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9—1648 【介绍】: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仲韶,号天寥道人、粟庵。天启五年进士。官工部主事,不耐吏职,乞归养。妻沈宛君及三女并有文藻,一门之中,更相唱和。妻女卒后,复集其诗成集。清兵下江南后,弃家为僧。有《启祯记闻录》等。
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仲韶吴江人官礼部
维基
叶绍袁(1589年—1648年),初名宝生, 改名绍袁, 字仲韶,号鸿振,晚号天寥道人,南直隶吴江县(今江苏吴江市)人。明朝文学家。叶家为吴江大族,叶绍袁本支属吴中叶氏汾湖派。曾祖叶旦(1499-1567)字文卿,号一愚,太学生。以长子叶可成赠工部虞衡司主事,配汝氏,子三。祖父叶可畏(1536-1586)为旦第三子,字懋时,号肖愚,庠生,以次子叶重第赠文林郎。父亲叶重第为万历十四年进士。母亲冯敏功女冯氏。叶绍袁出生前,父母育有四子皆早殇,于是按习俗,父亲将其送至同榜进士友人袁黄处抚养。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联捷进士,与从堂弟叶绍颙同榜。任南京武学教授,再迁国子监助教。官至工部主事,因魏忠贤辈掌权,以母老告归。明亡后,携三个儿子出家为僧,法名木拂。清顺治五年(1648年),卒于平湖孝廉冯兼山的耘庐别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0—1646 【介绍】: 明浙江临海人,原名炜,字木叔,号寒椒道人,读书小寒山,又号小寒山子。崇祯七年进士。授靖江知县。以纵情诗酒被御史左光先劾罢。北都陷,倡义勤王,以福王不许民间勤王而止。寻起职方主事。鲁王擢礼部右侍郎。失败后入云峰山,作绝命词十章,投水死。有《寒山集》。
陈函煇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函煇(1590年—1645年),原名炜,字木叔,号寒椒道人,又号小寒山子。浙江临海县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十八年(1590年),师从黄道周。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任靖江县知县,被御史弹劾罢官。李自成破北京,陈函煇倡议各地勤王。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南下,破南京。陈函煇跟随监国鲁王,擢礼部右侍郎。浙江兵败,陈函煇与王师在海上失散,入云峰山,作绝命词十章,自尽殉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2—1652 【介绍】: 明末清初河南孟津人,字觉斯。明天启二年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清,又授礼部尚书。博学好古,工诗文,善书,兼画山水梅竹。有《儗山园帖》。卒谥文安。
简介
字觉斯,河南孟津人。明万历二十年(一五九二)生,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弘光立,授东阁大学士。入清,官礼部尚书。顺治九年(一六五二)卒,谥文安。有《拟山园词集》。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一
王铎,字觉斯,孟津人。明天启壬戌进士,累官礼部尚书。入国朝,仍原官。谥文安。有《拟山园诗集》。
清诗别裁集
字觉斯,河南孟津人。天启壬戌进士。国朝官至大学士,谥文安。
维基
王铎(1592年—1652年4月28日—Wang王铎),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生于河南孟津县(今河南孟津),籍平阳府洪洞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世称「王孟津」,明末清初官员,进士出身,书画家。王铎幼时家境贫寒,“不能一日两粥”,母亲陈氏曾将陪嫁的“钏珥链柎鬻之市,以供朝夕”。聪颖慧敏,十八岁就学于山西蒲州河东书院,明天启二年(1622年)成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事,累擢礼部尚书。南明弘光朝任东阁大学士、次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军攻佔南京后,降清。顺治六年(1649年),授礼部左侍郎,充《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官至弘文院大学士,授礼部尚书。顺治八年(1651年),晋少保兼太子太保。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十八日病逝于孟津,赐祭葬,谥文安。“赠太保。荫一子为中书舍人”(据《清实录顺治朝实录》)。葬于偃师县城东山化乡石家庄村南。钱谦益作《故宫保大学士孟津王公墓志铭》,张镜心为其作《王文安公神道碑铭》。《清史稿》卷七十九有传。写书法主张「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非常专注于书法上。书风倾向「刚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2—约1674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吴县人,原名晋,字令昭,又字蕴玉,号箨庵、幔亭歌者、幔亭仙史、吉衣道人、白宾。人称凫公。诸生。官湖北荆州知府。署中惟有弈棋声、唱曲声、骰子声。以忤上官被罢黜。工隶书,精词曲、音律。有《西楼记》、《金锁记》、《长生乐》、《玉麟符》、《瑞玉记》等传奇。
