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陆惟忠(一○四八~一○九七),字子厚,眉山(今属四川)人。道士。曾与苏轼交游。哲宗绍圣四年卒,年五十。事见《东坡全集》卷八九《陆道士墓志铭》。
全宋文·卷二○二七
子厚(失其姓氏),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居毗陵(今江苏武进),仁宗、英宗时在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皇甫涣,字致远,开封(今属河南)人。道士。徽宗政和初游衡山,栖凌虚台会真观,称衡山野人。召赴阙,居太一宫高士寮,后乞还山。事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九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道士。河东人,徙居洛阳,字胜之。徽宗宣和时为紫虚大夫、凝神殿校籍,赐号“妙应”。喜读老庄书,工诗文。善画神仙故事,尤精人物肖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建阳人,道士。字子中。徽宗宣和中为冲虚大夫、蕊珠殿侍宸。能诗善文,精通道藏儒典,擅画神仙故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可久。年十二能诗,父携之见熊彦诗,赋渔父词,彦诗亦赠以诗,且曰:“此子富贵中留不住。”后果为江湖得道之士,往来西山。
全宋诗
连久道,字可久。道士。年十二能诗,其父携见熊曲肱(彦诗,宣和六年进士),赋《渔父词》。事见《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卷六。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嘉州夹江人。善医术。显仁太后苦目疾,国医不能治,有荐坦。高宗召问:“何以治身?”坦曰:“心无为则身安,人主无事则天下治。”引治太后目疾立愈。帝厚赐之,一无所受。复问以长生久视之术,坦曰:“先禁诸欲,勿令放逸,丹经万卷,不如守一。”帝书“清净”以名其庵。
全宋诗
皇甫坦,字履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三),夹江(今属四川)人。道士。善医术,绍兴十九年(一一四九)治瘉显仁太后目疾(《宋史》卷二四三)。高宗曾书「清静」二字以名其庵,且绘其像禁中。《宋史》卷四六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道士。东莱人,字通妙,号长生子。事母至孝,师王哲,得其传,注有《黄庭》、《道德》、《清净》等经。一日鸣鼓集众,告以去期,乃曲肱而逝。赠长生辅化明德真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道士。泽州陵川人,姓泰,名志。弃应举,学道,隐王屋少室间。后遇披云老人,授道箓,遂立局平阳元都观。校补《三洞书》讫,后立化。有《林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1185 【介绍】: 元道士。东牟人,字通正,初名玉,号长真子。博学,工草隶书。师王重阳,传袭其道,往来于洛川之上。有《水云前后集》。
元诗选
处端,一名玉,号长真子,东牟人也。生而颖异,善草隶书。大定丁亥重阳,全真开化真人王哲飞锡仙游,以往契夙缘,访寻知友。于东牟得处端及丹阳子马钰,于东莱掖水得长生子刘处玄,于登州栖霞得长春子丘处机,所谓谭、马、丘、刘是也。从游抵夷门,真人付以口诀而逝。处端与三子挈徒西至终南山,即真人旧隐,传袭其道,十有馀年,嗣后各从所之。处端往来于洛川之上,行化度人,所至云集。其歌咏举笔即成,同里范怿德裕谓其包藏妙用,敷畅真风,引人归善,甚有益于时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隆兴丰城人,字休文,号勿斋。江西閤皂山道士。理宗淳祐中敕赐高士、右街鉴仪,主管教门公事。有《勿斋集》。
全宋诗
杨至质,字休文,号勿斋,丰城(今属江西)人。道士。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真德秀为题《勿斋记》(《西山文集》卷二六)。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七九五三
