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不思议境界经,三卷,赵宋施护译。佛住法界光明菩萨宫,入普遍光明三摩地,而放大光明,殑伽沙之菩萨云集,妙吉祥菩萨入无垢普光三摩地,现大神变而来,普华幢天子问修何法,而得如是神通,佛以四种之四法答之,又说妙吉祥最初发心转女成男之因缘。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不思议境界经,三卷,赵宋施护译。佛住法界光明菩萨宫,入普遍光明三摩地,而放大光明,殑伽沙之菩萨云集,妙吉祥菩萨入无垢普光三摩地,现大神变而来,普华幢天子问修何法,而得如是神通,佛以四种之四法答之,又说妙吉祥最初发心转女成男之因缘。
六神通
【佛学大辞典】
(名数)神者不测之义,通者无碍之义,三乘之圣者,得神妙不测无碍自在之六种智慧,是曰六神通,略云六通。法华经譬喻品曰:「具足三明及六神通。」(参见:通)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璎珞经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
〔一、天眼通〕,谓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天耳通〕,谓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名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谓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
〔四、宿命通〕,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五、身如意通〕,谓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随意变现,是名身如意通。
〔六、漏尽通〕,漏尽通者,漏即三界见、思惑也。谓罗汉断见、思惑尽,不受三界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尽通。(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起诸贪爱,曰思惑。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名数)神者不测之义,通者无碍之义,三乘之圣者,得神妙不测无碍自在之六种智慧,是曰六神通,略云六通。法华经譬喻品曰:「具足三明及六神通。」(参见:通)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璎珞经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
〔一、天眼通〕,谓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天耳通〕,谓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名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谓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
〔四、宿命通〕,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五、身如意通〕,谓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随意变现,是名身如意通。
〔六、漏尽通〕,漏尽通者,漏即三界见、思惑也。谓罗汉断见、思惑尽,不受三界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尽通。(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起诸贪爱,曰思惑。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作用自在无碍,谓之通。佛、菩萨、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神通等是也。璎珞经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作用无壅,名之为通。」此有三种之别: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皆有五种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果报而自然感得者。二修得通力,三乘圣者修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而现得五通者。三变化通力,三乘圣者以神通力变现种种者。见华严大疏三。
【佛学常见辞汇】
作用自在无碍的意思,指通力、神通。通有三种,即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都有五种的神通,乃至鬼神也有小神通,这些神通都是依靠果报而自然感得;二、修得通力,三乘圣人修习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也能得五通;三、变化通力,三乘圣人以神通的力量变现种种的境界事物。
(术语)作用自在无碍,谓之通。佛、菩萨、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神通等是也。璎珞经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作用无壅,名之为通。」此有三种之别: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皆有五种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果报而自然感得者。二修得通力,三乘圣者修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而现得五通者。三变化通力,三乘圣者以神通力变现种种者。见华严大疏三。
【佛学常见辞汇】
