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迷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迷之境界,三界六道之内也。
迷黎麻罗
【佛学大辞典】
(杂语)眼目之迷乱也。碧岩五十一则评唱曰:「眼目迷黎麻罗。」种电钞六曰:「借眯之音也。眯,订正篇海:绵兮切,音米,眇目也。,字汇:邻溪切,音黎,视也。,缓视也。,目无色也。人天眼目宗门杂录部。严头云:从来眼目弥黎麻罗,且莫乱呈懵袋,今无眼子谓也。」
迷卢
【佛学大辞典】
(杂名)苏迷卢Sumeru之略。旧言须弥山。西域记一曰:「苏迷卢山,唐言妙高山。旧曰须弥,又曰须弥娄,皆讹略也。」高八万由旬,故曰迷卢八万。
迷卢八万顶
【佛学大辞典】
(杂语)须弥山之顶上由海有八万由旬。以爱师父之恩高也。
迷隶耶
【佛学大辞典】
(饮食)Maireya,又作迷丽耶,米隶耶。以果实根茎等所造之酒也。顺正理论三十八曰:「迷丽耶者,谓诸根业叶花果汁为前方便,不和曲檗酝酿,且成酒色香味,饮已惛醉。」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米隶耶酒,谓根茎花果等杂酒。」
修迷楼
【佛学大辞典】
(杂名)山名。(参见:须弥)
疏迷惑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俱舍谓之背上使。谓见道所断十惑中贪瞋痴慢之四惑也。是不直缘谛理,缘五见等见惑而起之惑也。
痴迷
【佛学大辞典】
(术语)痴心迷于理也。止观五曰:「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作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水变作坚冰。」
爱著迷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一切万有,为五蕴和合而假存者,不知此理而执著一切万物为常恒不易,谓之爱著迷。
群迷
【佛学大辞典】
(术语)许多迷惑之众生也。观经玄义分曰:「群迷性隔,乐欲不同。」大日经疏二曰:「十方三世诸佛唯有此一门,诱进群迷出于火宅。」
【佛学常见辞汇】
许多迷惑的众生。
学教成迷
【佛学大辞典】
(杂语)学佛说之教法,而生谬解者。如小乘,权大乘。是三论宗之用语。三论玄义作学教起迷。三论玄义曰:「言不会道,破而不收,说必契理。收而不破,学教起迷。亦破亦收,破其能迷之情,收取所惑之教。诸法实相,言忘虑绝,实无可破亦无可收。」
亲迷惑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见道所断十惑中,疑与五见之六惑也。以是为亲迷谛理之惑也。
转迷开悟
【佛学大辞典】
(术语)舍三界生死之迷,达于涅槃之悟也。离烦恼之迷,得菩提之證也。
苏迷
【佛学大辞典】
(杂名)苏迷卢之略。山名。(参见:须弥)
苏迷嚧
【佛学大辞典】
(杂名)山名。(参见:须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