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不如意十常八九
 
不如意常八九
 
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
 
事常八九不如人意
 
人间事不如意十八九
 
十事不如人六七
 
十事违人常七八
 
败意常多如意少
 
谁是十分如意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09~
会秦凉屡败,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而议者多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典故
相关人物


《尚书·虞书·益稷谟》
「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旧题汉·孔安国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无得面从我违,而退后有言我不可弼。」

例句

抗节衷无隐,同心尚弼违。 羊士谔 和武相早朝中书候传点书怀奉呈

典故
衰晚迟回违寸心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题省中院壁〉
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洞门对雪常阴阴】。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
《國語辭典》:弼违(弼違)  拼音:bì wéi
纠正过失。《晋书。卷三。武帝纪》:「然保氏特以谏诤为职,今之侍中、常侍实处此位。择其能正色弼违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