作用自在无碍的意思,指通力、神通。通有三种,即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都有五种的神通,乃至鬼神也有小神通,这些神通都是依靠果报而自然感得;二、修得通力,三乘圣人修习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也能得五通;三、变化通力,三乘圣人以神通的力量变现种种的境界事物。
六通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乘圣者所得之神通,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也。亦称六神通。法华经曰:如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参见:通)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前五通加漏尽智證通A^sravaks!aya-jn^a%na之一。漏尽知證通者,三乘之极致,诸漏(即一切烦恼)断尽为无碍者。成就此六通限于三乘之圣者。俱舍论二十七曰:「通有六种:一神境智證通,二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四他心智證通,五宿住随念智證通,六漏尽智證通。虽六通中第六唯圣,然其前五,异生亦得。」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一名身通,二名天眼,三名天耳,四他心智,五宿命,六漏尽通。」(以上六神通次第,同智度论二十八说其次第)。法界次第中上曰:「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知他心通,四宿命通,五身如意通,六漏智通。」(次第异)。
【佛学常见辞汇】
三乘圣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佛学次第统编】
六通又名六神通。通者作用自在而无碍曰通,或曰通力,或曰神通。
一、神境通 亦名如意,有三意:
一、能到 谓能到者有四:
一、身能飞行,如鸟无碍。 三、此没彼出,彼没此出。
二、移远令近,不往而到。 四、一念能至十方世界。
二、转变 谓转变者有四:
一、大能作小。 三、一能变多。
二、小能作大。 四、多能变一。
三、圣如意 圣如意者:
一、化现无方。 二、应变不测。
二、天耳 闻声无碍,是曰天耳。
三、他心 知他心事无碍,是曰他心。
四、宿命 知过去世事无碍,是曰宿命。
五、天眼 观色无碍,是曰天眼。
六、漏尽 自能漏尽,复能遍知一切众生漏尽不尽等,是曰漏尽。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
一、天眼通 谓能见九界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
二、天耳通 谓能闻九界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名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 谓能知九界众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
四、宿命通 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一切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五、身如意通 谓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随意变现,是名身如意通。
六、漏尽通 漏尽通者,漏即五住烦恼惑也,谓如来断五住惑尽,不受二种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尽通。
(名数)三乘圣者所得之神通,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也。亦称六神通。法华经曰:如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参见:通)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前五通加漏尽智證通A^sravaks!aya-jn^a%na之一。漏尽知證通者,三乘之极致,诸漏(即一切烦恼)断尽为无碍者。成就此六通限于三乘之圣者。俱舍论二十七曰:「通有六种:一神境智證通,二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四他心智證通,五宿住随念智證通,六漏尽智證通。虽六通中第六唯圣,然其前五,异生亦得。」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一名身通,二名天眼,三名天耳,四他心智,五宿命,六漏尽通。」(以上六神通次第,同智度论二十八说其次第)。法界次第中上曰:「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知他心通,四宿命通,五身如意通,六漏智通。」(次第异)。
【佛学常见辞汇】
三乘圣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佛学次第统编】
六通又名六神通。通者作用自在而无碍曰通,或曰通力,或曰神通。
一、神境通 亦名如意,有三意:
一、能到 谓能到者有四:
一、身能飞行,如鸟无碍。 三、此没彼出,彼没此出。
二、移远令近,不往而到。 四、一念能至十方世界。
二、转变 谓转变者有四:
一、大能作小。 三、一能变多。
二、小能作大。 四、多能变一。
三、圣如意 圣如意者:
一、化现无方。 二、应变不测。
二、天耳 闻声无碍,是曰天耳。
三、他心 知他心事无碍,是曰他心。
四、宿命 知过去世事无碍,是曰宿命。
五、天眼 观色无碍,是曰天眼。
六、漏尽 自能漏尽,复能遍知一切众生漏尽不尽等,是曰漏尽。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
一、天眼通 谓能见九界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
二、天耳通 谓能闻九界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名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 谓能知九界众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
