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退让(退讓)  拼音:tuì ràng
谦退逊让。《礼记。曲礼上》:「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汉书。卷九二。游侠传。郭解传》:「虽为侠而恂恂有退让君子之风。」
《國語辭典》:逡巡  拼音:qūn xún
1.向后退。《庄子。秋水》:「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汉。贾谊 过秦论:「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也作「逡循」。
2.徘徊不前。唐。杜甫丽人行〉:「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聊斋志异。卷一。劳山道士》:「俛首骤入,勿逡巡!」
3.顷刻之间。唐。韩湘言志〉诗:「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虽然是不关亲,可怜见命在逡巡。」
《國語辭典》:退避  拼音:tuì bì
离去、避开。《汉书。卷八一。张禹传》:「数病上书乞骸骨,欲退避凤。」《三国演义》第二六回:「关公怒目横刀,大喝一声,门吏皆退避。」
《國語辭典》:退避三舍  拼音:tuì bì sān shè
比喻遇到实力很强的对手,为避免正面冲突折损太多,乃主动让步,不与人争。参见「辟君三舍」条。《儒林外史》第一○回:「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镜花缘》第五六回:「非独本郡众人所不能及,即天下闺才,亦当退避三舍哩!」
《漢語大詞典》:逊避(遜避)
(1).退让;退避。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洁皎分以守终,不逊避而苟免者,节人也。”宋书·袁顗传:“俛眉逊避,维持内外。”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上帝眷相,大命所集,而称疾逊避,至于累月。”明史·刘宗周传:“君父变出非常,公专閫外,不思枕戈泣血,激励同仇,顾藉口镇静,作逊避计耶?”
(2).退位;禅让。北齐书·高德政传:“ 旭 ( 元旭 )云:‘五行递运,有始有终, 齐王 圣德钦明,万方归仰,臣等昧死闻奏,愿陛下则 尧 禪 舜 。’ 魏帝 便歛容曰:‘此事推挹已久,谨当逊避。’”
《國語辭典》:退步  拼音:tuì bù
1.脚步向后退。《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法师一见,退步惊惶。」
2.落后。如:「他的成绩退步不少。」
3.退后的馀地。《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徐州四面受敌,操必力攻,我当先思退步。」
4.让步,抽身引退。《说郛。卷七七。东谷所见。贪欲》:「予年近七旬,尽宜省事乐间,息心退步,何必贪欲,于受用无几之日。」
5.套间,正屋后面的小屋。《红楼梦》第一七回:「后院,有大株梨花兼著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
《漢語大詞典》:退托(退託)
见“ 退托 ”。
《國語辭典》:卑下  拼音:bēi xià
1.低洼、低矮。《汉书。卷二九。沟洫志》:「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注》:「县土卑下,泽多陂地。」
2.低贱的身分或地位。《吕氏春秋。审分览。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
3.轻视、看不起。《淮南子。人间》:「使人卑下诽谤己者,心之罪也。」《汉书。卷七七。盖宽饶传》:「坐者皆属目卑下之。」
《漢語大詞典》:避路
(1).避退让路。晋书·石季龙载记上:“朕闻良臣正如猛兽,高步通衢而豺狼避路,信矣哉!”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 略 弃官入海,恶虫猛兽悉避路。” 清 杨潮观 《新丰店马周独酌》:“肥马当风,蹇驴避路。”
(2).旧时礼节。遇尊长于路,避退一旁,以示敬畏。《魏书·元子思传》:“中尉出行,车辐前驱,除道一里,王公百辟避路。”旧唐书·王世充传:“或轻骑游歷街衢,亦不清道,百姓但避路而已。”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此正教人避路逊畔之意。”
(3).退让;让步。 宋 王十朋 《读苏文》:“至论其文之工,才之美,是宜 韩公 欲推逊 子厚 , 欧阳子 欲避路放 子瞻 出一头地也。” 宋 张纲 《江城子·和吕丞送进士赴省》词:“直下青冥休避路,九万里,看摶风。”
(4).犹择路。《水浒传》第三回:“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
《漢語大詞典》:屈抑
(1).枉屈;压抑。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欲乞敷奏施行,俾元来屈抑,稍得暴白於四方。”明史·伍文定传:“曾未见有鸣其不平,伸其屈抑者。” 清 王韬 《原才》:“夫天地生才而国家非惟不能用,又从而摧残屈抑之,以自斵其元气,国家何由而盛歟?” 李大钊 《由纵的组织向横的组织》:“被压服在下级地位的个性,都为自居于上级地位者所束缚、践踏、屈抑、凌虐。”
(2).退让;屈服。 明 方孝孺 《戆窝记》:“ 汉 汲长孺 、 吴 张子布 辈皆负气自高,昌言倨色,不少屈抑以取合当世。”明史·文苑传三·蔡羽:“或谓其诗似 李贺 。 羽 曰:‘吾诗求出 魏 晋 上,今乃为 李贺 邪!’其不肯屈抑如此。” 郭沫若 《历史人物·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就在至尊的天子之前,都是不肯屈抑的。”
《漢語大詞典》:退逊(退遜)
退让;谦逊。 宋 叶适 《故昭庆军承宣使知大宗正事赠开府仪同三司崇国赵公谥宣简议》:“夫高爵重位,不为富贵沉溺,而能退逊以保其节,文雅以发其名,此宗室公族之所谓贤也。” 宋 陆九渊 《与曹立之书》:“姑随所见,其号不侈,小心退逊,以听他日之进。”
分類:退让谦逊
《漢語大詞典》:让长(讓長)
礼让长者;退让。韩非子·难一:“河滨之渔者争坻, 舜 往渔焉,朞年,而让长。”史记·周本纪:“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
《漢語大詞典》:退恕
退让;退避。 明 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下:“ 陈声伯 《渚山诗话》云:‘近世士大夫遇事退恕,则曰:“过背之后,不知和尚在?鉢盂在?”其担任者,则曰:“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 声伯 戏以此言作絶句云:‘……身谋过背谁知鉢,日记升堂且撞鐘。’观此则非退恕者矣。”
《漢語大詞典》:躲让(躲讓)
避开;退让。 刘澍德 《迷》:“他慢吞吞的在街心内踱着,看见对面急匆匆走来的人也不躲让。”
分類:避开退让
《漢語大詞典》:自下
(1).谦逊退让,敬重他人。晏子春秋·杂上五:“今者,妾见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汉 扬雄 《法言·寡见》:“自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 唐 韩愈 《答冯宿书》:“故至此已来,剋己自下,虽不肖人至,未尝敢以貌慢之。” 明 文徵明 《侍御陈公石峰记》:“苟为自下,则非有越人之才者不能。”
(2).犹其下。《后汉书·殇帝纪》:“蝗虫之异,殆不虚生,万方有罪,在予一人,而言事者专咎自下,非助我者也。”后汉书·袁术传:“及窃伪号,淫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紈,厌粱肉,自下飢困,莫之简卹。”
《漢語大詞典》:退听(退聽)
退让顺从。易·艮:“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孔颖达 疏:“听,从也。既不能拯动,又不能静退听从其见止之命,所以其心不快矣。” 宋 陆游 《急雨》诗:“ 祝融 退听不敢骄,父老歌舞看稻苗。” 清 黄景仁 《大雷雨过太湖》诗:“我思阳月阳退听,岂宜玉虎鸣其兇。”
分類:退让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