词学图录
袁于令(1592-约1674) 原名晋,又字蕴玉,号萚庵、幔亭歌者、幔亭仙史等,人称凫公。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曾官荆州知府。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工隶书。与冯梦龙、吴伟业、洪升等戏曲家交往甚密。有《西楼记》、《金锁记》等传奇。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四九
陈是集,字虚斯(一作期),号筠似,别号双峰居士,晚曰忍辱道人。琼山(今属海南)人,一作文昌(今属海南)人。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举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九年(一六三六)授中书舍人,出使蜀粤诸王。既复命,被人嫁祸而入狱,会赦得免。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郡邑多事,遁居乡里。清兵占琼,绝粒而亡。著有《南溟诗集》、《中秘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清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四有传。
维基
陈是集(1593年11月16日—1648年12月28日),字虚斯,号筠似,一号双峰居士,晚号忍辱道人,广东文昌(今海南)前山都地平村人,同进士出身。崇祯四年(1631年)登辛未科进士,授中书舍人。
林增志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林增志(1593年—1667年),字任先,一字可任,自署此山道人,浙江瑞安县人。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任湖广蒲圻县(今属湖北省赤壁市)知县。为政廉洁,每月讲学于明伦堂,当地士风丕变。擢翰林院编修。崇祯十年(1637年),为东宫讲官。十六年(1643年),任会试同考官,转春坊。不久,转少詹事。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林增志南归金陵,知马士英必败,固辞史可法推荐。次年,唐王徵其为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武死难,增志出奔沙县,至吕峰山出家。康熙五年(1666年),往括苍净觉寺,次年夏,因病返密印寺,于八月十二日圆寂。

人物简介

维基
杨观吉,字吉长,号镜灵,又号遁庵道人,福建漳州府诏安县民籍。崇祯三年庚午科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进士,通政司观政,授如皋县知县,贬广信府知事,改上饶县,九年(1638年)调长沙知县,升兵部主事。寻解组归家,时人称为“文章司命”。
王瓆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王瓆(1594年—1670年),字蓝璧,号襟白,晚年自号秋露道人,陕西平凉府静宁州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陕西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兵部观政,授山西孝义县知县,六年任山西乡试同考官,九年升兵部武选司主事,本年调用,改任绍兴府推官。又调黄梅县知县,升户部浙江司主事,历员外、郎中,崇祯十五年冬,升湖广按察司分巡武昌监军道佥事。十六年五月,张献忠攻入湖广,武昌、黄州、汉阳三府俱陷,王瓆家口数十人皆死于战乱。他突围至浔阳,泣请大将左良玉救援发兵,左派兵援助,王瓆会同总兵方国安力战,收复三府。明亡后,隐居荒野,后经家人遍访,始归故乡。清初以不愿剃发,曾被逮捕,为门生王廷谏所救。顺治八年(1651年)与其兄王琪、州人何永嗣、李淳、郭敦、王宗鹤等六人组成“娱老雅社”,著有《芝兰斋诗》若干卷,曾刊行于世,卒年七十七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6—167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芜湖人,原名龙,字尺木,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钟山老人。明崇祯十二年副贡。不仕。以诗文自娱,兼工画,得倪瓒、黄公望笔法。晚年放笔,自成一家,号姑孰派。有《梅花堂遗稿》,已佚,仅存遗诗若干首。所绘《太平山水图》、《离骚图》,刻印传世,最为著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8—166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绳甫,号戊生。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历浙江兰溪、东阳知县,迁兵部主事。弘光朝遭马士英陷害被逮。入清不仕,自号樗道人。有《亦园集》。
