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送气(送氣)  拼音:sòng qì
语音学上发塞音或塞擦音时,在发音器官除阻后,吐出强的气流,称为「送气」。
《国语辞典》:不送气音(不送气音)  拼音:bù sòng qì yīn
以自然往外,而非用力送气的发音方式,所发出来的声音。如国语注音符号的ㄅ、ㄉ、ㄍ、ㄗ。
《国语辞典》:送气音(送气音)  拼音:sòng qì yīn
语音学上指发塞音和塞擦音时,除阻后外出气流强的辅音,称为「送气音」。如国语注音符号的ㄆ、ㄊ、ㄎ、ㄑ、ㄔ、ㄘ皆是。也称为「吐气音」。
《國語辭典》:不送气(不送氣)  拼音:bù sòng qì
发塞音或塞擦音时,在发音器官除阻后,并无气流吐出者,称为「不送气」。也称为「不吐气」。
《國語辭典》:吐气(吐氣)  拼音:tǔ qì
1.呼气。气由肺部经由呼吸道吐出体外,与吸气相反。汉。班固〈东都赋〉:「咸含和而吐气,颂曰盛哉乎斯世。」
2.得志时,摅舒久郁之气。如:「扬眉吐气」。《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只待一朝有了机会,轰轰烈烈的做他一番,替中国人吐气,至于大局也不能顾得。」
《國語辭典》:过气(過氣)  拼音:guò qì
比喻一个人的名气,因主、客观环境的改变,已不如往日。如:「他是一位过气的电影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