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刘敏元 朝代:前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赵北海人,字道光。好星历阴阳术数。永嘉之乱,同郡管平以年老随敏元西奔,道为盗所劫,敏元已脱身而复返,说盗而免之。后仕刘曜,为中书侍郎、太尉长史。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姓褚氏。未详何许人。年踰龆龀。即出家。受具后。遂学毗尼于光州岸公。门下。素持诵法华至老尤不怠。上元元年。示疾终于钱唐之法华寺。春秋七十九。法腊五十八。
宋高僧传·卷第十四 明律篇第四之一
释道光。姓褚氏。喻龀出家方冠受具。诣光州和尚学通毗尼。于时夏浅德崇坛场属望。盖天赉真士为东南义虎。云雨慈昧笙镛道声。光持法华经创塔庙。洎没身不怠也。上元元年庚子仲秋示疾终于本寺。春秋七十九。法腊五十八。是日驰阳昧昧淫雨㴓㴓。烈风崇朝嘉木为折。乃东土福尽之徵也。俄然喜气五色亭亭如盖。移晷不散偏映精庐。即西方往生之意也。初光未殁。其月三日质明。支疾凝神依色身观。弥陀具相现在其前。满庭碧华昔所未睹者。四日昧爽有异人请光为和尚。遂开目弹指曰。但发菩提心。至五日曼陀罗华自天而雨。门人神烈义津。追慕弗遑。各分法味。流布行化香火无穷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8—739 【介绍】: 唐僧。绵州巴西人,俗姓李。道士李荣侄。出家后,先修舍身苦行,继习般舟念佛,后入五台山,宝鉴禅师密授顿教。终住长安大荐福寺。能诗。王维曾师事十年,又为诗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读诵篇
道光者。蕲州永乐寺书经僧也。数椽山中。与其兄道舒邻房。晨香夕灯。以禅诵为佛事。出血和墨。书写一切经。其衡斜点画。匀如空中之雨。整如上濑之鱼。皆精进力之所成。且为人纯素。忠于事。孝于奉亲。为里闬所敬信。法眷所追崇。从之者。皆肃如也。寂音尊者。尝过其庵。信宿弥日。尽获见其所写之经。无虑十数种。为之顶戴欢喜。称其为真比丘。为说以赠之。有云观其施为。日夕以与佛菩萨。语言酬酢。岂复有世间心耶。华严曰。念念不与世间心合。是大精进。光其以之。
武道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钱塘人。为东太乙宫道士。善补六朝诸家名画,能作花鸟窠木竹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陕府鸡足山人,一名式,又名道原,字太源。尝为僧,法号紫贤,又号毗陵禅师。云游长安,留开福寺。后为道士。徽宗崇宁五年寓郿,遇石杏林传授口诀真要,乃注解《悟真篇》,作《复命篇》及《丹髓歌》。高宗绍兴中寿至一百十四岁卒。
全宋诗
薛道光(一○七八~一一九一),一名式,一名道源,鸡足山(今河南陕县西南)人。一云阆州(今四川阆中)人,字太原。尝为僧,法号紫贤,又号毗陵禅师。留长安开福寺,参长老修严及僧如环,因桔槔顿悟。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于郿县遇道人石泰,遂弃佛入道。据说寿一百十四岁,光宗绍熙二年卒。事见《道藏》册五《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 薛道光诗,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所收,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三二一八
薛道光(一○七七——一一九一),名式,又名道源,字太原,陕府鸡足山(今属河南陕县)人,一云阆州(治今四川阆中)人。尝为僧,法号紫贤,一号毗陵禅师。云游长安,因观桔槔有感,念谈禅不能长生,遂志向金丹大道,得《悟真篇》,知性命双修术。后遇石泰,乃弃僧伽,致力修道。著《复命篇》及《丹髓歌》行世。道光为南宗第三祖,道称紫贤真人。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道藏》第五册,文物出版社)。
周道光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周道光(1513年—1577年),字子孚,号云川,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民籍。应天府乡试第七名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会试第七十四名,二甲第二十八名进士。工部观政,初授福建福宁州知州,未任,丁母忧归,继丁父艰。起复补北直隶开州,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担任泉州府同知;嘉靖四十一年,担任泉州府知府。
