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4,分9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一切如来入三昧耶遍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三昧力明妃
一百八遍
一遍
九遍知
十一遍使
十一遍行惑
周遍含容观十门
十遍处定
遍依圆三性
五遍行
六七能遍计
六字名号一遍法
正遍智
正遍知海
佛类词典
一切遍智印一切如来入三昧耶遍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三昧力明妃
一百八遍
一遍
九遍知
十一遍使
十一遍行惑
周遍含容观十门
十遍处定
遍依圆三性
五遍行
六七能遍计
六字名号一遍法
正遍智
正遍知海
一切遍智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谓三角形也。是为火形,以智火烧烦恼之意。大日经疏五曰:「于大日如来上,画作一切遍智印,作三角形,其锐向下,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华上,即是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也,亦名诸佛心印也。三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德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
(印相)谓三角形也。是为火形,以智火烧烦恼之意。大日经疏五曰:「于大日如来上,画作一切遍智印,作三角形,其锐向下,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华上,即是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也,亦名诸佛心印也。三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德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
一切如来入三昧耶遍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三昧力明妃
【佛学大辞典】
(真言)入佛三昧耶真言之德名也。
(真言)入佛三昧耶真言之德名也。
一百八遍
【佛学大辞典】
(杂语)念佛之遍数一百八也。一百八本为烦恼之数量。为对治此烦恼。故贯数珠一百八颗。为一百八遍之念佛。百八之晓钟,亦此意也。(参见:烦恼)下。
(杂语)念佛之遍数一百八也。一百八本为烦恼之数量。为对治此烦恼。故贯数珠一百八颗。为一百八遍之念佛。百八之晓钟,亦此意也。(参见:烦恼)下。
一遍
【佛学大辞典】
(杂语)诵一度佛名及经文也。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曰:「若读诵此陀罗尼一遍,如上等事,悉得随意。」南岳愿文曰:「讲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遍。」【又】(人名)日本时宗之开祖。名智真。号一遍。
(杂语)诵一度佛名及经文也。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曰:「若读诵此陀罗尼一遍,如上等事,悉得随意。」南岳愿文曰:「讲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遍。」【又】(人名)日本时宗之开祖。名智真。号一遍。
九遍知
【佛学大辞典】
(名数)见修无学之三道中,特于见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建立九种之区别也。盖遍知为于四谛之境周遍知之之意。虽以智为其性,然今非称智为遍知。乃以因此遍知而断烦恼之故,于果附以因之名,名断为遍知。所谓断遍知是也。俱舍论光记二十一云:「断遍知,谓诸断择灭为体。遍知是智,即是断因。断是智果,体非遍知。而是名遍知者,此于果上假立因名。」即其意也。九者,三界系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立六,所馀三界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三,是也。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有六种者,于欲界系苦集二部之所断,立一遍知。又于灭道二部之所断各立一遍知。故欲界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合有三遍知。又色无色二界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亦与欲界同,有见苦集与见灭及见道等之三遍知。总之如是三界见谛所断法之断,有六种遍知。其馀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有三种者,于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是五顺下分结尽遍知也。于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是色爱尽遍知也。于无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一切结永尽遍知也。总之如是三界修道所断法之断,有三种遍知。见修合而成九遍知。但修道所断法之断,于色无色二界,别各立一遍知。见道所断合之各不别立,其故,以修所断为对治不同也。其中见断法断之六种遍知,为忍之果。修断法断之三种,为智之果。一一之断,不别立遍知,唯于如是九位建立之者。总由于有四缘。所谓见断六忍之果,由于具得无漏离系得与缺有顶及灭双因之三缘,故特立遍知之名。得无漏之离系得者,无漏道所断,必有离系得。是简有漏断。缺有顶者,言亦断有顶地之惑。灭双因者,言灭自部之同类因及他部之遍行因。由是异生之位,有灭双因者,而无无漏断之得,又以未缺有顶,故虽得断,亦不名为遍知。若圣位中,入于见谛,而苦类忍未现行以前,虽已得无漏断之得,而未缺有顶,未灭双因。至于苦类智集法忍之位,则虽缺有顶,而未灭双因,未灭见集所断之诸适行因,至于后之法智类智位,以诸所得之断,三缘具故,方得建立遍知。又修断三智之果,由于前三者外,别加越界缘,总具四缘,特立遍知之名。越界缘者,为越界之意,即断欲界并色无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时,具前三缘及越界缘之四缘,故各立一遍知。但于诸越界之位,皆必灭双因,而灭双因时,皆非越界,故于灭双因之外,别立越界缘也。又此遍知,无异生定成之理。诸圣者住于见道中,自初至集法忍之时,亦未成就之。至于集法智集类忍之时,唯成就一。至于集类智灭法忍之时,成就二。至于灭法智灭类忍之时,成就三。至于灭类智道法忍之时,成就四。至于道法智道类忍之时,成就五。又住于修道之位,而未得离欲界之染,及离欲退者,成就六。又全离欲,而色爱未尽,或先离欲而从道类智末起色尽之胜果道以前,唯成就顺下分尽遍知之一。又有色爱者从色爱永尽,又先离色者从起色尽道,至于未全离无色爱以前,成就顺下分尽与色爱尽之二。住于无学位者,唯成就一切结永尽之一。见大毗婆沙论百八十六,俱舍论二十一,顺正论五十八,瑜伽师地论五十七等。
