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3,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连词
环节
筋节
盘络
曳衔
嘴角
接合
搪挨
涎尾
嵌玻璃
电路
斗笔
脖子
贯船
流网
《國語辭典》:连词(連詞)  拼音:lián cí
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句,以表示其相互连络关系的词。如「和」、「与」、「而且」、「但是」等。参见「连接词」条。
《國語辭典》:环节(環節)  拼音:huán jié
1.某些低等动物如蚯蚓、蜈蚣等,身体由许多大小相近,且能伸缩的环状结构互相连接组成,这些结构称为「环节」。
2.互相关连的许多事物中的一个。如:「这个工厂的运作,品质管制是较弱的环节。」
《國語辭典》:觔节(觔節)  拼音:jīn jié
1.筋肉骨节。《西游记》第二回:「那魔王被悟空掏短胁,撞了裆,几下觔节,把他打重了。」也作「筋节」。
2.做事的条理、诀窍。如:「做事要懂得觔节,才能做得又快又好。」也作「筋节」。
《國語辭典》:筋节(筋節)  拼音:jīn jié
1.筋肉骨节。也作「觔节」。
2.筋骨强壮。《醒世恒言。卷三二。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黄生又是个书生,不是筋节的,一只手如何带得住。」
3.做事的条理、诀窍。《野叟曝言》第一八回:「我倒好心和他说正经话,教他筋节,他倒挺出这样死话来。」也作「觔节」。
《漢語大詞典》:盘络(盤絡)
回环连接。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金龙砚:“细视之,则石面脉理深青色,盘络如柏枝状。”明史·广西土司传一·平乐:“ 府江 有两岸三洞诸 僮 ,皆属 荔浦 ,延袤千餘里,中间巢峒盘络,为 瑶 僮 窟穴。”
《漢語大詞典》:曳衔(曳銜)
牵引连接。《楚辞·天问》:“鴟龟曳衔, 鯀 何听焉?” 闻一多 疏证:“曳谓牵引,衔谓连接,前者曳之,后者衔之,以相随而行也;言鴟龟曳衔而行, 鯀 何得用其法以筑隄哉?”
《國語辭典》:嘴角  拼音:zuǐ jiǎo
嘴唇的两端。如:「他嘴角挂著微笑。」
《國語辭典》:接合  拼音:jiē hé
连接合并。三国魏。阮籍 通易论:「周流接合,万物既终。造微更始,明而未达。」
《漢語大詞典》:搪挨
挨近,连接。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斋》之二:“ 魏王 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
分類:挨近连接
《国语辞典》:涎尾  拼音:xián wěi
前后连接。《痛史》第八回:「等了良久,方见一行鞑兵,骑著马,衔尾而来。」
《国语辞典》:嵌玻璃  拼音:qiān bō li
将各种彩色玻璃以铅或铁条连接起来,使其成为绘画图案,嵌在窗上。中世纪哥德式教堂建筑使用最多。
分类:连接
《國語辭典》:电路(電路)  拼音:diàn lù
指由电源经导线、开关至各电器设备,让电流通过供应电能使用的回路。
《漢語大詞典》:斗笔(斗筆)
写大字用的毛笔,笔杆连接笔头处做成斗形。镜花缘第八八回:“那个美女两手执着斗笔,指着 风姨 、 嫦娥 道:‘尔等职掌风月,各有专司,如何无故越俎,搅乱文教?’”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四:“旁边的一个 福建 漆器的笔筒里,正插满着各种大小的斗笔和毛笔。”
《國語辭典》:脖子  拼音:bó zi
颈项,头与身体连接的部分。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青龙偃月刀,九九八十一斤,脖子里著一下,那里寻黄文来。」《文明小史》第一六回:「正说话间,只见洋装朋友,忽然把身子一扭,像是脖子上有东西咬他痒痒似的,举起手来一摸,谁知是一个白虱。」也称为「脖项」。
《漢語大詞典》:贯船(貫船)
首尾连接的船只。 宋 赵蕃 《昨见子畅尉曹与灵鹫长老年公用蕃船字韵唱酬佳什用韵呈年老》:“几思杖策礼金仙,闻道客来如贯船;政恐方成过溪送,不能容此对牀眠。”
《國語辭典》:流网(流網)  拼音:liú wǎng
用来捞捕各水层鱼类的鱼网。通常将数十、百个网连成长片,上网垂直悬浮,下附铅锤,直立如墙面,随流漂移,鱼群游过被网孔卡住时即难脱逃。如:「使用流网捕鱼,近乎竭泽而渔,应该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