四、宿命通 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一切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五、身如意通 谓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随意变现,是名身如意通。
六、漏尽通 漏尽通者,漏即五住烦恼惑也,谓如来断五住惑尽,不受二种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尽通。
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作用自在无碍,谓之通。佛、菩萨、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神通等是也。璎珞经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作用无壅,名之为通。」此有三种之别: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皆有五种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果报而自然感得者。二修得通力,三乘圣者修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而现得五通者。三变化通力,三乘圣者以神通力变现种种者。见华严大疏三。
【佛学常见辞汇】
作用自在无碍的意思,指通力、神通。通有三种,即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都有五种的神通,乃至鬼神也有小神通,这些神通都是依靠果报而自然感得;二、修得通力,三乘圣人修习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也能得五通;三、变化通力,三乘圣人以神通的力量变现种种的境界事物。
(术语)作用自在无碍,谓之通。佛、菩萨、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神通等是也。璎珞经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作用无壅,名之为通。」此有三种之别: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皆有五种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果报而自然感得者。二修得通力,三乘圣者修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而现得五通者。三变化通力,三乘圣者以神通力变现种种者。见华严大疏三。
【佛学常见辞汇】
作用自在无碍的意思,指通力、神通。通有三种,即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都有五种的神通,乃至鬼神也有小神通,这些神通都是依靠果报而自然感得;二、修得通力,三乘圣人修习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也能得五通;三、变化通力,三乘圣人以神通的力量变现种种的境界事物。
通教四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此教虽同学如幻即空之旨,然四人之观法四门不同:一有门,又云实门,如幻即空,故有即空,空即有,今即以此中即空之有而入道也。二空门,又云不实门,谓以即有之空而入道也。三亦有亦空门,又云亦实亦不实门,双照空有而入道也。四非有非空门,又云非实非不实门,幻有不可得,幻空不可得,双遮空有而入道也。四教仪三曰:「通教四门者,即是智度论明一切实,一切不实,一切亦实亦不实,一切非实非不实。佛于此四句广说第一义悉檀。」
(术语)此教虽同学如幻即空之旨,然四人之观法四门不同:一有门,又云实门,如幻即空,故有即空,空即有,今即以此中即空之有而入道也。二空门,又云不实门,谓以即有之空而入道也。三亦有亦空门,又云亦实亦不实门,双照空有而入道也。四非有非空门,又云非实非不实门,幻有不可得,幻空不可得,双遮空有而入道也。四教仪三曰:「通教四门者,即是智度论明一切实,一切不实,一切亦实亦不实,一切非实非不实。佛于此四句广说第一义悉檀。」
四通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通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苦迟通行,依于无色定与未至定中间定之无漏道,名苦通行,以定中无十八支林功德止多观少转进艰辛也。此中有利钝之二根,钝根者谓之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第一中之利根者也。三乐迟通行,依于色界之四根本定之无漏道,名乐通行,以有十八支林功德止观均等转进自然也。此中有利钝之二根,钝根之人,谓之乐迟通行。四乐速通行,第三中利根之人也。见俱舍论二十五。
(名数)(参见:通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苦迟通行,依于无色定与未至定中间定之无漏道,名苦通行,以定中无十八支林功德止多观少转进艰辛也。此中有利钝之二根,钝根者谓之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第一中之利根者也。三乐迟通行,依于色界之四根本定之无漏道,名乐通行,以有十八支林功德止观均等转进自然也。此中有利钝之二根,钝根之人,谓之乐迟通行。四乐速通行,第三中利根之人也。见俱舍论二十五。
通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道之异名。以能通达而趣于涅槃也。
(术语)道之异名。以能通达而趣于涅槃也。
本神通妙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神通妙也。谓如来说法际所示现之神通不可思议也。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神通妙也。谓如来说法际所示现之神通不可思议也。