(名数)见修无学之三道中,特于见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建立九种之区别也。盖遍知为于四谛之境周遍知之之意。虽以智为其性,然今非称智为遍知。乃以因此遍知而断烦恼之故,于果附以因之名,名断为遍知。所谓断遍知是也。俱舍论光记二十一云:「断遍知,谓诸断择灭为体。遍知是智,即是断因。断是智果,体非遍知。而是名遍知者,此于果上假立因名。」即其意也。九者,三界系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立六,所馀三界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三,是也。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有六种者,于欲界系苦集二部之所断,立一遍知。又于灭道二部之所断各立一遍知。故欲界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合有三遍知。又色无色二界见谛所断烦恼等之断,亦与欲界同,有见苦集与见灭及见道等之三遍知。总之如是三界见谛所断法之断,有六种遍知。其馀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有三种者,于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是五顺下分结尽遍知也。于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是色爱尽遍知也。于无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之断,立一遍知。即一切结永尽遍知也。总之如是三界修道所断法之断,有三种遍知。见修合而成九遍知。但修道所断法之断,于色无色二界,别各立一遍知。见道所断合之各不别立,其故,以修所断为对治不同也。其中见断法断之六种遍知,为忍之果。修断法断之三种,为智之果。一一之断,不别立遍知,唯于如是九位建立之者。总由于有四缘。所谓见断六忍之果,由于具得无漏离系得与缺有顶及灭双因之三缘,故特立遍知之名。得无漏之离系得者,无漏道所断,必有离系得。是简有漏断。缺有顶者,言亦断有顶地之惑。灭双因者,言灭自部之同类因及他部之遍行因。由是异生之位,有灭双因者,而无无漏断之得,又以未缺有顶,故虽得断,亦不名为遍知。若圣位中,入于见谛,而苦类忍未现行以前,虽已得无漏断之得,而未缺有顶,未灭双因。至于苦类智集法忍之位,则虽缺有顶,而未灭双因,未灭见集所断之诸适行因,至于后之法智类智位,以诸所得之断,三缘具故,方得建立遍知。又修断三智之果,由于前三者外,别加越界缘,总具四缘,特立遍知之名。越界缘者,为越界之意,即断欲界并色无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时,具前三缘及越界缘之四缘,故各立一遍知。但于诸越界之位,皆必灭双因,而灭双因时,皆非越界,故于灭双因之外,别立越界缘也。又此遍知,无异生定成之理。诸圣者住于见道中,自初至集法忍之时,亦未成就之。至于集法智集类忍之时,唯成就一。至于集类智灭法忍之时,成就二。至于灭法智灭类忍之时,成就三。至于灭类智道法忍之时,成就四。至于道法智道类忍之时,成就五。又住于修道之位,而未得离欲界之染,及离欲退者,成就六。又全离欲,而色爱未尽,或先离欲而从道类智末起色尽之胜果道以前,唯成就顺下分尽遍知之一。又有色爱者从色爱永尽,又先离色者从起色尽道,至于未全离无色爱以前,成就顺下分尽与色爱尽之二。住于无学位者,唯成就一切结永尽之一。见大毗婆沙论百八十六,俱舍论二十一,顺正论五十八,瑜伽师地论五十七等。
十一遍使
【佛学大辞典】
(名数)遍行因之惑,七(参见:二疑二无明也。见六因)
【佛学常见辞汇】
即七见二疑二无明。七见是邪见、我见、常见、断见、戒盗见、果盗见、疑见;二疑是疑事、疑理;二无明是根本无明、枝末无明。
(名数)遍行因之惑,七(参见:二疑二无明也。见六因)
【佛学常见辞汇】
即七见二疑二无明。七见是邪见、我见、常见、断见、戒盗见、果盗见、疑见;二疑是疑事、疑理;二无明是根本无明、枝末无明。
十一遍行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十一遍使同。
【佛学常见辞汇】
与十一遍使同。
(名数)与十一遍使同。
【佛学常见辞汇】
与十一遍使同。
周遍含容观十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华严宗所立五观中之第五,周遍含容观立十门:一、理如事门,是与上事理无碍中第七真理即事门同。二、事如理门,是与第八法法即理门同。三、事含理事门,谓诸事法与理无异。故存本一事而能广容。如一微尘共相不大,而能容摄无边法界,由刹等诸法,既不离法界,故俱在一尘中而现,如一尘一切法,亦尔。四、通局无碍门,事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令此事法不离一处即全遍十方一切尘内,由非异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即近即远即住无障无碍。五、广狭无碍门,非一即非异,故不坏一尘而能容十方刹海。由非异即非一故,广容十方法界而微尘不大,是则一尘之事,即广即狭,即大即小,无障无碍。六、遍容无碍门,此一尘望于一切,由普遍即广容,故遍,在一切中即复摄一切诸法全住自中。又由广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尘还即遍在自内一切差别法中,是故此尘自遍他时,即他遍自,能容能入,无障无碍。