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迸出  拼音:bèng chū
溅射而出。《水浒传》第一回:「两只眼迸出金光,张开巨口,吐出舌头。」《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恶和尚比定中心,知道是脑子的所在,一劈出了,恰好脑浆迸出,赶热好吃。」
分类:迸出
《漢語大詞典》:奔迸
(1).逃散。宋书·张畅传:“ 胡盛之 偏裨小帅,众无一旅,始济 融水 , 魏国 君臣奔迸,仅得免脱。”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安禄山 陷 洛阳 ,士庶奔迸。” 清 顾炎武 《常熟县耿侯橘水利书》诗:“况多锋鏑惊,早夜常奔迸。”
(2).犹奔涌。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夏潦时至,山水奔迸,交集於河。” 鲁迅 《集外集拾遗·诗歌之敌》:“三是以为诗歌的热烈的感情的奔迸,足以危害社会的道德与平和的那些怀着宗教精神的人们。”
分類:逃散奔涌
《漢語大詞典》:迸落
犹散落。 晋 潘岳 《射雉赋》:“倒禽纷以迸落,机声振而未已。” 清 纳兰性德 《浣溪纱》词:“锦样年华水样流,鮫珠迸落更难收。” 徐迟 《大场的一夜》:“甲上的冰柱迸落,锵然有声。”
分類:散落
《國語辭典》:迸泪(迸淚)  拼音:bèng lèi
眼泪涌出。如:「她著急得眼底迸泪,话都说不出来了。」也作「迸涕」。
《漢語大詞典》:迸泉
喷涌的泉水。 唐 窦暨 《述书赋上》:“或迸泉涌溢,或错玉班赋。” 唐 姚合 《题大理崔少卿驸马林亭》诗:“迸泉清胜雨,深洞暖如春。”清平山堂话本·死生交范张鸡黍:“言讫,泪如迸泉。”
分類:喷涌泉水
《國語辭典》:迸裂  拼音:bèng liè
突然裂开。《三国演义》第二九回:「策拍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昏绝于地。」《西游记》第二八回:「陡然间,就狐假虎威,红须倒竖,血发朝天,眼睛迸裂。」
《漢語大詞典》:迸笋(迸筍)
破土猛长的竹笋。 唐 岑参 《范公丛竹歌》:“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堦踏还出。” 唐 张祜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迸笋斜穿坞,飞泉下喷崖。”
分類:破土竹笋
《國語辭典》:迸流  拼音:bèng liú
飞溅、涌流。如:「山中泉水迸流。」《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说声未毕,韦氏已到,按在地上,先打三百杀威棒,打得个皮开肉绽,鲜血迸流。」
《骈字类编》:泉迸
唐 包何 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 藤垂宛地萦珠履,泉迸侵阶浸绿钱。
元 张养浩 游香山 松藏雷雨太阴黑,泉迸岩薮银虹驰。
《骈字类编》:珠迸
张协安石榴赋柔肤水洁凝光玉莹漼如冰碎泫若珠迸
《漢語大詞典》:迸水
(1).奔腾的河水。 南朝 梁 刘孝绰 《答何记室诗》:“晨征凌迸水,暮宿犯頽风。” 唐 骆宾王 《晚渡黄河》诗:“通波连 马颊 ,迸水急 龙门 。” 明 刘基 《题山水图为宝林衍上人作》诗:“高松浥露和烟冷,迸水穿沙出谷浑。”
(2).从高处泻落的水。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迸水倾瑶砌,疏风罅玉房。”
《國語辭典》:迸散  拼音:bèng sàn
猛烈地散开。如:「枪弹击中石块,火星向四面迸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纸钱甫燃,忽狂风捲起著梁上,烈焰骤发,烟煤迸散如雨落。」
《漢語大詞典》:迸火
飞溅的火星。 唐 孟郊 《酬郑毗踯躅咏》:“迸火烧閒地,红星堕青天。”旧五代史·汉书·史弘肇传:“祸前二日昧爽,有星落於 弘肇 前三数步,如迸火而散,俄而被诛。”
分類:飞溅火星
《漢語大詞典》:迸珠
散落珍珠。多形容水滴飞溅貌。 元 郑元祐 《云山高隐图》诗:“巖头千仞泻飞瀑,迸珠溅雪交横飞。”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桥悬两巖石上,俯瞰深峡中,迸珠戛玉。”
《漢語大詞典》:迸地
(1).落地。 明 沈明臣 《浴凫池馆观朱邦宪唐子才投壶歌呈赵太仆时章》:“鏘鏘迸地坠流星,贯耳穿心惊復喜。”
(2).破土。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五:“春夏雨足,笋迸地而出。”
分類:落地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