冯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冯谦(1523年—?),字道光,号益川,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军籍。己酉科(1549年)浙江乡试第九十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十一名进士。工部观政,授南京礼部主事,三十八年升郎中,三十九年升山东佥事,四十二年升江西参议,四十四年升广东副使。降山东督粮左参议,隆庆四年十一月升山西副使,六年七月被按臣俞一贯弹劾,部覆照不谨例闲住。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文熙(1550年—?),字道光,号纯台,直隶真定府南宫县人,民籍。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乡试十一名,连续七科会试落地,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终于中式二甲第三十一名进士。吏部观政,任山东汶上县知县。擢升南京山东道御史,二十二年十二月疏救御史冀体、给事中任彦蘖、文选司郎中冯生虞等人,二十三年(1595年)冬,神宗因兵部擅自徇私署职事迁怒科道官员,给事中耿随龙、邹廷彦、黎道炤、孙羽侯、黄运泰、毛一公,御史李宗延、顾际明、袁可立、綦才、吴礼嘉、王有功、李固本,南京给事中伍文焕、费必兴、卢大中,南京御史柳佐、聂应科、李文熙十九人俱调外任,其馀停俸一年。。

人物简介

维基
吴道光(1557年—?),字孚伯,号日铸,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军籍。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乡试十四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七名,登二甲第三十五名进士。礼部观政,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四九九
丘道光(一五七四 — ?),字厚卿。大埔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举人。授云梦知县,摄孝感事,谪长乐教谕。又五年,升肇庆府教授,晋镇远府推官。值两江九苗叛,道光单骑往抚之。闻父讣归,卒于长沙。有《来青楼稿》、《大雅堂稿》等。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朱道光,字君孚,号吉晖,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民籍。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江西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工部观政,八月授广东阳江县知县。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释正会,字道光。姓刘氏,永宁人。母李氏,慈心爱物,勤苦自持。会生而性质刚直,朴实持重,志趣高超,有不可一世之意。年十二,便尔离尘,为安国寺果从所抚,及长披度。从能隐法师听讲《楞严经》,听未竟,忽焉开敏,识力慧心,自异群侣。清顺治七年,玉光老人说戒广济,会拜受焉。尔时缁众云集,日给浩繁。会因辞去,归至汾上,见田庐榛莽,耆旧凋零,断井颓垣,离离禾黍,低个久之。盖兵燹之馀,流冠蜂聚,燕赵卫晋,残破尤甚,乃思南游,从事参究。于是泛长江,浮震泽,往来金陵铁瓮间,徘徊于玉峰鉴湖之上,登高四望,满目烽烟,凭吊欷献,怅然自失,由是复折而北,历齐宋鲁魏,遂造五台。时顺治十八年也,其在台山,退然自处,不异于人,人亦鲜知者。尝独寻幽胜,自为禅悦。时逢暮春,涧豁草绿,徐步梵园,荒蔓四围,路径皆没,方举袖拂草藉茵为坐,忽见空中金光数丈,瑞云晻映间,若文殊宝相半隐半露,顷之屹然前立。会惊愕下拜,俄而一片紫霞,从东飞来,与之西去,金光遂灭。因以白众,众多疑之,然会生平无戏言,知不诬也。既感瑞应,益自愤发,行般舟三昧,百日持诵,精进勇猛,无前回向,西方直欲,与佛齐肩。康熙元年,复入广济为西堂首座。十年,说戒信安。又应宗师府万寿戒坛两期,无少暇。十五年,云光游盘山,不返广济,虚席几一载,监院乃迎会入主方丈,以振寰为阇黎。振寰者,燕台华胄,恬澹性成,而虔于礼诵,娴于词令。辛酉岁圣祖幸临,迎至藏经阁下,便问何处法腊几何,会但对曰:“晋人,年七十。”圣祖熟视之曰:“殊健在。”及入丈室。顾问《般若经》卷数。会未及应,阇黎代对之甚悉。盖圣祖万机馀暇,颇究心内典,知此经本八百卷,乃试问之,阇黎初对以六百卷,及再诘问,乃曰:“二百卷实相般若,亦在此中。”由是嘉叹,知为积学。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六
释悟森,字道光。姓陈氏,华亭人。雅性静默,独喜禅坐,尝与怀清老人参论得其称许,遂受记莂。历访名山,十有馀载。嘉庆二十年,复来云林,延为首座,后静养于普贤阁,终日潜处,杜门不出。著有《诗稿》、《语录》若干卷。道光九年九月四日,书偈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