他心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通之一。具名知他心通,又曰他心智通,知他心之智自在无碍者。又,十智中之他心智也。般若经曰:「三他心通,能如实知十方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谓偏知他贪瞋痴等心,离贪瞋痴等心。乃知聚心散心,小心大心,寂静不寂静心,解脱不解脱心,皆如实知。」酉阳杂俎曰:「一公初谒华严,严命坐,顷曰:尔看吾心在何所?一公曰:师驰白马过寺门矣。又问之。一公曰:危乎!师,何为处乎刹末也?华严曰:聪明果不虚。试复观我。一公良久,泚颡面赤作礼曰:师得无入普贤地乎?集贤校理郑符云:柳中庸善易,尝诣普寂公,公曰:筮吾心所在也。柳曰:和尚心在前檐第七题。复问之:在某处?寂曰:万物无逃于数也,吾将逃矣。尝试测之。柳久之,瞿然曰:至矣!寂然不动,吾无得而知矣。」诜禅师本传曰:「日照三藏诣诜,诜不迎接。直责之曰:僧何为入俗嚣湫处?诜微矉,亦不答。又云:夫立不可过人头,岂容标身鸟外?诜曰:吾前心于市,后心刹末,三藏果聪明者,且覆我。日照乃弹指数十,曰:是境空寂,诸佛从是出也。」指月录六曰:「西京光宅寺慧忠国师,肃宗待以师礼。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慧眼。敕令与师试验。师问曰: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师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西川看竞渡?师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在天津桥看弄猢狲?师第三问语亦同前。三藏良久,罔知去处。师叱曰: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
【佛学常见辞汇】
六通之一,即能知他人心想的神通。
【三藏法数】
他心通者,谓于他人心中思惟种种善恶之事,悉能了知也。
【三藏法数】
谓世、出世间所有诸法,若种若类,与夫他人所起心念,皆悉能知,是名他心通。
(术语)六通之一。具名知他心通,又曰他心智通,知他心之智自在无碍者。又,十智中之他心智也。般若经曰:「三他心通,能如实知十方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谓偏知他贪瞋痴等心,离贪瞋痴等心。乃知聚心散心,小心大心,寂静不寂静心,解脱不解脱心,皆如实知。」酉阳杂俎曰:「一公初谒华严,严命坐,顷曰:尔看吾心在何所?一公曰:师驰白马过寺门矣。又问之。一公曰:危乎!师,何为处乎刹末也?华严曰:聪明果不虚。试复观我。一公良久,泚颡面赤作礼曰:师得无入普贤地乎?集贤校理郑符云:柳中庸善易,尝诣普寂公,公曰:筮吾心所在也。柳曰:和尚心在前檐第七题。复问之:在某处?寂曰:万物无逃于数也,吾将逃矣。尝试测之。柳久之,瞿然曰:至矣!寂然不动,吾无得而知矣。」诜禅师本传曰:「日照三藏诣诜,诜不迎接。直责之曰:僧何为入俗嚣湫处?诜微矉,亦不答。又云:夫立不可过人头,岂容标身鸟外?诜曰:吾前心于市,后心刹末,三藏果聪明者,且覆我。日照乃弹指数十,曰:是境空寂,诸佛从是出也。」指月录六曰:「西京光宅寺慧忠国师,肃宗待以师礼。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慧眼。敕令与师试验。师问曰: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师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西川看竞渡?师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在天津桥看弄猢狲?师第三问语亦同前。三藏良久,罔知去处。师叱曰: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
【佛学常见辞汇】
六通之一,即能知他人心想的神通。
【三藏法数】
他心通者,谓于他人心中思惟种种善恶之事,悉能了知也。
【三藏法数】
谓世、出世间所有诸法,若种若类,与夫他人所起心念,皆悉能知,是名他心通。
他心智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通之一。略称他心通。(参见:他心通)
(术语)六通之一。略称他心通。(参见:他心通)
他心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通之一。具名知他心通,又曰他心智通,知他心之智自在无碍者。又,十智中之他心智也。般若经曰:「三他心通,能如实知十方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谓偏知他贪瞋痴等心,离贪瞋痴等心。乃知聚心散心,小心大心,寂静不寂静心,解脱不解脱心,皆如实知。」酉阳杂俎曰:「一公初谒华严,严命坐,顷曰:尔看吾心在何所?一公曰:师驰白马过寺门矣。又问之。一公曰:危乎!师,何为处乎刹末也?华严曰:聪明果不虚。试复观我。一公良久,泚颡面赤作礼曰:师得无入普贤地乎?集贤校理郑符云:柳中庸善易,尝诣普寂公,公曰:筮吾心所在也。柳曰:和尚心在前檐第七题。复问之:在某处?寂曰:万物无逃于数也,吾将逃矣。尝试测之。柳久之,瞿然曰:至矣!寂然不动,吾无得而知矣。」诜禅师本传曰:「日照三藏诣诜,诜不迎接。直责之曰:僧何为入俗嚣湫处?诜微矉,亦不答。又云:夫立不可过人头,岂容标身鸟外?诜曰:吾前心于市,后心刹末,三藏果聪明者,且覆我。日照乃弹指数十,曰:是境空寂,诸佛从是出也。」指月录六曰:「西京光宅寺慧忠国师,肃宗待以师礼。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慧眼。敕令与师试验。师问曰: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师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西川看竞渡?师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在天津桥看弄猢狲?师第三问语亦同前。三藏良久,罔知去处。师叱曰: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
【佛学常见辞汇】
六通之一,即能知他人心想的神通。
【三藏法数】
他心通者,谓于他人心中思惟种种善恶之事,悉能了知也。
【三藏法数】
谓世、出世间所有诸法,若种若类,与夫他人所起心念,皆悉能知,是名他心通。
