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0 【介绍】: 五代时并州太原人,字仲达。弱冠从军,以勇力闻。仕后汉为军校。郭威镇大名,委以心腹。威入汴,建后周,通建功多。广顺初为右厢都巡检。世宗显德二年备辽军入扰,奉命筑城浚渠,且与辽军战,屡著功绩,迁检校太尉,同平章事。赵匡胤陈桥兵变,通在殿阁闻变,遽归,为军校王彦升所杀。匡胤惜之,以礼葬。性刚直少谋,往往肆威虐,众谓之韩瞠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岐州人,俗姓张,世家子。早年留意经品。后唐时,游洛阳,从嚩日啰三藏习瑜珈教法。后晋高祖天福间,随使至浙中。吴越钱元瓘礼敬之,住真身塔寺。后请往天台山,挂锡于智者道场,修净土业。终于越州法华山。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扶风张氏子。家世显贵。童稚即离俗。唐季扰攘。乃东游洛下。传瑜珈教法于缚日啰三藏。天福四年。朝廷遣使吴越。通获附舟。以揽天台罗浮之胜。而卜所归趣焉。然三藏亦以梵夹。托其流通。时文穆王元瓘。方居帅府。命具威仪乐部。迎以登岸。馆于真身塔寺。供施丰腆。未几。游赤城华顶。阁锡于智者道场。益脩净土业。山中旧有招手石。相传为定光招手。接智者处。峻耸崭立。薄天半。通再从其上投下。以祈生安养。或救之苏。复去隐于越之法华山。逮将寂。忽白气盈衍。房地如傅粉者。遂坐逝。阇维睹五色云。盘结火聚上。且咸闻异香云。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遗身篇第七
释志通。俗姓张氏。右扶风著姓家之子也。早知遣世克务净门。选礼名师登于上品。诸方讲肆遍略留心。后唐之季兵革相寻。自此驾已东巡薄游洛下。遇嚩日啰三藏行瑜伽教法。通礼事之。乃欲陟天台罗浮。遂辞三藏曰。吾此求翻译。属中原多事。子议南征奈何路梗何。通曰。泛天堑其如我何。三藏曰。苟去吴会间。可付之梵夹。或缘会传译。通曰。已闻命矣。以天福四年己亥岁天王锡命于吴越。遂附海舰达浙中。时文穆王钱氏奉朝廷之故。具威仪乐部迎通入府庭供养。于真身塔寺安置。施赉丰腆。通请往天台山。由是登赤城陟华顶。既而于智者道场挂锡。因览西方净土灵瑞传。变行回心愿生彼土。生常不背西坐。山中有招手石者。昔智顗梦其石上有僧临海上举手相招召之状。顗入天台见其僧名定光耳轮耸上过顶。亦不测之神僧也。乃相见乃问顗曰。还记得相招致否。顗曰。唯此石峻峙顾下无地。通登此投身愿速生净土。奋躯而堕一大树中。枝软干柔若有人扶接焉。殊无少损。乃再叩榼投之。落于岩下蒙茸草上。微有少伤。迟久苏矣。众僧谓为豺虎所啖。及见其犹殗殜然。舁就本道场。初通去不白众。遂分人各路寻觅。至螺溪民村有巫者。言事多验或就问焉。神曰。伊僧在西南方。现有金铠神扶卫不死。我到彼。神气尽矣。固难近也。皆符协神言。后往越州法华山。默修净业。将欲化去。所止房地生白色物如傅粉焉。未几坐禅床而终。迁座阇维有五色烟覆于顶上。法华川中咸闻异香焉。 系曰。昔薄拘罗有五不死。今通公二不死。昔法充投千仞香炉峰而不亡。通且同矣。得非天龙负翼不损一毛乎。而能延彼连持色心未断者。何俾其增修净土业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邢州内丘人,字通理。初事后唐,晋王以为万胜黄头军使,所至与士卒共甘苦,累官历徐、安、雍、汴四镇。后晋高祖时镇邠州。出帝时官终开封尹。卒年七十四。
张荐明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燕人。少以儒学游河朔,后为道士,通老、庄之说。后晋高祖召见,善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赐号通玄先生。
张延通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9 【介绍】: 宋隆德府潞城人。五代末以荫补供奉官。宋初历通事舍人,迁东上閤门副使。太祖开宝中,为西川兵马都监。与内客省使丁德裕、内臣张屿领兵屯蜀。以德裕专恣,尝面质其短。后为德裕所构,奏其尝对众言涉指斥,且多不法事。太祖怒,即收鞫,及引问,抗对不逊,遂斩之。
