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师程,字道南,云南云南府安宁州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云南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初授湘阴县知县,多善政,报最,三十五年擢御史,献纳纠弹,指陈边事,多所补益。三十八年巡盐长芦,清馀课,咨商道,条议十数上,咸报可。以母老,三请终养未允。而讣至,号泣归,未几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道南。顺治九年进士,初任真定府推官,擢监察御史,巡视两淮盐政。曾创建安定书院。官至太仆寺少卿。有《适可轩文集》。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三
释复馀,字本忠,号道南。姓罗氏,南平人也。父绍德,母氏朱。家世耕读,力崇俭素。馀生性颖异,颇轶凡童。九岁随母省舅,舅奉佛唯谨。馀因问曰:“佛何人也?”舅乃以出家、成道,了明生死雅意,淳淳为馀说之,由是有谢俗心。年二十五,始礼鼓山涌泉寺彻悟落发。初聆净土法门,即夙夜礼诵无倦容。逾年从妙莲受具,益加精进,妙穷玄旨。尝答张宝池问金经四句偈曰:“金经以荡相为宗,不外遮照两用。遮则除执而显真空,照即成用而显妙有。盖相尽则体现而妙用随,此经中密意也。又复依真故,则一相无相而不坏假名。依俗故,则万法齐彰而体原空寂。不坏假名故,即不变随缘。所谓无所住而生心,弥陀所以不舍众生也。体原空寂故,即随缘不变,所谓住即非住,是以感应道交也。此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即经中四句偈义也。”又云“礼佛不可有我,有我则慢生。念佛不可无我,无我则无佛。”凡所论说身心体验,多成妙谛。当妙莲刱极乐寺时,邀馀佐助,犹以理末达而涉事,恐从迷积迷为辞。固请乃行。至则为之董饬工役,擘画材用,蚤夜孳孳,罔言劳瘁。及院宇落成,率尔谢去。庚子主鼓山戒坛,逾年住建之光孝寺。未几引退,南游缅甸,遂历印度礼诸胜迹。参叩哲匠,多所启悟。但道涂深阻,跋涉艰辛,还至缅郊,已亟劳痡。梦一老人,授药三丸,吞之而瘥。晨视净水盂中,铿然有声,莹莹三舍莉。其二且缘登盂上,忽而坠下,至今照耀佛前,其灵感如此。归而重葺光孝,而妙莲复敦迫南行,方属以极乐主席。会国事多故,中外骚然,侵夺僧产,强假佛寺,别立私会。所在见告,怡山、鼓山几且不保。馀乃内渡沪滨,要约诸山长老,谋以自存。因偕寄禅入京,请开佛会。俄而寄禅寂于都门,群相气沮。馀独慷慨自奋,悲涕陈词,为寄禅追悼,且言:“外人觊我教产,日以强邻代保相诱聒。僧侣无知,多为所煽。政府何不一援,坐使暴夫为渊殴鱼,尽入其网。”于是吊者麇至,名公巨子多据枢要,群相感动,而总会规条得邀允许,保护寺产之命,随之而下。馀始还闽,组南洋支部,而骇浪惊涛,渐告宁息。馀专修净业,垂数十年。虽在奔走,而其诵礼未尝少辍。槟屿士女沐其风化,归心莲社数逾千人,著有《净土法语》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宁乡人,字岘冈。嘉庆六年进士,由编修累擢翰林院侍读。归后主讲岳麓书院。留心舆图阨塞河渠险隘古今沿革之事。有《吾吾庐草存》。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六
袁名曜,字道南,一字岘冈,宁乡人。嘉庆辛酉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读。有《吾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