(术语)六通之一。具名知他心通,又曰他心智通,知他心之智自在无碍者。又,十智中之他心智也。般若经曰:「三他心通,能如实知十方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谓偏知他贪瞋痴等心,离贪瞋痴等心。乃知聚心散心,小心大心,寂静不寂静心,解脱不解脱心,皆如实知。」酉阳杂俎曰:「一公初谒华严,严命坐,顷曰:尔看吾心在何所?一公曰:师驰白马过寺门矣。又问之。一公曰:危乎!师,何为处乎刹末也?华严曰:聪明果不虚。试复观我。一公良久,泚颡面赤作礼曰:师得无入普贤地乎?集贤校理郑符云:柳中庸善易,尝诣普寂公,公曰:筮吾心所在也。柳曰:和尚心在前檐第七题。复问之:在某处?寂曰:万物无逃于数也,吾将逃矣。尝试测之。柳久之,瞿然曰:至矣!寂然不动,吾无得而知矣。」诜禅师本传曰:「日照三藏诣诜,诜不迎接。直责之曰:僧何为入俗嚣湫处?诜微矉,亦不答。又云:夫立不可过人头,岂容标身鸟外?诜曰:吾前心于市,后心刹末,三藏果聪明者,且覆我。日照乃弹指数十,曰:是境空寂,诸佛从是出也。」指月录六曰:「西京光宅寺慧忠国师,肃宗待以师礼。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慧眼。敕令与师试验。师问曰: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师曰: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西川看竞渡?师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在天津桥看弄猢狲?师第三问语亦同前。三藏良久,罔知去处。师叱曰: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
【佛学常见辞汇】
六通之一,即能知他人心想的神通。
【三藏法数】
他心通者,谓于他人心中思惟种种善恶之事,悉能了知也。
【三藏法数】
谓世、出世间所有诸法,若种若类,与夫他人所起心念,皆悉能知,是名他心通。
他心智通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之第八。使极乐国中人天,皆得他心通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见他心智,下至不知百千意那由陀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术语)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之第八。使极乐国中人天,皆得他心通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见他心智,下至不知百千意那由陀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弘通
【佛学大辞典】
(杂语)弘教法也。梁僧传(宝云传)曰:「晋宋之际,弘通法藏。」
(杂语)弘教法也。梁僧传(宝云传)曰:「晋宋之际,弘通法藏。」
耳圆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观音菩萨在楞严会上以耳根證圆通也。铠庵赞曰:「固是尘尘俱法界,此方独撰耳圆通。」(释门正统三引之)。
(术语)言观音菩萨在楞严会上以耳根證圆通也。铠庵赞曰:「固是尘尘俱法界,此方独撰耳圆通。」(释门正统三引之)。
名别义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之目。借别教之法门而明通教之义也。如于菩萨位之十地,分配见思二惑之断惑,或分配二乘之果,总之名为别教,而义为通教也。止观六曰:「别名名通家共位者,旧云三地断见,或言四地断见,或言六地断思尽,或言七地断思尽。(中略)今言经借别义显通耳。」从华天一乘家之宗义言之,刚法相三论之宗义为天台通教之分际也。然其所明之行位,取别教所属之五十二,故自台家见之,则总为名别义通也。
(术语)天台之目。借别教之法门而明通教之义也。如于菩萨位之十地,分配见思二惑之断惑,或分配二乘之果,总之名为别教,而义为通教也。止观六曰:「别名名通家共位者,旧云三地断见,或言四地断见,或言六地断思尽,或言七地断思尽。(中略)今言经借别义显通耳。」从华天一乘家之宗义言之,刚法相三论之宗义为天台通教之分际也。然其所明之行位,取别教所属之五十二,故自台家见之,则总为名别义通也。
如意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通之一。又云神足通,神境通。变现自在如意,故名如意。飞行自在,故名神足。六尘之境,转变自在,故名神境。(参见:五通)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神足通,或神境通,五种之一。变现自在,故名如意;飞行自在,故名神足;能在六尘境界中转变自在,故名神境。
(术语)五通之一。又云神足通,神境通。变现自在如意,故名如意。飞行自在,故名神足。六尘之境,转变自在,故名神境。(参见:五通)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神足通,或神境通,五种之一。变现自在,故名如意;飞行自在,故名神足;能在六尘境界中转变自在,故名神境。
五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眼等之五种神通力也。(参见:五神通)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神境智證通,又云身如意通R!ddhividhi-jn^a%na,又云身通,又云神足通。即变现不思议境界之通力,谓之神境通。游涉往来自在之通力,故云神足通,自身得变现自在之通力,故云身如意通,各就一边而与以名也,其中神境通名,最为通称。二天眼智證通Divya-caks!us,得色界天眼根,照久无碍,谓之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Divya-s/rotra,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者。四他心智證通Paracitta-jn^a%na,知他人之心念而无碍者。五宿命智證通Pu%rvaniva%sa%nusmr!ti-jn^a%na,知自己及六道众生宿世生涯而无碍者。此五通为有漏之禅定或依药力咒力而得,故外道之仙人亦能成就之。此五者皆名智證通者,以其为各依智而證得之通力故也。见俱舍论十八。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的神通。(参见:五神通)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天耳通〕,天耳通者,谓于世间一切众生苦乐、忧喜、种种音声,悉能闻也。