符彦通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溆州土人首领。保大八年,马希萼破长沙,府库之积,皆为彦通所得,由是富强,称王于溪峒间。王逵据湘后,遣牙将王虔朗招抚之,彦通除王号,授黔中节度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惠明。五代时僧。杭州钱塘人,俗姓蒋。研核三学,渐入精微。游闽越,至抚州礼法眼文益,遂皈依禅宗。后归浙,隐天台白沙,善机锋,时谓为魔说。乾祐中出山,翠岩令参请其住思宪院。吴越王钱弘俶延请其住杭州大报恩寺,赐号圆通普照禅师。后周世宗显德中卒。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遗身篇第七
释慧明。俗姓蒋。钱塘人也。研覈三学渐入精微。后登闽越殆至临川。礼文益禅师深符正理。悟先所宗不免生灭情见。后回浙隐天台白沙立草寮。有雪峰长庆之风。到者皆崩角摧锋。谓明为魔说。汉乾祐中自山出时。翠岩参公率诸禅伯。于僧主思宪院定其臧否。明之口给无能挫衄。寻汉南国王钱氏造大报恩寺。请以住持。假号圆通普照禅师。然行玄沙正眼非明曷能致此。显德中卒。时酷暑俾欲葬之。有弟子永安曰。知师唯我也。请焚之得舍利五色。一皆圆净。初明炼指为灯。于天台供养。后相继烧三指而勤持课。胁疏衽席。时说法焉。性且刚直言多忤物。是其所短也。
补续高僧传·护法篇
慧明。蒋氏子也。幼岁出家。三学精练。过临川谒法眼。豁然有省。回鄞水。庵居大梅山。吴越部内。禅学虽盛。而以玄沙正宗。筑之阃外。师欲整而导之。一日有禅者至庵。师问曰。近离何处。对曰成都。曰上座离成都到此山。则成都少上座。此间剩上座。剩则心外有法。少则心法不周。说得道理即住。禅客莫能对。又迁止天台白沙庵。有彦明道人者。俊辩自负。来谒师。师问曰。从上先德有悟者否。对曰有之。曰。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悉皆销殒。举手指曰。只今天台山嶷然。知何得销殒去。明张目直视遁去。钱忠懿王。延请问法。命住崇资院。盛谈玄沙法眼宗旨。自是他宗泛学。皆寂然宾服矣。一日忠懿王为法集大会诸山。师问诸老宿曰。雪峰塔铭云。夫从缘而有者。始终而成坏。非从缘而有者。历劫而长坚。坚之与坏。即且止。雪峰只今在何处。老宿不能对。王大说。署圆通普炤禅师。
宋荣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婺州义乌人。隐居覆釜山下,通《尚书》、《春秋》。吴越钱弘俶广顺中,累征不就。学者私谥文通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6—961 【介绍】: 五代南唐国君。初名景通,改名瑶,又改名璟,以避后周庙讳,复改名景,字伯玉。李昪子。嗣昪为南唐国王,破闽灭楚。后周南征,璟割江北地称臣,去帝号,称南唐国主。好诗词。在位十九年。庙号元宗,世称南唐中主。与子李煜合有《南唐二主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6—961 初名景通,改名瑶,又改璟,曾避后周讳改景。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烈祖李昪之长子。早年在庐山读书,后至江都辅政。李昪受禅后,历封吴王、齐王,任诸道兵马大元帅。升元七年(943)嗣南唐皇帝位。保大末,为后周击败,失淮南之地,被迫去帝号,称国主,奉后周正朔。后卒于南都。庙号元宗,又称中主。两《五代史》、两《南唐书》皆有传,今人夏承焘有《南唐二主年谱》。李璟多才艺,工为诗词。其词仅存4首,但蕴藉含蓄,深沉动人。与李煜齐名,世称南唐二主。后人辑二人词为《南唐二主词》。《全唐诗》存诗2首、断句3联。
唐诗汇评
李璟(916-961),初名景通,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先主李昪长子。保大元年(943)嗣位。中兴元年(958)奉表附周,去帝号,称南唐国主。在位十九年卒,庙号元宗。璟多才艺,好文学,善诗词。《全唐诗》存诗二首。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八