七、摄入无碍门,彼一切望于一法,以入他即是摄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时,即令彼一还复在自一切之中,同时无碍,又由摄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时,还使一切恒在一内,同时无碍。八、交涉无碍门,一法望一切,有摄有入,通有四句,谓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一摄一,一入一,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碍。九、相在无碍门,一切望一,亦有四句,谓摄一入一,摄一切入一,摄一入一切,摄一切入一切,交参无碍。十、普融无碍门,一切及一,皆同时更互相望,一一具前两重四句,普融无碍。前九门之文,以不顿显,故此摄同使一刹那,既总别同时,则重重无尽也。出注法界观。
(名数)华严宗所立五观中之第五,周遍含容观立十门:一、理如事门,是与上事理无碍中第七真理即事门同。二、事如理门,是与第八法法即理门同。三、事含理事门,谓诸事法与理无异。故存本一事而能广容。如一微尘共相不大,而能容摄无边法界,由刹等诸法,既不离法界,故俱在一尘中而现,如一尘一切法,亦尔。四、通局无碍门,事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令此事法不离一处即全遍十方一切尘内,由非异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即近即远即住无障无碍。五、广狭无碍门,非一即非异,故不坏一尘而能容十方刹海。由非异即非一故,广容十方法界而微尘不大,是则一尘之事,即广即狭,即大即小,无障无碍。六、遍容无碍门,此一尘望于一切,由普遍即广容,故遍,在一切中即复摄一切诸法全住自中。又由广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尘还即遍在自内一切差别法中,是故此尘自遍他时,即他遍自,能容能入,无障无碍。七、摄入无碍门,彼一切望于一法,以入他即是摄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时,即令彼一还复在自一切之中,同时无碍,又由摄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时,还使一切恒在一内,同时无碍。八、交涉无碍门,一法望一切,有摄有入,通有四句,谓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一摄一,一入一,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碍。九、相在无碍门,一切望一,亦有四句,谓摄一入一,摄一切入一,摄一入一切,摄一切入一切,交参无碍。十、普融无碍门,一切及一,皆同时更互相望,一一具前两重四句,普融无碍。前九门之文,以不顿显,故此摄同使一刹那,既总别同时,则重重无尽也。出注法界观。
十遍处定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十一切处同。(参见:八背舍)
【佛学常见辞汇】
与十一切处同。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智度论云:八背舍为初门,八胜处为中行,遍一切处为成就。谓三种观具足,禅体始得成就。此定谓之遍一切处者,从所观境遍满得名也。(八背舍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三净背舍身作證、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无所有处背舍、七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八灭受想背舍也。八胜处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五青胜处、六黄胜处、七赤胜处、八白胜处也。)
〔一、青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青色,使遍一切处皆青,故名青遍一切处定。
〔二、黄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黄色,使遍一切处皆黄,故名黄遍一切处定。
〔三、赤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赤色,使遍一切处皆赤,故名赤遍一切处定。
〔四、白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白色,使遍一切处皆白,故名白遍一切处定。
〔五、地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地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地遍一切处定。
〔六、水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水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水遍一切处定。
〔七、火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火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火遍一切处定。
〔八、风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风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风遍一切处定。
〔九、空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空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空遍一切处定。
〔十、识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识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识遍一切处定。
(名数)与十一切处同。(参见:八背舍)
【佛学常见辞汇】
