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遇韵》:述赋(述赋)
唐无名氏五色卿云赋式赞其羭恭命述赋
《漢語大詞典》:述撰(述譔)
亦作“ 述譔 ”。 撰述;著作。 清 孙枝蔚 《客金陵一月将归维扬留别周雪客》诗:“公子况玅年,所期富述撰。” 清 王韬 《送西儒理雅各回国序》:“览者已叹为西儒述譔之富。”
分類:撰述著作
《漢語大詞典》:演述
(1).表演叙述。 明 徐渭 《渔阳三弄》:“俺待要请将他来,一併放出 曹瞒 ,把旧日駡座的情状两下裡演述一番。”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 梁 时《大云之乐》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变化之事。獶伶实始於此。”
(2).讲述。 清 顾炎武 《〈下学指南〉序》:“夫学 程子 而涉于禪者, 上蔡 也, 横浦 则以禪而入于儒, 象山 则自立一説,以排千五百年之学者……后之説者递相演述,大抵不出乎此。” 李广田 《哀念朱自清先生》:“ 朱先生 并不是历史家,然而近年来所写的文字中却大都有一个史的观点,不论是谈语文的,谈文学思潮,或是谈一般文化的,大半是作一历史演述。”
《國語辭典》:引述  拼音:yǐn shù
引用叙述。如:「文章或书本里引述他人的话语,必须注明其出处或来源。」
《漢語大詞典》:勿述
不逆。犹言顺畅。文选·王褒〈洞箫赋〉:“趣从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诡譎。” 李善 注:“勿述,无所逆误之貌。”
分類:顺畅
《国语辞典》:供述  拼音:gōng shù
供认自述。如:「根据涉嫌人的供述,本案的主谋另有其人。」
分类:供认自述
《韵府拾遗 质韵》:攸述
惕炯老人星赋稽元命之攸述按星经之所纪
《國語辭典》:补述(補述)  拼音:bǔ shù
补充说明。如:「他在论文的致谢词中,补述了对问卷受访者的感谢。」
《漢語大詞典》:诉述(訴述)
诉说。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场:“我弹的不是靡靡之音,我唱的也不是 桑间 、 濮上 之辞,我所弹的唱的就是我自己做的《胡笳十八拍》,是诉述自己的悲哀。” 柳青 《〈创业史〉题叙》:“他们诉述着大体上类似的不幸,哀告救命。”
分類:诉说四幕
《漢語大詞典》:考述
稽考叙录。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序:“至於弦弓毒矢,彊弱相并,国地大小,兴灭不常,是皆乌足以考述哉。”
分類:稽考叙录
《漢語大詞典》:写述(寫述)
叙述;描述。 宋 苏轼 《谢交代赵祠部启》:“望公之来,以日为岁。祝颂之素,写述难周。” 阿英 《晚清小说史》第三章:“﹝《负曝闲谈》﹞写 北京 部分,优秀的地方,不在人物,而是关于风习的写述。”
分類:叙述描述
《漢語大詞典》:遵述
遵循。《后汉书·袁安传》:“三帝积累,以遗陛下,陛下深宜遵述先志,成就其业。”
分類:遵循
《高级汉语词典》:预述  拼音:yù shù
开始系统讲授之前对(研究的课程)作全面概述
《漢語大詞典》:郁述(鬱述)
见“ 鬱术 ”。
《漢語大詞典》:郁术(鬱術)
亦作“ 鬱述 ”。
(1).迂回曲折貌。释名·释水:“人所为之曰潏。潏,术也,偃水使鬱术也。鱼梁、水碓之谓也。” 沈兼士 曰:“余意水碓之制,乃藉水之回力以为用,故谓之鬱术。术者,説文训为邑中道;城中道路周转互通,亦取义於回。”见《与丁声树论〈释名〉潏字之义类书》
(2).犹郁律。烟云上升貌。 三国 魏 曹植 《喜雨》:“庆云从北来,鬱述西南征。” 黄节 注:“ 丁晏 曰:‘古律、述音义同。’而 郭璞 《江赋》 李善 注曰:‘鬱律,烟上貌。’此诗就云言,当为云上貌。”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陈居士书》:“行云鬱术,征禽难使。”
(3).闷热。 汉 王粲 《大暑赋》:“或赫爔以瘴炎,或鬱术而燠蒸。”北堂书钞卷一三四引 晋 陆机 《羽扇赋》:“驱嚣尘之鬱述,流清气之悄悄。”
《漢語大詞典》:着述(著述)
(1).撰写文章;编纂。汉书·叙传上:“﹝ 班固 ﹞ 永平 中为郎,典校祕书,专篤志於博学,以著述为业。”后汉书·应劭传:“凡所著述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书,皆传于时。”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寻自古太史之职,虽以著述为宗,而兼掌历象、日月、阴阳、管数。”
(2).著作和编纂的成品。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南史·徐广传:“如 袁宏 干宝 之徒,赖有著述,流声於后。”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序》:“ 文莹 收古今文章著述最多,自国初至 熙寧 间,得文集二百餘家,仅数千卷。”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他( 陈毅 )对 中国 古典文学和近代文史著述,也广泛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