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简介
燕孝王(?-前255年),名遇。在前257年燕武成王死后继位,立姬喜为太子,在位三年而卒。
耿晔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扶风茂陵人,字季遇。耿恭孙。顺帝初,为乌桓校尉。鲜卑寇边,杀代郡太守。晔率兵击破之,鲜卑数万人降,威震北方。迁度辽将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魏弘农人,字季直。质讷好学。汉献帝建安初,举孝廉,稍迁黄门侍郎。入魏,迁侍中,明帝时为大司农。尝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又言为学苦无日,“当以三馀”,即“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作《老子注》。
全三国文·卷二十六
遇字季直,弘农人。建安初举孝廉,稍迁黄门侍郎,后转冗散。黄初中出为郡守。明帝时历侍中大司农。有《周易注》十卷,《春秋左氏传章句》三十卷,《老子训注》二卷。

人物简介

全晋文
法遇师事道安,襄阳陷,避地江陵之长沙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不知何许人。少俊逸博学。气压流辈。见安公乃屈伏。愿落发为弟子。义阳太守阮保。闻风钦慕。施遗相接。避地东下。止江陵寺讲授。众四百馀。一僧饮酒废夕讲。遇止罚不遣。安公闻之。以竹筒置杖。自封题以寄遇。遇开封见杖曰。此由饮酒僧也。领众不勤。远贻忧赐。即命维那。自罚行杖三下。内杖筒中。流涕自责。乃与慧远书曰。吾人暗短。不能率众。和尚虽在异域。犹垂忧念。吾罪无所逃。殁时年六十。
名僧传抄
(别传云昙遇。又别记云道遇也)。不知何处人也。少而慷慨。养索自居。邻豪妻之以女。郡守徵以为吏。皆不从。专慕大法。投释道安为师。既得沐浴玄化。咨诹昧理。执橾精恳。禁行无𮓪。钟摩顶之爱。留起予之赏。于是下帷就业。博究深经。义阳太守陈笛阮保。闻风钦悦。修书通好。信使往还。果有嚫遗。晋太元二年。寺荷本围襄阳。与昙微昙翼远惠等。下集江陵长沙等。法轮移轫。学徒云凑。听受之众。常四百人。有一僧。于寺饮酒。痴夕烧香。遇罚而不遣。安闻之。以竹筒封一荆子。手题寄遇。遇开封见杖。即曰。此由饮酒僧也。我训众不勤。远贻忧赐。令维那系磬聚众。以杖筒量香橙上。行香毕。出众前。向筒致化。化竟伏地。命维那行杖三下。内杖筒中起。又作垂泪呜咽。时境内道俗莫不叹息。既而与惠远书曰。吾不能率众。和上隔在异域。犹远垂忧。吾罪深矣。年六十一。卒于江陵(云云)。
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二
释法遇。不知何人。弱年好学笃志坟素。而任性誇诞谓傍若无人。后与安公相值忽然信伏遂投簪许道事安为师。既沐玄化悟解非常。折挫本心谦虚成德。义阳太守院保闻风钦慕。遥结善友修书通好。施遗相接。后襄阳被寇。遇乃避地东下。止江陵长沙寺。讲说众经。受业者四百馀人。时一僧饮酒废夕烧香。遇止罚而不遣。安公遥闻之。以竹筒盛一荆子。手自缄封。题以寄遇遇。开封见杖。即曰。此由饮酒僧也。我训领不勤远贻忧赐。即命维那鸣槌集众。以杖筒置香橙上。行香毕。遇乃起出众前。向筒致敬。于是伏地。命维那行杖三下内杖筒中。垂泪自责。时境内道俗莫不叹息。因之励业者甚众。既而与慧远书曰。吾人微闇短不能率众。和上虽隔在异域。犹远垂忧念。吾罪深矣。后卒于江陵春秋六十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东海人,字太玄。学兼内外,明天文河洛书。稍迁南阳中部都尉,为南海太守。后自称遇仙人阴君,授其道诀。葛洪、许迈皆曾从之学。女为洪妻。百余岁卒。道教奉以为仙。
杜遇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京兆人,字庆期。杜铨孙。以奉朝请起家,迁尚书起部郎中。尝窃官材瓦起立私宅,为人所鄙。后迁龙骧将军,出为河东太守。