〔二、天眼通〕,天眼通者,谓于世间一切种种形色,及诸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悉能见也。
〔三、宿命通〕,宿命通者,谓于自身、他身,多生所行之事,悉能知也。
〔四、他心通〕,他心通者,谓于他人心中思惟种种善恶之事,悉能了知也。
〔五、神足通〕(亦名如意通),神足通者,谓随意变现,飞行自在,一切所为,无有障碍也。
(术语)天眼等之五种神通力也。(参见:五神通)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神境智證通,又云身如意通R!ddhividhi-jn^a%na,又云身通,又云神足通。即变现不思议境界之通力,谓之神境通。游涉往来自在之通力,故云神足通,自身得变现自在之通力,故云身如意通,各就一边而与以名也,其中神境通名,最为通称。二天眼智證通Divya-caks!us,得色界天眼根,照久无碍,谓之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Divya-s/rotra,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者。四他心智證通Paracitta-jn^a%na,知他人之心念而无碍者。五宿命智證通Pu%rvaniva%sa%nusmr!ti-jn^a%na,知自己及六道众生宿世生涯而无碍者。此五通为有漏之禅定或依药力咒力而得,故外道之仙人亦能成就之。此五者皆名智證通者,以其为各依智而證得之通力故也。见俱舍论十八。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的神通。(参见:五神通)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天耳通〕,天耳通者,谓于世间一切众生苦乐、忧喜、种种音声,悉能闻也。
〔二、天眼通〕,天眼通者,谓于世间一切种种形色,及诸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悉能见也。
〔三、宿命通〕,宿命通者,谓于自身、他身,多生所行之事,悉能知也。
〔四、他心通〕,他心通者,谓于他人心中思惟种种善恶之事,悉能了知也。
〔五、神足通〕(亦名如意通),神足通者,谓随意变现,飞行自在,一切所为,无有障碍也。
序正流通三分
【佛学大辞典】
(名数)凡释经论,以分序正流通之三分为法:一序分,最初叙其经发起理由因缘即缘起之部分也。二正宗分,次正应其缘起而说法门之部分也。三流通分,终说以所说之法门付嘱弟子或国王等使流通于遐代之部分也。是为秦道安所创始,以作万世之洪范者也。
(名数)凡释经论,以分序正流通之三分为法:一序分,最初叙其经发起理由因缘即缘起之部分也。二正宗分,次正应其缘起而说法门之部分也。三流通分,终说以所说之法门付嘱弟子或国王等使流通于遐代之部分也。是为秦道安所创始,以作万世之洪范者也。
身如意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通之一。(参见:通)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六通之一。(参见:六通)
【三藏法数】
谓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随意变现,是名身如意通。
(术语)六通之一。(参见:通)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六通之一。(参见:六通)
【三藏法数】
谓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随意变现,是名身如意通。
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作用自在无碍,谓之通。佛、菩萨、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神通等是也。璎珞经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作用无壅,名之为通。」此有三种之别: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皆有五种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果报而自然感得者。二修得通力,三乘圣者修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而现得五通者。三变化通力,三乘圣者以神通力变现种种者。见华严大疏三。
【佛学常见辞汇】
作用自在无碍的意思,指通力、神通。通有三种,即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都有五种的神通,乃至鬼神也有小神通,这些神通都是依靠果报而自然感得;二、修得通力,三乘圣人修习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也能得五通;三、变化通力,三乘圣人以神通的力量变现种种的境界事物。
(术语)作用自在无碍,谓之通。佛、菩萨、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神通等是也。璎珞经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作用无壅,名之为通。」此有三种之别: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皆有五种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果报而自然感得者。二修得通力,三乘圣者修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而现得五通者。三变化通力,三乘圣者以神通力变现种种者。见华严大疏三。
【佛学常见辞汇】
作用自在无碍的意思,指通力、神通。通有三种,即一、报得通力,三界诸天都有五种的神通,乃至鬼神也有小神通,这些神通都是依靠果报而自然感得;二、修得通力,三乘圣人修习三学而得六通,外道仙人修禅定也能得五通;三、变化通力,三乘圣人以神通的力量变现种种的境界事物。
