世间道,但乐敬佛,得功德处,得六波罗蜜果报。」
【佛学常见辞汇】
与出世间法同。
出家入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出恩爱之家,入菩提之道也。心地观经四曰:「发菩提心,舍离父母,出家入道。」遗教经曰:「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出家入道本为同一人之事,后世分为二者,入寺为僧曰出家,在家剃头著衣者曰入道。
出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出离世间入于涅槃之道也。遗教经曰:「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
白道
【佛学大辞典】
(譬喻)清白之道路也。(参见:二河白道)
二河白道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水火二河,喻众生之贪瞋。以中间之白道,喻清净愿往生心。观经散善义曰:「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里,忽然中路见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云云。」智度论三十七曰:「河譬如人行狭道,一边深水,一边大火,二边俱死。」
台道
【佛学大辞典】
(杂语)天台宗之道法。
加行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道之第一。(参见:四道)
【佛学常见辞汇】
暖、顶、忍、世界一为小乘之四加行位,大乘行则在十回向后,由加行位进入见道位。
四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道者涅槃之道路也。乘此可到涅槃之城,故名道。道虽异,可以四种摄尽。一加行道,谓先于三贤四善根位加力而行三学之位也。二无间道,谓加行功德成就而发正智,正断烦恼之位也。不为惑而间隔,故曰无间道。三解脱道,无间道后而生一念之正智,正證悟真理之位也。为既解脱惑之正智。故名解脱道。四胜进道,解脱道后更进而定慧增长之们也。此中菩萨乘之无学,果德究竟圆满,谓之胜进道,二乘之见修无学三道,皆具此四道。见俱舍论二十五。
【佛学常见辞汇】
四条通向涅槃的道路,即一、加行道,谓先于三贤四善根位加力而行三学之位。二、无间道,谓加行功德成就而发正智,为正断烦恼之位,因不为惑而间隔,故名无间道。三、解脱道,无间道后而生一念之正智,为真正證悟真理之位,因是解脱烦恼之正智,故名解脱道。四、胜进道,解脱道之后更进一步,为定慧增长之位。
以佛道声
【佛学大辞典】
(杂语)法华经信解品曰:「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小乘之弟子等,亦领悟大乘之佛道,今以佛道之教,传于一切之人也。我指小乘之弟子。
他方道俗菩萨院
【佛学大辞典】
(堂塔)在祇园精舍中。他方世界在家出家之菩萨修行佛道之院也。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故曰道俗菩萨。见祇园图经。
仙道王
【佛学大辞典】
(传说)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胜音城有王曰仙道,夫人名月光,太子名顶髻。又花子城有王曰影胜,夫人名胜身,太子名未生怨。影胜王以佛之画像赠仙道王,仙道王拜像生信心,以国让太子。至王舍城,与影胜王共诣佛所为比丘,得圣道。后顶髻信佞臣谗,弑仙道比丘。」
弘道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法珍)
法珍
【佛学大辞典】
(人名)元崔氏女子名法珍。后出家为尼。法名弘道。明刻方册大藏缘起,陆光祖序云:「昔有女子崔法珍,断臂募刻藏经,三十年始就绪。当时檀越,有破产鬻儿应之者。圣朝道化宏广,越前朝远甚,岂无胜心豪杰乎!不能倡而成之,而诿以为难。是丈夫之志,不如一女子也。」又冯梦祯序云:「宋元间,除京板外,如平江之碛砂,吴兴之某寺,越之某寺某寺等,俱有藏板,不啻七八副,法道之盛,此其一端。迨国朝,仅有两京之板,(中略)因记碛砂藏板缘起,弘道尼断臂募化,弘道化后,其徒复断臂继之。更三世,其愿始满。吾侪丈夫,不能深心荷担大法,镂板流通,反一女子之不若。即生清世,遇佛乘,空手入宝山,岂不愧死。」
外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数论师胜论师等佛法外之外道曰外外道。止观十上曰:「邪人不同又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三学佛法成外道。」大日经疏二曰:「此宗中说,有两种外道:外外道,内外道。」
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三外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即百论所说之三仙也。止观十上举此三外道而判宗计:「一迦毗罗外道,计因中有果。二沤楼僧祛外道,计因中无果。三勒沙婆外道,计因中亦有果亦无果。」
三种外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台智者,于外道立三种。一佛法外外道,如九十六种之外道,佛法外之外道也。二附佛法外道,如小乘之犊子部及大乘之方广道人,附托佛法而立邪计者。三学佛法成外道,谬解佛之教门,而陷于邪计者。见止观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