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60,分91页显示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8  49  50  5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通健
通缄
通假字
通剂
通话
通匪
通调
通吊
通酬
通裁
通禀
通臂猿
通壁
通谙
通荆门
《漢語大詞典》:通健
谓豁达而有作为。三国志·魏志·贾逵传“ 贾逵 字 梁道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逵 世为著姓,少孤家贫,冬常无袴,过其妻兄 柳孚 宿,其明无何,著 孚 袴去,故时人谓之通健。” 唐 白居易 《祭弟文》:“合家除 苏苏 外,并是通健, 龟儿 颇有文性,吾每自教,三二年间,必堪应举。”
《漢語大詞典》:通缄(通緘)
通书信。 明 何景明 《赠祖邦》诗:“ 白下 通缄少, 燕都 见面迟。” 杨树达 《〈高等国文法〉序例》:“如教者用之讲授,发生疑义时,即请直接通缄商榷,敬当一一详答。”
分類:通书书信
《漢語大詞典》:通假字
指字音与本字相同或相近,用来代替本字的字。
《國語辭典》:通剂(通劑)  拼音:tōng jì
中医指通利的方剂。可祛除水饮留滞,气血郁滞,通利乳汁。常用的通剂有十枣汤、涌泉散等。
《國語辭典》:通话(通話)  拼音:tōng huà
1.用彼此听得懂的话交谈。《文明小史》第三九回:「不多一刻,把他二人请进,见面之后,彼此寒暄一番,都是钮翻译通话。」
2.讲电话。如:「讲电话要长话短说,避免造成通话不便。」
《漢語大詞典》:通匪
勾结盗匪。 巴金 《雨》四:“青年学生只要看了两三本社会科学的书,或者说几句对时局不满的愤激话,就会被校长检举,有时候甚至于拉出去杀头,罪名是通匪。”
分類:勾结盗匪
《漢語大詞典》:通调(通調)
统一选用。后汉书·安帝纪:“居乡里有廉清孝顺之称,才任理人者,国相岁移名,与计偕上尚书,公府通调,今得外补。” 李贤 注:“调,选也。”
《漢語大詞典》:通吊(通弔)
至丧家吊唁。魏书·成淹传:“ 齐高帝 崩, 魏 遣 李彪 通弔,於时初不素服, 齐 朝亦不以为疑。”
分類:丧家吊唁
《漢語大詞典》:通酬
交际往来。《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从来男女不通酬,卖笑营姦真可羞。”
分類:交际往来
《漢語大詞典》:通裁
(1). 汉 时称布单衣。仪礼·士丧礼“浴衣於篋” 汉 郑玄 注:“浴衣,已浴所衣之衣,以布为之,其制如今通裁。” 贾公彦 疏:“布单衣, 汉 时名为通裁。”
(2).普遍裁减。 清 慕天顺 《请开海疏禁》:“议节省则事款通裁,几於节无可节矣。”
《漢語大詞典》:通禀
谓通知禀告上级或主人。《负曝闲谈》第六回:“当下家人把他让进书房坐下,家人便上去通禀。”《扫迷帚》第十一回:“请勿造次,中必有故。若遽通禀省宪,派兵前来,事倘子虚,其何以应?” 沙陆墟 《魂断梨园》第二九回:“凡是生人,没有命令,一概不许进房,你在这里等一刻,待我进去通禀。”
《漢語大詞典》:通臂猿
长臂猿。 清 赵翼 簷曝杂记·独秀山黑猿:“ 天保 县令送一黑猿来,繫於楹,有门子嬲之,相距尚七、八尺,忽其右臂引而长,遂捉门子之衣,几为所裂,而猿之左肩则已无臂,乃知左臂已併入右臂矣,即所谓通臂猿也。”《后西游记》第一回:“你道这 通臂仙 却是何人?原来当初祇是一个通臂猿。”
《漢語大詞典》:通壁
接壤。 汉 刘向 列女传·鲁臧孙母:“ 鲁 与 齐 通壁,壁邻之国也。”
分類:接壤
《漢語大詞典》:通谙(通諳)
通晓熟悉。 唐 窦暨 《述书赋》上:“ 成帝 则生知草意,颖悟通諳。” 清 顾炎武 《孝陵图》诗序:“其官於陵者,非中贵则武弁,又不能通諳国制。”
《漢語大詞典》:通荆门(通荆門)
三国 吴 鼓吹曲名。 韦昭 制。曲共二十四句,其中十七句,每句五字;四句,每句三字;三句,每句四字。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三·吴鼓吹曲 宋 郭茂倩 题解:“《古今乐録》曰:《通荆门》者,言 孙权 与 蜀 交好齐盟,中有 关羽 自失之諐,戎蛮乐乱,生变作患, 蜀 疑其眩, 吴 恶其诈,乃大治兵,终復初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