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映带(映帶)  拼音:yìng dài
景物相互衬托照映。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漢語大詞典》:牵联(牽聯)
(1).系联;连带。 汉 严忌 《哀时命》:“外迫胁於机臂兮,上牵联於矰隿。” 唐 韩愈 《答元侍御书》:“足下与 济 父子俱宜牵联得书。”
(2).连累;株连。新唐书·姚璹传:“ 璹 深探其狱,跡疑似皆捕逮,株党牵联数千人。” 宋 陆游 《陆郎中墓志铭》:“ 歧公 免相,门下士多牵联以罪斥。”
《國語辭典》:拖带(拖帶)  拼音:tuō dài
1.提携。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道是人中吕布,女中貂蝉,不枉了一对儿好夫妻。若能得早早成双,可也拖带梅香咱。」
2.牵引。如:「这辆卡车马力大,而且拖带灵活,平稳安全。」「列车就是由火车机头拖带车厢,连挂成一列的火车。」
《國語辭典》:比及  拼音:bì jí
1.等到。《论语。先进》:「比及三年,可使有勇。」《薛仁贵征辽事略》:「比及二人到山,帝归凤凰城去了!」
2.与其。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比及你在花街里留意,且去你那功名上用心。」《水浒传》第一七回:「比及今日寻个死处,不如日后等他拿得著时,却再理会。」
3.如果、假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请夫人小姐拈香。比及夫人未来,先请张生拈香。」
4.既然。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比及你这等贫呵,把这小的与了人家可不好?」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比及姐夫想他每兄弟呵,可著他回去了罢!」
《國語辭典》:草衣  拼音:cǎo yī
1.用草编制的衣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贾充初定律令」句下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有核练才,清虚寡欲,喜论经史,草衣缊袍,不以为忧。」唐。张籍 夜到渔家诗:「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2.隐者、隐士。唐。景云 溪叟诗:「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
《漢語大詞典》:连茹(連茹)
(1).语本易·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王弼 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后因以“连茹”表示擢用一人而连带起用其他人。 唐 刘长卿 《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阳》诗:“念旧追连茹,谋生任转蓬。” 宋 苏轼 《辞免翰林学士第二状》:“如前所陈,实以劳旧尚多,必有积薪之誚;兄弟并进,岂无连茹之嫌。” 明 孙仁孺东郭记·为人也:“朋友须连茹,心知共拔茅。”
(2).表示接连不断。明史·廖纪传:“自陛下继统,老成接踵去,新进连茹登。” 清 赵翼 《重赴鹿鸣诗和者既多或劝余删润勒成大卷书以见意》诗:“人才辈出如连茹,同气相求自盍簪。”
《國語辭典》:连坐(連坐)  拼音:lián zuò
一人犯罪而使其亲属、朋友、邻居等遭牵连而受罚。《史记。卷六八。商君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也作「旁坐」。
《國語辭典》:连类(連類)  拼音:lián lèi
将同类的事物连系在一起。汉。枚乘七发〉:「比物属事,离辞连类。」《旧唐书。卷七一。列传。魏徵》:「其匡过弼违,能近取譬,博约连类,皆前代诤臣之不至者。」
《國語辭典》:连带(連帶)  拼音:lián dài
互相关连。如:「子女为非作歹,家长虽无直接关系,却也难脱其连带责任。」
《漢語大詞典》:跨带(跨帶)
跨越连带。意谓全部据有。《三国志·蜀志·蒋琬传》:“今 魏 跨带九州,根蔕滋蔓,平除未易。”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边论》:“全据 燕 赵 ,跨带 秦 魏 ,山河之险,终古如一。” 宋 刘敞 《罢诸路同提点刑狱使臣置转运判官敕》:“其去京师,远者万里,近者数千里,或跨带山海,嶇崎蛮夷,而皆一员主之。”
《漢語大詞典》:刑坐
犹连坐。谓旧时犯法者的家属、亲族和邻居等连带受刑罚。《后汉书·陈蕃传》:“ 超 没 侯览 财物,浮诛 徐宣 之罪,并蒙刑坐,不逢赦恕。” 清 郝懿行 《补〈宋书·刑法志〉》:“伏待刑坐,上特原不问。”
《國語辭典》:草皮  拼音:cǎo pí
带著微量泥土,可铺设成草坪的草。如:「保护绿地,请勿践踏草皮!」
《漢語大詞典》:引物连类(引物連類)
谓引证或引喻某一事物,而连带及于同类的其他事物。 唐 韩愈 《送权秀才序》:“ 权生 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 宋 苏轼 《〈居士集〉叙》:“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於至理。”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粤歌:“往往引物连类,委曲譬喻。”
《国语辞典》:民族国家(民族国家)  拼音:mín zú guó jiā
由共同语言、主观意识与集体连带感组成,且具有武力垄断的政治合法性国家,称为「民族国家」(nation state)。也称为「国族国家」。
《国语辞典》:民族精神  拼音:mín zú jīng shén
由民族的历史、社会文化、宗教信仰、价值体系与生活连带感等所形构而成的集体意识与凝聚力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