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宿住随念智證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俱舍所说六通之一。随意知宿昔住世之通力也。
宿命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神通之一。俱舍论云:宿住随念智證通,自在知宿世生命行事之通力也。(参见:通)
【佛学常见辞汇】
能知过去世生命与做过什么事情的神通,为六神通之一。
【三藏法数】
宿命通者,谓于自身、他身,多生所行之事,悉能知也。
【三藏法数】
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作用自在无碍,谓之通。佛、菩萨、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神通等是也。璎珞经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作用无壅,名之为通。」此有三种之别: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皆有五种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果报而自然感得者。二修得通力,三乘圣者修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而现得五通者。三变化通力,三乘圣者以神通力变现种种者。见华严大疏三。
【佛学常见辞汇】
作用自在无碍的意思,指通力、神通。通有三种,即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都有五种的神通,乃至鬼神也有小神通,这些神通都是依靠果报而自然感得;二、修得通力,三乘圣人修习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也能得五通;三、变化通力,三乘圣人以神通的力量变现种种的境界事物。
宿命智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通中之宿命通也,能知宿命之事,故云智,智力自在无碍,故云通。
【佛学常见辞汇】
即六通中之宿命通。能知宿世的事为智,智力自在无碍为通。
宿命智通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十八愿之第五。使往生之人天,皆得宿命智之誓愿也。
曼荼罗通三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大四曼三密如其次第,配于体相用之三大,是常规也,然依秘藏记,则四曼各通三大。秘藏记末曰:「曼荼罗,谓三密圆满具足之义也。」是以三密之用大为曼荼罗也。又同末曰:「问秘密藏以何为体相用?答:以曼荼罗为体。」是以曼荼罗为体也。以其四曼为相大则处处释之不用引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作用自在无碍,谓之通。佛、菩萨、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神通等是也。璎珞经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作用无壅,名之为通。」此有三种之别: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皆有五种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果报而自然感得者。二修得通力,三乘圣者修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而现得五通者。三变化通力,三乘圣者以神通力变现种种者。见华严大疏三。
【佛学常见辞汇】
作用自在无碍的意思,指通力、神通。通有三种,即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都有五种的神通,乃至鬼神也有小神通,这些神通都是依靠果报而自然感得;二、修得通力,三乘圣人修习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也能得五通;三、变化通力,三乘圣人以神通的力量变现种种的境界事物。
通力
【佛学大辞典】
(术语)神通或业通之力用也。佛菩萨及外道仙人所得为神通,有五通六通之别,鬼神狐狸等所得为业通,以彼依业力所得故也。有三通力。(参见:通)
【佛学常见辞汇】
神通或业通的力量。佛菩萨与外道仙人所得的是神通,有五通六通之别,鬼神及狐狸所得的是业通,因鬼神与狐狸是靠他们自己的业力而得,有三通力。
【三藏法数】
通力者,即诸佛神通之力也。谓诸众生,中阴识神,往于他界受生之时,以由业力所持,速疾而去,即生彼处。虽诸佛神通之力,亦不能遮其不生,故云不可到。
【三藏法数】
通力者,即如来神通之力也。谓此通力变化无穷,随感而应,不谋而知,彻照万法,非思议之可及,岂识法之相应,是故唯识难判也。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作用自在无碍,谓之通。佛、菩萨、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神通等是也。璎珞经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作用无壅,名之为通。」此有三种之别: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皆有五种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果报而自然感得者。二修得通力,三乘圣者修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而现得五通者。三变化通力,三乘圣者以神通力变现种种者。见华严大疏三。
【佛学常见辞汇】
作用自在无碍的意思,指通力、神通。通有三种,即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都有五种的神通,乃至鬼神也有小神通,这些神通都是依靠果报而自然感得;二、修得通力,三乘圣人修习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也能得五通;三、变化通力,三乘圣人以神通的力量变现种种的境界事物。
通化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弘通教化也。道宣律师感通录曰:「罗什师今位阶三贤,所在通化。」
通申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论之嘉祥,区别菩萨所造之论为二种,通申诸经之旨者云通申论,如中论百论等。别申一经之旨者云别申论,如智度论之释大品经。略云通论别论。见三论玄义。明智旭称之为宗经论(通申论),释经论(别申论)。见阅藏知津。
通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道之异名。以能通达而趣于涅槃也。
通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略戒:「诸恶莫作,众(或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等之偈颂也。是过去七佛所通说,又为通于一切大小乘之戒经,故谓之通戒。七佛各有通戒。(参见:七佛通戒)
【佛学常见辞汇】
1。又名略戒,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等偈颂是,因它不但是过去七佛之所通说,而且也是通于一切大小乘的戒经。2。即三聚净戒。(参见:三聚净戒)
通戒偈
【佛学大辞典】
(术语)通戒之四句偈也。(参见:通戒)
通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略戒:「诸恶莫作,众(或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等之偈颂也。是过去七佛所通说,又为通于一切大小乘之戒经,故谓之通戒。七佛各有通戒。(参见:七佛通戒)
【佛学常见辞汇】
1。又名略戒,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等偈颂是,因它不但是过去七佛之所通说,而且也是通于一切大小乘的戒经。2。即三聚净戒。(参见:三聚净戒)
通佛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不偏于特殊之宗派共通佛教全般之教义也。
通别二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经之序分分为證信序与发起序。而證信序者,共通其经以外之馀经,故云通序,发起序者,特局于其一经,故称别序。
【佛学常见辞汇】
通序与别序,(参见:二序)
二序
【佛学大辞典】
(名数)诸经之首,有通序别序,如是我闻等之六成就,通诸经有之,曰通序,本经特殊之缘起曰别序。(参见:序)
【佛学常见辞汇】
诸经开头时,有通序和别序。如是我闻等是共通于诸经都有,叫通序,序说本经特殊的缘起,叫别序。
通序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经之初有通别二序,如是我闻等通于诸经之序说为通序,通序后系本经一部之缘起为别序。通序天台分为五成就,嘉祥分为六成就。合此通别二序为一经三分之第一序分。胜鬘宝窟上本曰:「众经大同,故名通序。」
【佛学常见辞汇】
诸经开头有通别二序,如是我闻等是共通于诸经的序说,叫做通序,通序之后是序说这一部经讲说的缘起,叫做别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