王遇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冯翊人,羌族,字庆时,本名他恶。坐事被腐刑,为中散,累迁中曹给事中,右将军,爵富平子。孝文帝时累官华州刺史。坐谤议免官。宣武帝初拜光禄大夫。性工巧,凡陵庙殿庭,皆遇监作。又善趋奉,争荣利。卒官。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诗学指南》作李昌运。生平无考。《吟窗杂录》卷一四引正字王玄《诗中旨格》收其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5—709 【介绍】: 唐福州长乐人,字遇圣。冯长命子。幼袭安昌公,累迁文州司马,为酷吏所陷罢。起为荣州长史,迁宋州司马,曾假节廉察江南。历潞、湖二州长史,受诬贬饶州司马,未行,拜鄂州刺史。入为太子家令,知内外铸钱事。出为检校邢州刺史,有善政,玺书劳之。移睦州刺史,为群小所谮,累贬荣州司马。官至括州刺史,卒于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景佺。唐冀州武邑人,初名元方,后改现名。举明经第。累擢司刑丞,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治诏狱,时称遇徐、杜者生,遇来、侯者死。武周延载元年,以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季秋出梨花示宰相,以为祥,众贺之,景俭独以为草木黄落,而木复花,是渎阴阳,则天称其为真宰相。以事贬秦州刺史。圣历元年,复拜相。寻罢为秋官尚书,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常州人。肃宗至德间与弟俱为盗所执,将释一人,兄弟相让死,盗感而尽释之。
苏遇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三十
遇。穆宗朝官忠武军节度副使。检校尚书职方郎中兼御史中丞。敬宗立。除荆州刺史。入为左常侍。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一
遇。大中时守彭王府咨议参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7—888 【介绍】: 唐僧。幽州范阳人,俗姓阴。出家于燕北安集寺。宣宗大中四年,往五台山瞻礼。初诣华严寺,后至西台,结茅于秘魔岩,后创为僧宇,历十七年不下山。时人多奉事之。李克用在河东,颇申礼敬。卒于山。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
释常遇。俗姓阴。苑阳人也。出家于燕北安集寺。襟怀洒落道貌清奇。晦迹林泉避脱声利。大中四年杖锡离燕孤征朔雪。祁冱千里径涉五峰。诣华严寺菩萨堂瞩文殊睟容。施右手中指。沃以香膏爇以星焰。光腾半日怡颜宛然。次遍游圣境终始两期。其所睹祥瑞不可胜纪。后至西台遇古圣迹曰秘魔岩。乃文殊降龙之处也。遇稽首之际忽见轻云金光。烂烂骇目。渐分雉堞方势如城。咸曰金色世界也。化事毕复问其处。僧曰。是地古德尝止。国赠金光照大师。名节孤峻神异不测。载录图记人具尔瞻。遇悲喜交感久而不已。始结茅兹地涤虑澄神。入三摩呬多四十九日。鸟排华雨人萃香云扬袂抠衣归依若市。乃创兴佛庙僧宇。十有七年不下山顶。日以九会杂华五部等法。玩味精课不遗寸阴。觉圣力潜通道出凡境。事或礼问他见莫寻。士向庶归克念如圣。洎懿皇运末。遇易旧规。或拊掌大咍。或击石异语。类不轻之海记。同楚客之佯狂。及祸发中原寇盗交骋夷撤宫壶銮辂蒙尘。因省师言。其若合契矣。时属河东武皇遥向真德就山致信。迨文德元年夏四月。命宪州刺史马师素传意邀请遇曰。浮世之宠辱我何累哉。坚拒远徵确乎不拔。以其年七月十八日召门弟子曰。尔可检护戒足。好住馀生。吾与汝决矣言讫俨然蝉蜕。俗岁七十二。僧夏五十一。门人太文等哀恸哽绝。龙纪初祀四月十八日。阇维获设利罗凡数十粒。文公坚贮孝思旌建灵塔。衔哀出入投诣天府。武皇赗赠加等。文武崇烈及岚宪等州牧守。例刻清俸。俾助良因建乎坟塔。即以九月二十五日封窆基𡑞也。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阴氏。范阳人。少依蓟北之安集寺出家。大中四年。杖锡登五台。然右手中指于华严寺菩萨像前。优游两期。所睹祥瑞。不可胜纪。后造西台秘魔岩。大圣昔日降龙之地。见金色光明。势若雉堞。比今城郭。无异状。因以问所居之僧。僧曰。此所谓金色世界也。古有师德居之。朝廷褒锡其号。为金光照。遇闻而悲喜交怀。乃复结茅习静。住三摩呬多者。凡四十九日。檀信坌集。遂成兰若。如是十有七年。迹不下山。日惟玩味九会杂华等法。因之以證圣发通。语言动止。不可测识。逮懿宗末年。忽失常度。欢咍怒诟。荡无绳检。既而中原扰攘。銮辂迁播其先见故如此。时李克用。方以晋王据河东。向遇之德。遥致礼敬。文德元年。夏四月。命宪州刺史马师素。导意邀请。遇曰。我岂为浮世宠辱累哉。固辞不赴。七月十八日。集弟子。垂训而卒。寿七十二。腊五十一。龙纪元年。四月十八日。门人太文等。以天竺法。阇维之。获设利罗。别建塔以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