景本名璟。字伯玉。先主昪长子。年十岁官驾部郎中。累进诸卫将军。拜司徒平章事知中外诸军事都统。先主受禅。封吴王。徙封齐王。为诸道兵马大元帅。先主殂。袭位。改元。保大。十三年。周世宗南侵。遣使请奉正朔。不许。中兴元年。周再南侵。表请献江北郡县。避周讳更今名。下令去帝号。奉正朔。显德七年。宋受周禅。遣使如宋贺即位。建隆二年六月殂。年四十六。告哀于宋。请追复帝号。僭谥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庙号元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9—1001 【介绍】: 宋僧。德清人,俗姓高。幼出家杭州龙兴寺,受业于祥符寺。精南山律,时称“律虎”。兼通六经史书庄老百氏之学。吴越王钱镠署为两浙僧统。随钱俶入朝,太宗召对于滋福殿,赐号通慧大师。真宗咸平初加右街僧录,三年迁左街。卒谥圆明。奉诏撰有《宋高僧传》,另有《物类相感志》、《荀谱》、《内典集》、《外学集》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9—1001 俗姓高,德清(今属浙江)人。后唐明宗天成间,于杭州祥符寺出家。习《南山律》,时称为“律虎”。诗文俊捷,又称为“文虎”。任两浙僧统数十年,赐号明义宗文。吴越纳土,随钱俶入汴京,宋太宗召对,改号通惠大师。不久奉诏撰《宋高僧传》30卷。晚年住汴京天寿寺。《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六、《十国春秋》卷八九有传。著有《宋高僧传》,记唐高宗至宋初三百年间六百多位僧人事迹。另著《大宋僧史略》、《笋谱》、《传载》等书。《宋高僧诗选》、《吴郡志》、《瀛奎律髓》、《南村辍耕录》、《吟窗杂录》等书存诗7首,断句8,《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
全宋诗
释赞宁(九一九~一○○一),俗姓高,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后唐天祐十六年生,天成中出家,清泰初入天台山(《小畜集》卷二○《左街僧录通慧大师文集序》)。通南山律,时人谓之“律虎”。吴越中,置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宗文。入宋,改赐通慧大师。初补左街讲经首座、知西京教门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充右街僧录。三年迁左街(《咸淳临安志》卷七○)。四年卒,年八十三(《释氏疑年录》卷六)。一说咸平二年卒(《释氏稽古略》卷四)。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加谥圆明。有《内典集》一百五十二卷,《外学集》四十九卷。《西湖高僧事略》等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唐诗补逸
赞宁,德清高氏子。出家杭州龙兴寺,吴越武肃王署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入宋,至道二年示寂。诗二首。(《全唐诗》无赞宁诗)
全宋文·卷四○
赞宁(九一九——一○○一),俗姓高,其先渤海人,隋末徙居德清县(今浙江德清)。吴越宝正中,舍身杭州灵隐寺为僧,已而入天台山。精于南山律,时人谓之「律虎」。太宗尝召对,赐号「通慧大师」,命充史馆编修。后住东京天寿寺,知西京教门事,充东京右街僧录,寻迁左街。咸平四年卒,年八十三。谥圆明大师,葬龙井。所著有《宋高僧传》三十卷(存)、《大宋僧史略》三卷(存)、《内典集》一百五十卷、《外学集》四十九卷等。见王禹偁《小畜集》卷二○《通惠大师文集序》,《佛祖历代通载》卷一八,《释氏稽古略》卷四,《十国春秋》卷八九本传,陈垣《释氏疑年录》卷六。