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让步(讓步)  拼音:ràng bù
双方发生争执时,为避免起冲突,而放弃自己主张或利益的一部分,以求事情和平解决,称为「让步」。如:「双方为了这点小事,争得脸红脖子粗,谁也不肯让步。」
《國語辭典》:蹲循  拼音:dūn xún
逡巡,退让。《庄子。至乐》:「忠谏不听,蹲循勿争。」
分類:逡巡退让
《國語辭典》:忍让(忍讓)  拼音:rěn ràng
容忍谦让。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六。谈献二。魏尚书格言》:「恭谨忍让,是居乡之良法。」
《漢語大詞典》:逡遁
(1).却行,恭顺貌。管子·戒:“ 桓公 蹵然逡遁。”汉书·雋不疑薛广德等传赞:“ 薛广德 保县车之荣, 平当 逡遁有耻, 彭宣 见险而止,异乎‘苟患失之’者矣。” 颜师古 注:“遁读与巡同。”
(2).退避,退让。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逡遁:“ 贾谊 《过秦》云:‘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仰关而攻 秦 , 秦 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遁而不敢进。 秦 无亡矢遗鏃之费,而天下已困矣。’遁者盖取盾之声以为巡字,当音详遵反……九国畏愞,自度无功,持疑不进,坐致败散耳。后之学者既不知遁为巡字,遂改为遁逃,因就释云。”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夫以疆圉抗詔,叛也。又逡遁多畏,而弗能自立为小国,虚设节镇也,孰用?”
《漢語大詞典》:挹退
谦抑,退让。《晋书·殷浩传》:“若復深存挹退,苟遂本怀,吾恐天下之事於此去矣。” 南朝 宋 傅亮 《与沈林子书》:“足下虽存挹退,岂得独为君子耶?”
分類:谦抑退让
《漢語大詞典》:淡退
淡泊退让。谓淡于名利。《晋书·裴楷传》:“及转东宫,班在时类之下,安於淡退,有识有以见其心也。”南史·王球传:“ 球 有素尚,加又多病,公应以淡退求之,未可以文案责也。”
分類:淡泊退让
《國語辭典》:卑让(卑讓)  拼音:bēi ràng
谦让、退让。《左传。文公元年》:「忠、信,卑让之道也。」
《國語辭典》:强硬(強硬)  拼音:qiáng yìng
态度坚决,不肯退让。如:「因他态度强硬,坚决不肯让步,致使谈判陷入僵局。」
《漢語大詞典》:退损(退損)
退让谦抑。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卷六:“清静柔弱,动作纤微,简易退损,归於无为。”晋书·安平献王孚传:“ 孚 性至慎, 宣帝 执政,常自退损。”
《漢語大詞典》:擅退
擅自退让不受。 汉 贾谊 新书·服疑:“等级既设,各处其检,人循其度,擅退则让,上僭者诛。” 汉 贾谊 新书·瑰玮:“制数已定,则君臣絶尤而上下分明矣,擅退则让,上僭者诛。”
《國語辭典》:以退为进(以退為進)  拼音:yǐ tuì wéi jìn
表面上退让,实则藉此作为进攻或晋升的手段、方法。汉。扬雄《法言。君子》:「昔乎颜渊以退为进,天下鲜俪焉。」《明史。卷二二九。王用汲传》:「即炌当世宗朝,亦养病十馀年。后夤缘攀附,骤列要津。以退为进,宜莫如炌。」
《漢語大詞典》:针尖儿对麦芒儿
双方尖锐对立,斤斤计较,毫不退让
干吗这么针尖对麦芒儿的,少说一句不会矮一截儿吧?
《國語辭典》:狭路相逢(狹路相逢)  拼音:xiá lù xiāng féng
比喻仇人相遇。参见「相逢狭路」条。元。无名氏《争报恩。楔子》:「不如做个计较,放了他回去。狭路相逢,安知没有报恩之处?」《三国演义》第二二回:「狭路相逢,急难回避;交马只一合,早被张飞生擒过去。」
《国语辞典》:谦卑自牧(谦卑自牧)  拼音:qiān bēi zì mù
为人处事谦和退让,以修养自我的德性。语本《易经。谦卦。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也作「谦冲自牧」。
《国语辞典》:谦冲自牧(谦冲自牧)  拼音:qiān chōng zì mù
为人处事谦和退让,以修养自我的德性。参见「谦卑自牧」条。唐。魏徵〈论时政疏〉:「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