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遁逃  拼音:dùn táo
逃走。《荀子。王制》:「故奸言、奸说、奸事、奸能,遁逃反侧之民。」《文选。贾谊。过秦论》:「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
分類:遁逃逃走
《國語辭典》:逃遁  拼音:táo dùn
逃离。《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刘仁恭为失却单可及,仰天大哭,自放火将军营烧了,一夜逃遁。」《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三月,黄巢军败食尽,待为逃遁计。」
《國語辭典》:鼠窜(鼠竄)  拼音:shǔ cuàn
像老鼠奔窜般的惊惶逃走。《三国演义》第六回:「李傕抱头鼠窜,回见董卓。」
《國語辭典》:逃匿  拼音:táo nì
逃亡后,将自己藏匿起来。《孟子。滕文公上》:「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國語辭典》:潜逃(潛逃)  拼音:qián táo
秘密逃走。《诗经。小雅。四月》:「匪鳣匪鲔,潜逃于渊。」《儒林外史》第五○回:「要犯一名万里,系本府已革生员,身中,面黄,微须,年四十九岁,潜逃在外。」
《漢語大詞典》:走藏
逃走躲藏。 明 李东阳 《夜过仲家浅闸》诗:“牐官醉睡夫走藏,仓卒招呼百无计。” 清 韩菼 《禹城行》:“岁除霹靂籤,掩捕无走藏。”
分類:逃走躲藏
《國語辭典》:逃命  拼音:táo mìng
逃离危险环境以保全性命。《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军士见大船将覆,争下脚舰逃命。」《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打的那些贼人一个个抱头鼠窜,丢了银鞘,如飞的逃命去了。」也作「逃生」。
《漢語大詞典》:跳身
轻身逃走。汉书·萧何传:“夫上与 楚 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遯者数矣,然 萧何 常从 关中 遣军补其处。” 颜师古 注:“跳身,谓轻身走出也。” 宋 苏轼 《江瑶柱传》:“惟 扶风 马太守 不甚礼之,生浸不悦,跳身 武林 。”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七五回:“ 心安 ( 王心安 )又跳身遁去, 王成谦 袖手旁观。”
分類:逃走
《國語辭典》:兔脱(兔脫)  拼音:tù tuō
逃脱的速度,如兔驰般飞快。明。苏伯衡玄潭古剑歌〉:「神光兔脱飞雪霜,宝气龙腾贯霄汉。」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三。秦晋配》:「入房审视,客固醉卧未醒,而女兔脱,乃始追女。」
《漢語大詞典》:走匿
逃走躲避。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贼盗》:“ 宋 兴,既歛兵於内,盗贼輒发,而州郡无武备,急则吏走匿自存,天子常薄吏罪,而言事者以为适然。”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二:“僧 继晓 者,始以淫术欺誑 楚 府,事败走匿京师。” 蔡东藩 《唐史通俗演义》第十六回:“ 頡利 闻了消息,走匿荒谷。”
分類:逃走躲避
《國語辭典》:步走  拼音:bù zǒu
徒步逃跑。《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漢語大詞典》:鱼淰(魚淰)
谓鱼受惊逃走。 宋 王安石 《秋夜泛舟》诗:“深寻畏鱼淰,中路且回橈。” 元 柳贯 《赠钱正傅之官池阳》诗:“马惊连轴折,鱼淰尺波浑。”
分類:受惊逃走
《國語辭典》:私奔  拼音:sī bēn
1.男女不顾家人反对或礼法,相偕远走。《三国演义》第五五回:「我已嫁他人,今日归去,须不是与人私奔。」《红楼梦》第一回:「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
2.私自逃走。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昨日恰正动羁怀千里践红尘,单骑欲私奔。」
《漢語大詞典》:脱走
脱身逃走或隐遁。后汉书·孔融传:“密就掩捕, 俭 得脱走。”金史·武仙传:“ 珙 与数百人脱走,生擒其统制统领数十人。” 鲁迅 《彷徨·伤逝》:“觉得在沉重的迫压中,渐渐隐约地现出脱走的路径:深山大泽,洋场。”
《漢語大詞典》:潜窜(潛竄)
偷偷地逃走。梁书·沈约传:“ 约 幼潜窜,会赦免。”陈书·世祖纪:“ 章昭达 大破 周迪 ,悉擒其党与, 迪 脱身潜窜。”北齐书·杨愔传:“﹝ 杨愔 ﹞既潜窜累载,属 神武 至 信都 ,遂投刺辕门。”
分類:偷偷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