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赞宁。姓高氏。其先世渤海人。天祐中。师生于吴兴郡之德清金鹅别墅。出家杭之祥符。习南山律宗。著述毗尼。时人谓之律虎。文学日茂。声望日隆。武肃诸王公族咸慕重之。署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宗文。兴国三年。太宗闻其名。诏对滋福殿。延问弥日。改赐通慧。诏修大宋高僧传三十卷。又诏撰三教圣贤事一百卷。初补左街讲经首座。知西京教门事。咸平初加右街僧录。师又著内典集一百五十卷。外学集四十九卷。内翰王禹偁作文集序。极其赞美。及有书称其文辞。末云。所谓时雨降矣。日月出矣。灌溉爝火复何为哉。至道二年示寂。葬龙井坞。崇宁四年加谥圆明。 赞曰。 学富道充  名闻邦国  纶巾屡膺  爰宠其职 史馆译场  削浮纂实  曰古曰今  光明罔极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一
释赞宁,姓高氏,德清人。初出家于馀杭祥符,后栖灵隐,习南山律宗,著述毗尼,时称“律虎”。钱武肃王钦其声望,署为两浙僧统。宋太祖徵入京锡,号“通慧”,兼赐紫衣。淳化三年,兼翰林史馆编修。宁博物强记,辩语纵横。尝著《通论》,有驳董仲舒、难王充、斥颜师古、證蔡邕非史通等说,王禹偁深服之。兴国三年,太守闻其名,召对滋福殿,延问弥日,更号“通慧”。七年敕修《高僧传》,与新译经同入藏。端拱元年,书成,都三十卷,曰《有宋高僧传》,令弟子显忠拜表进纳,有敕嘉许。略云:“一乘妙道,六度玄门。代有奇人,迭恢圣教。若无纂述,何以显扬。繄尔真流,栖心法苑,成兹编集,颇效辛勤。备观该总之能,深切叹嘉之意。”其所进《高僧传》已令僧录司编入大藏。今赐绢三千匹,至可领也,故兹奖谕,想宜知之。又诏撰《三教圣贤事》一百卷。初补左街讲经首座,知西京教事。咸平中加右街僧录。年七十,入至道九老会,后二年示寂,塔龙井坞。所著更有《内典集》一百五十卷,《外学集》四十九卷。内翰王禹偁为之序,极其赞许。宁博闻多识,虽张茂先不能远过。徐常侍铉仕江南日,尝襆被入直澄心堂,至飞虹桥,马辄不进,裂鞍断辔,箠之流血,掣缰却立,铉遗书赞宁。宁答曰: “下必有海马骨,水火俱不能毁,惟沤以腐糟,随毁者是也。”铉斸之,去土丈馀,果得巨兽骨。上胫可长五尺,膝面下长三尺,髀骨若段柱然,积薪焚三日不动,以腐糟沤之,遂烂焉。徐谔尝画牛一辐,昼啮草栏外,夜则归卧栏中,持以献后主煜,煜献之宋,太宗以示诸臣,无能辨其理。宁曰:“南倭海水或灭,滩碛微露。倭人拾方,诸蚌腊中有馀泪,和色著物则昼隐夜见。沃焦山或风烧飘击,有石落海岸,滴水碧色,染物则昼见夜隐,此二形殆二物所画也。”
陈万通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建隆二年(961)任赵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4—971 【介绍】: 五代时徐州人,字子通,小名雨师。李昪第四子。南唐开国后,封寿阳郡王,进宣城王。李璟时,封鄂王,改燕王,再徙齐王。性刚毅,然不历军事。保大末,以元帅督师淮南,军政皆委监军使陈觉。淮南败,引残兵归金陵。复拜浙西节度使,力辞之,改抚州大都督。在镇十余年,日事酣饮,怠于视事。卒谥昭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7—988 【介绍】: 宋僧。高丽国人,字惟远。俗姓尹。后晋时来中国,初学《华严经》,后至天台,谒螺溪羲寂,受一心三观之教。学成,将欲回国,四明郡守钱惟治等固留之,遂不归。宋初,主宝云寺,敷扬教观,几二十年,受业者不可胜纪。后世尊为天台宗十六祖。
罗居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益州成都人。母死,庐墓三年,传有甘露芝草之瑞。太祖开宝四年,诏授延长主簿。
张再通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六
张再通,雍熙间人,敦煌慈惠乡百姓,曾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