与十一切处同。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智度论云:八背舍为初门,八胜处为中行,遍一切处为成就。谓三种观具足,禅体始得成就。此定谓之遍一切处者,从所观境遍满得名也。(八背舍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三净背舍身作證、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无所有处背舍、七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八灭受想背舍也。八胜处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五青胜处、六黄胜处、七赤胜处、八白胜处也。)
〔一、青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青色,使遍一切处皆青,故名青遍一切处定。
〔二、黄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黄色,使遍一切处皆黄,故名黄遍一切处定。
〔三、赤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赤色,使遍一切处皆赤,故名赤遍一切处定。
〔四、白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白色,使遍一切处皆白,故名白遍一切处定。
〔五、地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地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地遍一切处定。
〔六、水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水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水遍一切处定。
〔七、火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火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火遍一切处定。
〔八、风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风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风遍一切处定。
〔九、空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空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空遍一切处定。
〔十、识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识色,使一切处无不周遍,故名识遍一切处定。
遍依圆三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遍计所执性,由凡夫之妄执认为实物者。凡夫之妄情。遍计度一切法,故曰遍计。为此遍计之妄情所迷执者,谓之所执性,例如见绳而误以为蛇。非有蛇之实体。但妄情迷执为蛇耳。是曰遍计所执性,吾人于内外认实我执实法亦如此。有为之万法,为因缘假和合之法,无一实我,无一实法,但自妄情计度而迷执为我为法,因而指实我实法。谓之遍计所执性。是但由妄情而存,不能离妄情而有者。二、依他起性,依因缘而生之一切万法是也。他指因缘,以阿赖耶识之种子为第一之因。藉其他种种之助缘而生者。是离忘妄情用而自存也。例如绳自麻等之因缘而生者。三、圆成实性,圆满成就之真实性也。亦曰法性,亦曰真如。是一切有为法体性也,恰如绳之实性为麻。此有二义。谓此法性随缘,为依他起性者,为实大乘之义。谓此法性为所依,而依他起性成立者,为权大乘之义。然而此三性中遍计所执性为妄有,依他起性为假有,圆成实性为实有。又遍计所执性为实无,依他起性为似有,圆成实性为真有。此三性于别事上亦在,于一事上亦具。龟毛兔角及过未之法,认为实者,为遍计所执性。如于百法之中差别前九十四法为依他起性,后六无为为圆成实性,是别事上之三性也。又举一花以妄情迷执为实之花,花之相,是遍计所执性也。自因缘而生,假现花之相,是依他起性也。花之实体,是圆成实性也。如此分别之。则诸法各各于一事上具三性。说见唯识论八,百法问答抄四。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三性)
(术语)一、遍计所执性,由凡夫之妄执认为实物者。凡夫之妄情。遍计度一切法,故曰遍计。为此遍计之妄情所迷执者,谓之所执性,例如见绳而误以为蛇。非有蛇之实体。但妄情迷执为蛇耳。是曰遍计所执性,吾人于内外认实我执实法亦如此。有为之万法,为因缘假和合之法,无一实我,无一实法,但自妄情计度而迷执为我为法,因而指实我实法。谓之遍计所执性。是但由妄情而存,不能离妄情而有者。二、依他起性,依因缘而生之一切万法是也。他指因缘,以阿赖耶识之种子为第一之因。藉其他种种之助缘而生者。是离忘妄情用而自存也。例如绳自麻等之因缘而生者。三、圆成实性,圆满成就之真实性也。亦曰法性,亦曰真如。是一切有为法体性也,恰如绳之实性为麻。此有二义。谓此法性随缘,为依他起性者,为实大乘之义。谓此法性为所依,而依他起性成立者,为权大乘之义。然而此三性中遍计所执性为妄有,依他起性为假有,圆成实性为实有。又遍计所执性为实无,依他起性为似有,圆成实性为真有。此三性于别事上亦在,于一事上亦具。龟毛兔角及过未之法,认为实者,为遍计所执性。如于百法之中差别前九十四法为依他起性,后六无为为圆成实性,是别事上之三性也。又举一花以妄情迷执为实之花,花之相,是遍计所执性也。自因缘而生,假现花之相,是依他起性也。花之实体,是圆成实性也。如此分别之。则诸法各各于一事上具三性。说见唯识论八,百法问答抄四。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三性)
三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善恶无记之三。遍依圆之三。
【佛学常见辞汇】
