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沈蛊(沈蠱)
沉溺迷惑。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 林甫 善养君欲,自是帝深居燕适,沉蛊袵席,主德衰矣。”
分類:沉溺迷惑
《國語辭典》:魅惑  拼音:mèi huò
以美貌或媚态来迷惑人。如:「在古代传说中,狐仙往往有魅惑人心的本事。」
《漢語大詞典》:迷诱(迷誘)
迷惑诱骗。 孙中山 《中国问题的真解决》:“自义和团战争以来,许多人为 满清 政府偶而发布的政策诏旨所迷诱,便相信那个政府。”
分類:迷惑诱骗
《漢語大詞典》:迷烦(迷煩)
迷惑烦恼。 三国 魏 曹操 《秋胡行》:“坐盘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
分類:迷惑烦恼
《漢語大詞典》:迷蔽
迷惑蒙蔽。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举一切迷蔽民彝之死灰陈腐,摧陷而澄清之。”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必到人人都从真实的知识,揭破宗教的迷蔽,看宗教为无足轻重的时候,才有思想自由之可言。”
分類:迷惑蒙蔽
《漢語大詞典》:披迷
剖析迷惑。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任贤:“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
分類:剖析迷惑
《漢語大詞典》:矫惑(矯惑)
诡诈迷惑。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诸罗刹女策説无功,遂纵妖媚,备行矫惑,商侣爱恋,情难堪忍。”
分類:诡诈迷惑
《漢語大詞典》:惑荧(惑熒)
亦作“ 惑营 ”。 迷惑。文子·下德:“故人性欲平,嗜欲害之。唯有道者能遗物反己。有以自鉴,则不失物之情;无以自鉴,则动而惑荧。”《淮南子·齐俗训》:“夫性亦人之斗极也,以有自见也,则不失物之情;无以自见,则动而惑营。”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六“连语”:“营亦惑也。惑营即营惑。”
分類:迷惑
《國語辭典》:惑术(惑術)  拼音:huò shù
能使人迷惑的学说或法术。《韩非子。忠孝》:「恍惚之言,恬淡之学,天下之惑术也。」
《漢語大詞典》:诳曜(誑曜)
欺骗迷惑。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商人次第为之,立服带綬,备置官属,烹杀謳歌,纷籍连日,转相誑曜,言有神明,其谴问祸福立应,歷载弥久,莫之匡纠。”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彼岂虚谈夸论,誑曜世俗哉!”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其秋, 张昌 贼起,先略 江夏 ,誑曜百姓。”参见“ 誑耀 ”。
《漢語大詞典》:诳耀(誑耀,誑燿)
亦作“ 誑燿 ”。欺骗迷惑。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 博 常欲誑耀 淮南王 ,即具记 房 诸所説灾异及召见密语,持予 淮南王 以为信验。”汉书·元后传:“ 莽 日誑燿太后,言辅政致太平,羣臣奏请尊 莽 为 安汉公 。”资治通鉴·汉平帝元始四年:“ 莽 虽专权,然所以誑耀媚事太后,下至旁侧长御,方故万端,赂遗以千万。”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长素 徒以詔旨美谈,视为实事,以此誑燿天下,独不读 刘知几 《载文》之篇乎?”
分類:欺骗迷惑
《漢語大詞典》:诓惑(誆惑)
欺骗迷惑。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三:“一个中学毕业生在当时是等于一名举人,有这样一张文凭,可以拿回家去贴报条,诓惑乡民,增长新地主的候补资格。”
《漢語大詞典》:迂惑
迂腐而迷惑。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一:“夫世道之弊已甚……闻有好学者,则嗤笑、排谤,谓之迂惑。”
分類:迂腐迷惑
《國語辭典》:诱惑力(誘惑力)  拼音:yòu huò lì
产生诱惑的力量。如:「音乐对我的诱惑力太大了,我一听音乐就会不由自主的打节拍。」
《漢語大詞典》:诱媚(誘媚)
诱惑,迷惑。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三:“‘跳舞剧’的题目不适于我们今日的生活:情态的诱媚,英雄气概的短少。”
分類:诱惑迷惑
《漢語大詞典》:萦悸(縈悸)
迷惑恐惧。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此长无益於吉凶,而空残灭繒丝,縈悸小民。” 汪继培 笺:“‘縈’与‘荧’通。”
分類:迷惑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