六通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乘圣者所得之神通,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也。亦称六神通。法华经曰:如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参见:通)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前五通加漏尽智證通A^sravaks!aya-jn^a%na之一。漏尽知證通者,三乘之极致,诸漏(即一切烦恼)断尽为无碍者。成就此六通限于三乘之圣者。俱舍论二十七曰:「通有六种:一神境智證通,二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四他心智證通,五宿住随念智證通,六漏尽智證通。虽六通中第六唯圣,然其前五,异生亦得。」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一名身通,二名天眼,三名天耳,四他心智,五宿命,六漏尽通。」(以上六神通次第,同智度论二十八说其次第)。法界次第中上曰:「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知他心通,四宿命通,五身如意通,六漏智通。」(次第异)。
【佛学常见辞汇】
三乘圣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佛学次第统编】
六通又名六神通。通者作用自在而无碍曰通,或曰通力,或曰神通。
一、神境通 亦名如意,有三意:
一、能到 谓能到者有四:
一、身能飞行,如鸟无碍。 三、此没彼出,彼没此出。
二、移远令近,不往而到。 四、一念能至十方世界。
二、转变 谓转变者有四:
一、大能作小。 三、一能变多。
二、小能作大。 四、多能变一。
三、圣如意 圣如意者:
一、化现无方。 二、应变不测。
二、天耳 闻声无碍,是曰天耳。
三、他心 知他心事无碍,是曰他心。
四、宿命 知过去世事无碍,是曰宿命。
五、天眼 观色无碍,是曰天眼。
六、漏尽 自能漏尽,复能遍知一切众生漏尽不尽等,是曰漏尽。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
一、天眼通 谓能见九界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
二、天耳通 谓能闻九界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名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 谓能知九界众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
四、宿命通 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一切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五、身如意通 谓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随意变现,是名身如意通。
六、漏尽通 漏尽通者,漏即五住烦恼惑也,谓如来断五住惑尽,不受二种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尽通。
(名数)三乘圣者所得之神通,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也。亦称六神通。法华经曰:如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参见:通)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前五通加漏尽智證通A^sravaks!aya-jn^a%na之一。漏尽知證通者,三乘之极致,诸漏(即一切烦恼)断尽为无碍者。成就此六通限于三乘之圣者。俱舍论二十七曰:「通有六种:一神境智證通,二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四他心智證通,五宿住随念智證通,六漏尽智證通。虽六通中第六唯圣,然其前五,异生亦得。」大乘义章二十本曰:「一名身通,二名天眼,三名天耳,四他心智,五宿命,六漏尽通。」(以上六神通次第,同智度论二十八说其次第)。法界次第中上曰:「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知他心通,四宿命通,五身如意通,六漏智通。」(次第异)。
【佛学常见辞汇】
三乘圣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佛学次第统编】
六通又名六神通。通者作用自在而无碍曰通,或曰通力,或曰神通。
一、神境通 亦名如意,有三意:
一、能到 谓能到者有四:
一、身能飞行,如鸟无碍。 三、此没彼出,彼没此出。
二、移远令近,不往而到。 四、一念能至十方世界。
二、转变 谓转变者有四:
一、大能作小。 三、一能变多。
二、小能作大。 四、多能变一。
三、圣如意 圣如意者:
一、化现无方。 二、应变不测。
二、天耳 闻声无碍,是曰天耳。
三、他心 知他心事无碍,是曰他心。
四、宿命 知过去世事无碍,是曰宿命。
五、天眼 观色无碍,是曰天眼。
六、漏尽 自能漏尽,复能遍知一切众生漏尽不尽等,是曰漏尽。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
一、天眼通 谓能见九界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
二、天耳通 谓能闻九界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名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 谓能知九界众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
四、宿命通 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一切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五、身如意通 谓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随意变现,是名身如意通。
六、漏尽通 漏尽通者,漏即五住烦恼惑也,谓如来断五住惑尽,不受二种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