1。唯识宗把宇宙万法分为三种性质,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名遍计所执性;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靠众缘俱备,然后乃生,名依他起性;诸法的本体,名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满十方,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之性,名圆成实性。此中遍计为妄有,依他为假有,圆成为实有。2。善性、恶性、无记性。善性是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益处者,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的善根是;恶性是于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害处者,如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一切的恶业是;无记性是非善非恶,不可记别之法。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心法,分别有三种性,谓善性、恶性、无记性。
一、善性 与一切善法相应曰善性。
二、恶性 与一切恶法相应曰恶性。
三、无记性 不记善,不记恶,故谓之无记性。又分为二:
一、有覆无记 为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故谓之有覆。不感苦果时所受之恶性,故谓之无记。又名染无记,如俱生之我见是也。
二、无覆无记 离惑障之无记法也,又名净无记。依宿世之业力,感五蕴之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如一切之果报是也。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善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间、出世间不同。世间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间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众善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善性。(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四弘者,即四弘誓愿也。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恶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恶法之性也。五逆、十恶等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恶性。(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恶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三、无记性〕,谓第六识所具一切不善不恶之性也。亦不属善,亦不属恶,初无记忆,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无记性。
(名数)善恶无记之三。遍依圆之三。
【佛学常见辞汇】
1。唯识宗把宇宙万法分为三种性质,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名遍计所执性;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靠众缘俱备,然后乃生,名依他起性;诸法的本体,名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满十方,具有圆满成就真实之性,名圆成实性。此中遍计为妄有,依他为假有,圆成为实有。2。善性、恶性、无记性。善性是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益处者,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的善根是;恶性是于现世及来世对自他都有害处者,如贪等恶心及恶心所起一切的恶业是;无记性是非善非恶,不可记别之法。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心法,分别有三种性,谓善性、恶性、无记性。
一、善性 与一切善法相应曰善性。
二、恶性 与一切恶法相应曰恶性。
三、无记性 不记善,不记恶,故谓之无记性。又分为二:
一、有覆无记 为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故谓之有覆。不感苦果时所受之恶性,故谓之无记。又名染无记,如俱生之我见是也。
二、无覆无记 离惑障之无记法也,又名净无记。依宿世之业力,感五蕴之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如一切之果报是也。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善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间、出世间不同。世间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间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众善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善性。(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四弘者,即四弘誓愿也。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二、恶性〕,谓第六识所起一切恶法之性也。五逆、十恶等法,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恶性。(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恶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也。)
〔三、无记性〕,谓第六识所具一切不善不恶之性也。亦不属善,亦不属恶,初无记忆,皆由意根所缘,生成法则,故名无记性。
