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7—300 【介绍】: 西晋河东闻喜人,字逸民。裴秀子。博学有远识,周弼称其为一时之杰。袭爵。征为太子中庶子,惠帝即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预诛杨骏,有功。累迁侍中。与贾后为姻亲,然护卫悯怀太子。与张华、贾模谋废太后未成。与赵王司马伦素有隙,及伦诛贾氏,頠亦被杀。善清言,时称“言谈之林薮”。曾奏修国学,刻石写经。疾时俗虚浮,不遵礼法,著《崇有论》。王衍之徒攻难交至,并莫能屈。
全晋文·卷三十三
祗字逸民,秀次子。咸宁中袭爵钜鹿郡公,太康初徵为太子中庶子,迁散骑常侍。惠帝即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累迁侍中,拜尚书,加光禄大夫,又迁尚书左仆射。永康元年所为赵王伦所诛。惠帝反正,追谥曰成。有集九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江西人,自号西江逸民。宣宗大中间在世。编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兄弟五人诗,为《窦氏联珠集》一卷。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一
藏言。江西人。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程浚,号紫阳逸民(《洞霄诗集》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黄岩人,字贯道,号菊山逸民。丁本从子。能诗。与戴复古友善。
全宋诗
丁石,字贯道,号菊山,黄岩(今属浙江)人。与戴复古友善(清光绪《黄岩县志》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东阳人,字叔章,号逸民。少工词赋,不事雕镂。尝问为学之要于葛洪、乔行简,晚从许复道游。所学以正心修己为先,行己之诚,与人有信。父丧,开门授徒,以养老母。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逸民,永康导江(今四川灌县东)人。初为僧,名绍祖,擅诗画,仿周纯而不及。事见《画继》卷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翥,字子翔,号咸聱子,又号铜陵逸民、桐竹君。仁宗庆历、皇祐间布衣,好植桐竹。有《桐谱》一卷。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九三○
陈翥,字子翔,号咸聱子,又号铜陵逸民,池州铜陵(今安徽铜陵)人,仁宗时布衣。闭户著书,虽家人,非时不见,时称「闭门先生」。好植桐竹,又号桐竹君。著有《桐谱》一卷(存)。见《桐谱》,《明一统志》卷一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稷山人,字知止,号安逸处士。师事种放。母死,负土成坟,徒跣终丧。隐嵩山,有诗名。吴遵路、石延年论其高节,诏赐粟帛。以寿终。
全宋诗
韩退,字知止,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师事种放。母死,负土成坟,徒跣终丧,去隐嵩山。赐号安逸处士。事见《宋史》卷四五七《高怿传》。
全宋文·卷四八○
韩退,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自号稷山逸民。师事种放。母死,负土成坟,徒跣终丧,去隐嵩山。吴遵路、石延年、孙抃等论其高节,嘉祐二年六月诏赐粟帛,号安逸处士。以寿终。《宋史》卷四五七《高怿传》有附传,又见《宋会要辑稿》崇儒六之二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9—1109 【介绍】: 宋华州人,一说阳翟人,字方叔,号济南。少孤贫,谒苏轼于黄州求教,轼称其文,与范祖禹荐于朝,不果。中年绝意仕进,定居颍昌。喜论古今治乱,哲宗元祐中上《忠谏书》、《忠厚论》、《兵鉴》于朝。有《济南集》、《德隅斋画品》等。
全宋诗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岩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为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岩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八四九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济南,又号太华逸民,华州(治今陕西华县)人。少以学问称乡里,谒苏轼于黄州,贽文求知,轼激赏之,谓其为「万人敌」。又闭门读书数年,再见轼,轼阅其所著,叹为「张耒、秦观之流」。乡举试礼部,轼典贡举,遗之,赋诗以自责。中年绝进取意。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著文数千篇,由其子裒辑为《济南集》,又称《月岩集》,又编正、续二集。另有《师友谈记》、《德隅堂画品》等。见陈恬《李方叔遗稿序》(《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五九),李之仪《月岩集序》(《永乐大典》卷二二五三七),《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國語辭典》:逸民  拼音:yì mín
节行超俗,遁世隐居的人。《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金。刘著 月夜泛舟诗:「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尧封作逸民。」
《漢語大詞典》:逸人
犹逸民。后汉书·赵岐传:“ 汉 有逸人,姓 赵 名 嘉 。有志无时,命也奈何!” 唐 高瑾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逸人谈发,仙御舟来。”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后汉书二·法雄传:“ 子真 ,在《逸人传》。逸人即逸民。 章怀 ( 李贤 )避讳,改为人字,后来追改,不及徧检,它传故或改或否耳。”
分類:逸民
《漢語大詞典》:佚民
逸民。旧时称遁世隐居的人。《韩诗外传》卷二:“ 舜 不穷其民, 造父 不极其马,是以 舜 无佚民, 造父 无佚马。”汉书·梅福传:“隐士不显,佚民不举。” 颜师古 注:“‘佚’与‘逸’同。” 清 魏源 《〈圣武记〉叙》:“无一政能申军法,则佚民玩;无一材堪充军吏,则敖民狂。”
《漢語大詞典》:谷音
书名。二卷。 元 杜本 编。录 宋 末逸民三十人诗一百零一首,系以小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八:“是集所録,古直悲凉,风格遒上,无 宋 末江湖齷齪之习,其人又皆守节仗义之士,足為诗重。”后用以指气节之士的作品。 清 杨锺羲 《乙庵七十双寿》诗:“夙昔怀京輦,清歌託谷音。” 谢无量 《春日寄怀马一浮》诗:“咏浴澄 沂 志,随薌吐谷音。”
《国语辞典》:裴頠  拼音:péi wěi
人名。(西元267~300)字逸民,晋河东闻喜人。弘雅有远识,惠帝时为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因诛杨骏有功,封武昌侯。奏修国学,刻石写经,累迁《尚书》,为赵王伦所害,追谥成。因患时俗虚浮,尝著《崇有论》以解其蔽。
《国语辞典》:郑樵(郑樵)  拼音:zhèng qiáo
人名。(西元1104~1162)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宋莆田人。官至枢密院编修官,好为考證之学,著有《通志》二百卷,学者称为「夹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