杨至质,字休文,号勿斋,丰城(今江西丰城)人。江西阁皂山道士。淳祐中,敕赐高士、右街监仪、主管教门公事。著有《勿斋先生文集》二卷(存)、《竹宫表制》一卷。见真德秀《勿斋记》(《西山文集》卷二六),刘克庄《云泉精舍记》(《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八),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卷上,《宋诗纪事》卷九○。
谢守灏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4—1212 【介绍】: 宋永嘉瑞安人。字怀英。道士。年十四能属文,自六经诸子百家,靡不精究,后弃儒入道。游方外三十年,先遇道士沈若水,授以《许真君石函秘文》,后游天台山,从皇甫坦十余年,数随皇甫坦入见孝宗。淳熙十三年为西山玉隆万寿宫住持。光宗即位,赐号观复先生。晚年住瑞安紫华峰,建九星宫,潜心修道。曾注《老子道德经》、《太上老君年谱要略》、《太上混元老子史略》、《混元圣记》。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徐冲渊(《洞霄诗集》作仲渊),字叔静,自号栖霞子,姑苏(今江苏苏州)人。道士。孝宗淳熙中诏居太一宫高士斋,后典洞霄通明馆。孝宗逊位后,复诏居佑圣观凝神斋。有《西游诗集》,已佚。事见《洞霄图志》卷五。今录诗十二首。
全宋文·卷六二六○
徐冲渊,字叔静,自号栖霞子,道士。姑苏(今江苏苏州)人。淳熙中,被召居太一宫高士斋,已而奉诏典洞霄通明馆。孝宗召寘佑圣观凝神斋。复主豫章玉隆观,卒。有《西游集》。见《洞霄图志》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隆兴丰城人,字固卿。宁宗开禧间游于边塞,画策不为所纳,遂隐身为道士,入閤皂山。有《隐居集》。
全宋诗
杨介如(一一五八~一二二五),字固卿,丰城(今属江西)人。道士。宁宗开禧间主清江相堂观。后入閤皂山。理宗宝庆元年卒,年六十八。著有《隐居集》,已佚。事见清同治《清江县志》卷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盱江人。少聪颖不群。闻张真牧有道行,往从之,得“九返”之术,有“逢江莫行,至沱则止”之说。后舟次九江江沱觜,顿悟,结茅修炼其中。度宗咸淳中封通慧孚惠真人。
全宋诗
杨权(一一六二~一二四○),字正夫,旴江(今江西南城)人。道士。理宗嘉熙四年卒,年七十九(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9—1211 【介绍】: 宋道士。惠州博罗人,字南木,号翠虚。相传得太乙金丹诀,以捻土噀水为人治病,人称“陈泥丸”。或云尝提举道录院。后归罗浮山,相传能驱狐鞭龙,浮笠济湍,显示诸种神异。有《翠虚妙悟集》。
全宋诗
陈楠(?~一二一三),字南木,号翠虚,惠州博罗(今属广东)人。初以盘栊箍桶为业。后从薛道光受金丹之道,尝以泥丸治病,人称陈泥丸。徽宗政和间,擢提举道录院事。入罗浮山,以丹法授白玉蟾。宁宗嘉定六年入水而逝。有《翠虚篇》一卷传世。事见《静馀玄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 陈楠诗,以影印明正统刊《道藏》太玄部《翠虚篇》为底本。参校《道藏精华录》第八集所收清董德宁辑本(简称《精华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粤诗·卷二六
陈楠(? — 一二一三),一名朴,字南木,号翠虚,博罗人。初以盘栊箍桶为业,后从薛道光受太乙刀圭金丹法诀,又遇黎姥山神人得景霄大雷琅书。尝以泥丸治病,人称陈泥丸。宋徽宗政和间,擢提举道录院事。后归罗浮山,以道法行于世。授丹法于白玉蟾。宋宁宗嘉定六年四月十四日,赴潭州鹤会罢,在漳州梁山与一箍桶老儿犄角,入水而逝。有《翠虚篇》一卷传世。事见《静馀玄问》,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明黄佐纂修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六四有传。
全宋文·卷六○六一
陈楠,字南木,号翠虚子,家世为琼州(治今海南海口)人,一说惠州博罗(今广东博罗)人。幼年师事毗陵禅师薛道光,受太乙火符之法。丹道既成,复归桑梓,以箍桶为业,混迹民间。常撮土为丸,为人治病,故世称「陈泥丸」。后隐于罗浮山。嘉定初游黎母山,遇道人传以太乙雷法,楠以授之白玉蟾,遂行于世。著有《翠虚篇》一卷(存)。道教奉为南宗第四祖。见白玉蟾《翠虚真人得法记》(正统道藏《道法会元》卷一○八),又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