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逃军(逃軍)  拼音:táo jūn
1.将领弃其兵士而逃。《谷梁传。文公七年》:「晋先蔑奔秦,不言出,在外也。辍战而奔秦,以是为逃军也。」
2.私自脱离军伍部队的兵士。
《漢語大詞典》:反走
(1).小步迅速倒退。庄子·盗跖:“ 孔子 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 盗跖 。” 成玄英 疏:“反走,却退。” 郭庆藩 集释:“反走,小却行也。”吕氏春秋·博志:“ 尹儒 反走,北面再拜。”
(2).回身逃跑;退却。史记·齐太公世家:“ 紂 师败绩。 紂 反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 延 ( 盖延 )为虎牙大将军,与 永 等战, 永 军反走,溺水者半。” 宋 陈亮 《酌古论·苻坚》:“虎之见人,常欲吞之。而人先设陷穽,然后脱身反走,虎必来奔,趋於陷穽。”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我兵万众突出,枪砲声如雷,贼惶遽不及战,輒反走。”
《漢語大詞典》:逐奔
(1).追逐逃跑者。《穀梁传·隐公五年》:“伐不踰时,战不逐奔,诛不填服。”墨子·非儒下:“君子胜不逐奔,揜函弗射,施则助之胥车。”
(2).追逐奔跑。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彼乘吾弱,逐奔不过数十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陈后反击之,无不溃败。”
《國語辭典》:逃逸  拼音:táo yì
逃离不见踪迹。如:「当抢匪逃逸后,警察才赶来。」
分類:逃逸逃跑
《漢語大詞典》:亡匿
逃跑并躲藏起来。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 ﹞乃更名姓,亡匿 下邳 。”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及党事起, 顒 以被禁錮,乃变姓名,亡匿 汝南 。”
分類:逃跑躲藏
《漢語大詞典》:亡军(亡軍)
谓士兵脱离队伍逃跑。尉缭子·兵令下:“今以法止逃归,禁亡军,是兵之一胜也。”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士卒亡军,诚在可疾。”
《漢語大詞典》:逃溃(逃潰)
逃跑溃散。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元年:“城中士民储舟裹粮,夜坐待旦,各谋逃溃。”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镇南关起义清方档案》:“ 陈炳焜 手斫中台匪纛,全军继登,匪队纷奔垒南逃溃。”
分類:逃跑溃散
《國語辭典》:私奔  拼音:sī bēn
1.男女不顾家人反对或礼法,相偕远走。《三国演义》第五五回:「我已嫁他人,今日归去,须不是与人私奔。」《红楼梦》第一回:「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
2.私自逃走。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昨日恰正动羁怀千里践红尘,单骑欲私奔。」
《漢語大詞典》:避走
(1).因回避而走开。晏子春秋·外篇上一:“ 晏子 避走,立乎门外。公令人粪洒改席,召 晏子 ,衣冠以迎。”
(2).因避害而逃跑。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七:“婢惊怖返走,人狗亦随婢后,至家庭中,举家避走。”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 智伯 攻围甚急,某避走 晋阳 。” 清 赵绍祖 《宿田家书所见》诗:“老翁急避走,入门肆督促。”
《漢語大詞典》:负檐(負簷)
(1).肩挑背负。《楚辞·严忌〈哀时命〉》:“负檐荷以丈尺兮,欲伸要而不可得。” 王逸 注:“背曰负,荷曰檐。”魏书·食货志:“布帛不可尺寸而裂,五穀则有负檐之难。”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关羽》:“当是时, 羽 威震华夏, 许下 之民,负檐而立。”按,檐,一本作“ 担 ”。“负檐而立”,形容准备逃跑的样子。
(2).对自己所担负的工作的谦称。史记·陈杞世家:“ 齐桓公 欲使 陈完 为卿, 完 曰:‘羈旅之臣,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 晋 卢谌 《赠崔温》:“亦既弛负檐,忝位宰黔庶。”
(1).亦作“ 负簷 ”。托住檐梁。文选·张协〈七命〉:“阴虬负檐,阳马承阿。” 吕向 注:“虬龙阴物,马为阳物。谓刻作其象,负荷檐梁之势,承接木石之曲。”
(2).亦作“ 负簷 ”。背靠屋檐。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卷下:“ 益都 孙文定公 为诸生时,数有异徵。一日天未明,自家赴塾,过大街,见一人负簷而立,长过於簷,无他径趋避。”
《漢語大詞典》:黥卒
宋 时在士兵脸上刺字,以防逃跑,故称。 宋 沈括 梦溪笔谈·神奇:“ 祥符 中,方士 王捷 ,本黥卒,尝以罪配 沙门岛 。”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 刘快活 信之 ,黥卒也。” 清 金农 《观猎》诗:“不若揖黥卒,尚知太白经。”
《漢語大詞典》:潜逸(潛逸)
(1).隐逸。《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臣揆 寧 前后辞让之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访诸故老,搜扬潜逸。”
(2).秘密逃跑。 明 刘基 《送偰世南参政分题得虎林》诗:“百灵肃号令,万恠悚潜逸。”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守道 张凤翥 、通判 张国运 越城潜逸。”
(3).谓偷袭。 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厅事记》:“东寇不靖,潜逸我疆。”
《漢語大詞典》:返走
回身逃跑。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七:“婢惊怖返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魏藻 ﹞骇而返走,罗刹急追之。”
分類:回身逃跑
《漢語大詞典》:败遁(敗遁)
逃遁,逃跑。 清 吴敏树 《己未上曾侍郎书》:“ 楚 南之贼,先以闻风败遁。”
分類:逃遁逃跑
《漢語大詞典》:逃官
(1).隐居不仕。 明 王思任 《阶成夜步有举怡春堂韵者》:“几年姓字幸逃官,长怪 东山 起 谢安 。”
(2).弃官逃跑。《荡寇志》第一○八回:“ 大义 务要盘问底里, 祥麟 只得将逃官之后……一一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