人物简介
姚孙棐,字纯甫,号戊生,桐城麻溪人,崇祯庚辰进士,官东阳知县,兵部主事,顺康间隐居,著《戊生诗集》。
维基
姚孙棐(?—17世纪),字纯甫,号戊生,安庆府桐城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姚孙棐是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姚之兰第四子,七岁就懂得写作,天启七年(1627年)中乡试副榜,但舍弃州判官职;到崇祯六年(1633年)中举人,次年(1634年)流寇侵犯桐城,县民不懂军事而恐惧,县令杨尔铭连夜请求支援。参将潘可大来到,他带领亲友供粮协助;流寇围城攻四十日,他不畏风雪登城,设置火器攻击盗贼,城池得以保全。崇祯十三年(1640年)他成进士,获授兰溪知县,以当地粮漕问题上疏减折粮饷;改任东阳后,发生许都之乱令东阳失陷,他命令主簿宋琦前往杭州求援,自己走到楼村山中,集结义士赵鸣皋等数千人谋求复城。其时城中有狱囚三十六人感恩其德行,城陷后没有逃狱,他的儿子姚文鳌与囚犯合作,约定十七年(1644年)元旦义军攻城时和应,同期宋琦也带来游击陆超军队来到,因此收复东阳城。朝廷以此功劳升任他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再次击退流寇;许都愈发薄弱,向绍兴府推官陈子龙求抚,但巡按左光先厌恶他曾佔领城池,结果决定斩杀许都与党羽三十多人。弘光帝继位,他和朱芾煌、吴国琦、刘若宜、徐天麟、姜一学、周祚新、张印中、吴亮明、潘自得、王健、贺燕徵、黄衷赤、张大赓、张延祚、金邦柱、黄泰来、黄钟斗、李长似、张拱端、徐肇森、荆廷实、许士健、刘星耀、陈璧、董念陛共事;当政的马士英、阮大铖与左光先不和,命人拿著弹劾的奏章让他看,说:「左光先杀降有罪,你指證他可以升官,否则祸患将来临。」他回答:「左先生是君子,我宁愿连坐而死,也不能负他的心。」马阮二人愤怒,诬陷他刺激左光先杀降,被逮入大理寺,因清朝军队攻入南京无疾而终,归隐龙眠山建茅屋居住,永历十七年(1663年)去世,年六十六岁,有著作《亦园诗集》十卷。康熙八年(1669年)乡人思念他的守城功劳,请求让他奉祀乡贤祠,而兰溪、东阳两地亦入祀名宦祠。妻子方维仪,字仲贤,是大理卿方大镇的女儿、崇祯十三年进士方以智姨母,擅长诗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益阳人,字天门。天启二年进士。崇祯中官至兵部侍郎。后见义军四起,南都政局浊乱,知势不可为,乃剃发为僧,隐于玉沙湖,号顽石,又号些庵。种菊自娱。竟客死。性恬退谦和,工诗文,擅书法,兼能绘事,写竹尤妙。有《补山堂诗集》、《些庵杂著》。
维基
郭都贤(1599年—1672年),字天门,庵号些庵,又号顽石道人,湖广桃江三堂街合水桥人,天启壬戌进士。历任吏部稽勋司、验封司、考功司主事、文选司员外郎、四川参议、江西学政、江西巡抚等,为官有贤声,曾提拔史可法、洪承畴。清兵入关后出家,暗中抗清。工诗文、书法、绘画,善于画松、兰、竹。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中秀才,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进士。三年授行人,丁忧归。六年复除原职,七年,分校顺天府乡试,录取史可法等六人。崇祯三年(1630年)升吏部稽勋司主事,郭都贤在吏部为官时,洪承畴被弹劾而罢免,郭都贤极力为洪承畴辩诬,要起用洪承畴。洪承畴视郭都贤为恩师。崇祯十年(1637年)起补四川参议,改江西,十四年升江西副使,分守岭北道,十五年(1642年)升广东督粮道参政,十六年出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当时张献忠已入境内,敌兵充斥。都贤昼夜日夜修理防禦工事,并把所有幕僚的薪资都捐献给军队。左良玉驻兵九江,军纪败坏,抢劫百姓,于是郭都贤命左良玉离开,自己募兵抵抗张献忠。当时有人阻挠他,于是他辞官隐居庐山。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时,郭都贤一度绝食,但没死,史可法在扬州开府抗清,要封郭都贤,郭都贤不答应。清顺治三年(1646年)出家,入桃江浮邱观为道士,一说为僧。组织了浮邱山“三千道士下洞庭”的抗清活动,即「洞庭举事案」。桂王在肇庆即位,是为永历帝,以兵部尚书一职召郭都贤,而郭都贤已出家,法号祯石。
