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偷懒(偷懶)  拼音:tōu lǎn
贪图安逸,不肯勤力做事。《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宋金自此朝夕小心,辛勤做活,并不偷懒。」《红楼梦》第一四回:「来升家的每日揽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
《國語辭典》:逃债(逃債)  拼音:táo zhài
躲避债务。如:「他为了逃债而跑到国外藏匿。」也作「避债」。
分類:逃避还债
《國語辭典》:俎上肉  拼音:zǔ shàng ròu
砧板上的肉。比喻无力抵抗而任人宰割的人。参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条。《晋书。卷七八。孔愉传》:「既有艰难,则以微臣为先。今由俎上肉,任人脍截耳。」《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守光今日大王俎上肉也,惟大王处分!」
《漢語大詞典》:私解
谓私自逃避兵役。解,脱。韩非子·显学:“境内必知介而无私解,并力疾鬭,所以禽虏也,而以上为暴。”
《漢語大詞典》:逃宠(逃寵)
指逃避宠贵荣禄。晋书·潘尼传:“ 由 夷 逃宠,远於脱屣。” 宋 司马光 《竚瞻堂记》:“逃宠而宠不我捨,避名而名常我随。” 宋 叶适 《故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施公墓志铭》:“逃宠畏盈,敷露恳切。”
《漢語大詞典》:避头(避頭)
逃避,躲避。《王梵志诗·身卧空堂内》:“我今避头去,抛却空闲多。” 张锡厚 校注:“民间俗语,犹逃避,躲避。头,语助词。”
分類:逃避躲避
《漢語大詞典》:避迁(避遷)
谓逃避战乱而迁居。金史·白撒传:“时在城诸军不满四万,京城周百二十里,人守一乳口尚不能徧,故议避迁之民充军。”
《漢語大詞典》:背敌(背敵)
以背向敌。谓逃避敌人。后汉书·桓帝纪:“又 桂阳 太守 任胤 背敌畏懦,皆弃市。”
《漢語大詞典》:逃让(逃讓)
逃避推卸罪责。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词旨琐劣,冒黷尊严,俯伏刑书,不敢逃让。”
《漢語大詞典》:跳匿
逃避躲匿。 宋 陆游 《与尉论捕盗书》:“此十许人皆负重辟,相与窜伏山林中,昏夜伺便小刼。此官知之,则已分散跳匿。” 明 袁宏道 《监司周公实政录叙》:“夫高谈浮誉,鬼神也,无才者之所跳匿也;缮修钱穀之事,人物也,经世之实画也。”
分類:逃避避躲
《漢語大詞典》:隐逃(隱逃)
隐匿逃避。荀子·解蔽:“羣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而不用,贤良退处而隐逃。”
分類:隐匿逃避
《漢語大詞典》:避逐
逃避追逐。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深潜如避逐,远去若追奔。”
分類:逃避追逐
《漢語大詞典》:避招
谓逃避征召,隐居不仕。 元 袁桷 《赋文子方篔簹亭竹影》诗之五:“朔吹南尘久避招,闭门自醉独逍遥。”
《漢語大詞典》:背征
逃避征役。旧唐书·武士彠传:“ 王咸 、 高君雅 阴谓 士彠 曰:‘ 弘基 等皆背征三卫,所犯当死,安得领兵?’”按,资治通鉴·隋恭帝义宁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二人避役亡命,故曰背征。”
分類:逃避征役
《漢語大詞典》:趋背(趨背)
逃遁,逃避。 清 吴嘉纪 《归东淘答汪三韩过访》诗之二:“我无半亩田,征税何繇派?密网及无辜,无地可趋背。”
分類:逃遁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