五遍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周遍于一切心王心所而相应之五种心所也。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成唯识论第三曰:「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遍行心所摄故。」又第五曰:「复以四一切辨五差别,谓一切性及地时俱,五中,遍行具四一切。」即是。此中具四一切者,此作意等五心所,遍于善等三性而起,故云一切性;遍于三界九地或有寻等三地而起,故云一切地;一切有心皆有,或自无始不断,或缘一切之境,故云一切时;定俱生,故云一切俱。此五心所外,无一具如是四一切者,故唯立此五者而名为遍行。但萨婆多部合此五者及五别境(欲、慧、念、胜解、三摩地),立十心所而名为大地法。又出于瑜伽师地论第三等。
(名数)周遍于一切心王心所而相应之五种心所也。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成唯识论第三曰:「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遍行心所摄故。」又第五曰:「复以四一切辨五差别,谓一切性及地时俱,五中,遍行具四一切。」即是。此中具四一切者,此作意等五心所,遍于善等三性而起,故云一切性;遍于三界九地或有寻等三地而起,故云一切地;一切有心皆有,或自无始不断,或缘一切之境,故云一切时;定俱生,故云一切俱。此五心所外,无一具如是四一切者,故唯立此五者而名为遍行。但萨婆多部合此五者及五别境(欲、慧、念、胜解、三摩地),立十心所而名为大地法。又出于瑜伽师地论第三等。
六七能遍计
【佛学大辞典】
(术语)唯识宗谓识中第七识,缘第八识之见分,而起我执,第六识对一切之法境,于我法起执。其他前五识及第八识,无我法二执,无能遍计之义云。护法之说也。
(术语)唯识宗谓识中第七识,缘第八识之见分,而起我执,第六识对一切之法境,于我法起执。其他前五识及第八识,无我法二执,无能遍计之义云。护法之说也。
六字名号一遍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日本时宗之开祖一遍上人智真自熊野权现托宣而为偈颂曰:「六字名号一遍法,十界依正一遍体,万行离念一遍證,人中上上妙好华。」文意:「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一遍之法也(周遍法界之一如之法,一遍之称名具万德之法也)。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十界依报之功德,一遍无二之体性也。依斯一遍之法,万行悉离念,而證悟于一遍,是人中上上妙好华也。」取此偈颂四句首字劝化诸人之念佛札记,为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六十万人。(参见:智真)
(术语)日本时宗之开祖一遍上人智真自熊野权现托宣而为偈颂曰:「六字名号一遍法,十界依正一遍体,万行离念一遍證,人中上上妙好华。」文意:「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一遍之法也(周遍法界之一如之法,一遍之称名具万德之法也)。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十界依报之功德,一遍无二之体性也。依斯一遍之法,万行悉离念,而證悟于一遍,是人中上上妙好华也。」取此偈颂四句首字劝化诸人之念佛札记,为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六十万人。(参见:智真)
正遍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与正遍觉同。一译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也。智度论二曰:「云何名三藐三佛陀,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言正遍知一切法。」涅槃经十八曰:「云何正遍知,正名不颠倒,遍知者于四颠倒无不通达。」大乘义章二十曰:「正遍知者明其解圆明。」又,梵语三藐三菩提,一译正遍知。注维摩经一曰:「肇曰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正遍知,即真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是佛十号之一。
(术语)梵语与正遍觉同。一译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也。智度论二曰:「云何名三藐三佛陀,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言正遍知一切法。」涅槃经十八曰:「云何正遍知,正名不颠倒,遍知者于四颠倒无不通达。」大乘义章二十曰:「正遍知者明其解圆明。」又,梵语三藐三菩提,一译正遍知。注维摩经一曰:「肇曰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正遍知,即真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是佛十号之一。
正遍知海
【佛学大辞典】
(譬喻)佛之正遍知,深广而不可测量,故譬之于海。观无量寿经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往生论注上曰:「正遍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法界无相,故诸佛无知也,以无知故无不知也,无知而知者是正遍知也。是知深广,不可测量,故譬海也。」观经妙宗钞上曰:「三智融妙名正遍知,无量甚深故喻如海。」
(譬喻)佛之正遍知,深广而不可测量,故譬之于海。观无量寿经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往生论注上曰:「正遍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法界无相,故诸佛无知也,以无知故无不知也,无知而知者是正遍知也。是知深广,不可测量,故譬海也。」观经妙宗钞上曰:「三智融妙名正遍知,无量甚深故喻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