金溁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金溁,字若千,号瀔如,晚号不波道人,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浙江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都察院观政,本年授莆田县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9—1655 【介绍】: 明僧。苏州府吴县人,字素华。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之。晚称藕益老人,别号八不道人。十二岁读儒书,辟释老。年十七,阅袾宏《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始不攻佛。二十四岁,慕曹溪德清,苦路远不能往从,乃依其弟子雪岭出家,入径山参修。后见正法衰替,戒律不明,决意弘律。曾遍阅律藏三次,讲说大小乘律藏并作疏释。继迁九华,探究天台、贤首、慈恩之教。晚居灵峰,修念佛法门,弘扬净土。与莲池、紫柏、憨山并称明代四大高僧。后世尊为净土第九祖。有《教观纲宗》、《阿弥陀经要解》等。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七
释智旭,字素华,晚称藕益老人,姓钟氏,吴人也。父岐仲,持大悲咒十年。母金氏,梦大士抱儿授之,遂生子。旭七岁闻父训,甘蔬食,不逐腥膻。年十二就傅读书,日聆师说,即以圣学自任,作《辟佛论》数十篇,复进酒肉。弱冠,阅莲池《自知录叙》及《竹窗随笔》,乃取所著论焚之。年二十,诠《论语》至“天下归仁”,不能下笔,废寝食者累日。是岁,居父丧,读《地藏本愿经》动出世心,日诵佛名,尽焚所为文,郁郁三载。听一法师讲《首楞严经》,至空生大觉,忽疑何故有此大觉致为空界张本,闷绝无措,因于佛前发愿舍身。后梦礼憨山,涕泣言:“自恨缘悭,相见大晚。”憨山云:“此是苦果,应知苦因。”语未竟,遽请曰:“弟子志求上乘,不愿闻四谛法。”憨山云:“且喜居士有向上志。”时憨山在曹溪,不能往从,乃从其徒雪岭剃度。明天启二年也。寻往云栖,听古德法师讲《唯识论》,疑与《首楞严》宗旨不合,问古德云:“性相二宗,不许和会,心窃怪之,佛法岂有二耶?”遂入径山坐禅。明年,精进益深,觉身心世界,忽然消殒,从此性相二宗,一时透彻。又明年,受比丘、菩萨戒,遍阅律藏。未几母病,刲股和药,卒不能救。既葬,掩关于吴江。疾甚,乃一意求生净土。及疾少閒,结坛持往生净土咒七日,说偈云:“稽首无量寿,拔业障根本。观世音势至,诲众菩萨僧。我迷本智光,妄堕轮回苦。旷劫不暂停,无救无归趣。劣得此人身,仍遭劫浊乱。虽获预僧伦,未入法流水。目击法轮坏,欲挽力未能。良由无始世,不植胜善根。今以决定心,求生极乐土。乘我本愿船,广度沈沦众。我若不往生,不能满所愿。是故于娑婆,毕定应舍离。犹如被溺人,先求疾到岸。乃以方便力,悉拯暴流人。我以至诚心,深心迥向心。然臂香三炷,结一七净坛。专持往生咒,唯除食睡时。以此功德力,求决生安养。我若退初心,不向西方者。宁即堕泥犁,令疾生改悔。誓不恋人天,及以无为处。折伏使不退,摄受令增长。”独居二年,足不踰阈,既而度南海,觐洛伽山,还住龙居。慨律学坠废,多缘讹误,以弘律自任。既述《毗尼集要》,儗注《梵网》,爇香告佛,以决所宗,拈得天台,于是究心台部。已而居九华华严,述《梵网合注》。旭律仪虽精,每念躬行未逮,不敢为范,因于佛前枚卜,自和尚以次退居,菩萨沙弥、优婆塞应居何地位?卒得菩萨沙弥,遂终身不为人授戒。其后,历温陵、漳州、石城、晟溪、长水、新安,而归于灵峰。生平撰述都四十馀种,其著者有《首楞严玄义》、《法华文句会义》、《楞伽义疏》、《唯谶心要》,而《弥陀要解》提持净土,尤为简切,今有《净信堂集》行世,可见一班。当时禅者多目净土为权教,遇念佛人必令参究谁字。旭独谓持名一法,即是圆顿心宗。有卓左车者,尝设四问:“如何是念佛门中向上一路?如何得离四句绝百非?如何是念佛人最后极则?如何是淆讹脑后一锤?”旭答之曰:“向上一着,非禅非净,即禅即净,才言参究,已是曲为下根。果大丈夫,自应谛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设一念与佛有隔,不名念佛三昧。若念念与佛无间,何劳更问阿谁。净土极则事,无念外之佛为念所念,念 无佛外之念能念于佛,正下手时,便不落四句百非,通身毕露。但见阿弥陀佛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但生西方极乐一佛国土,即生十方诸佛净土,此是向上一路。若设现前弥陀,别言自性弥陀,舍西方净土,别言唯心净土,此是淆讹公案。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此是脑后一锤。但能深信此门,依信起愿,依愿起行,则念念流出无量如来,遍坐十方微尘国土,转大法轮,照耀古今,震警大千,皆己性中事,岂待外求?”清顺治十年冬有疾,命弟子曰:“阇维后,屑骨和粉,施诸水中。”明年正月二十一日示寂,后二年将就阇维,启龛发长覆耳,面如生,牙齿不坏。门人不忍从遗言,收骨塔于灵峰。年五十七,腊三十四。其别众偈曰:“生平过失深重,犹幸颇知内讼。浑身瑕玷如芒,犹幸不敢覆藏。藉此惭愧种子,方堪寄想乐邦。以兹真言苦语,兼欲告诫诸方。不必学他口中,澜翻五宗八教。且先学他一点,朴朴实实心肠。”尝集僧十五人,结净社以三年为期,日三时诵佛名,回向净土,二时止静,研究诸大乘经。其生平行事,多实践云。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六
崇祯辛巳。道人题探梅六言诗人莫会意。王翃曰。道人起句。谓舟轻则速。十里之行等五里。雪霁而残。一山所积止半山耳。卟书王子可与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