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0,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违言
违条
弼违
行违
违令
违经
违滞
违拒
尤违
背违
非违
毋违
违异
违德
违失
《國語辭典》:违言(違言)  拼音:wéi yán
1.由于言语冲突而失和。《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
2.不合理的言论。《管子。戒》:「邪行亡乎礼,违言不存口。」
《漢語大詞典》:违条(違條)
违反法律条款。《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断曹国舅公案传》:“你家做了违条事,苦主亲妻告我身。”《东周列国志》第五三回:“ 陈 主荒淫虽自取, 徵舒 弑逆亦违条。”《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由刻薄而轻狂,由轻狂而恣肆,由恣肆则犯法违条,伤天害理,愈出愈奇,无所不至。”
《國語辭典》:弼违(弼違)  拼音:bì wéi
纠正过失。《晋书。卷三。武帝纪》:「然保氏特以谏诤为职,今之侍中、常侍实处此位。择其能正色弼违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
《漢語大詞典》:行违(行違)
行为乖戾。 宋 王明清 投辖录:“我之主翁行违多不循道理,宠婢多而无嗣息,每钩致年少之徒与群妾合,久则毙之。”
分類:乖戾
《國語辭典》:违令(違令)  拼音:wéi lìng
违反律令。《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听汝则违令,杀汝则诛首。」
《漢語大詞典》:违经(違經)
违背义理、法则。《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夫 河 者水阴, 四瀆 之长,今乃大决,没漂陵邑,斯昭阴盛盈溢,违经絶纪之应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用疏则藏奸而不信,用密则任数而违经。”
《漢語大詞典》:违滞(違滯)
违背拖拉。 宋 陈瓘 《进四明尊尧集表》:“臣依禀圣旨,不敢违滞。”
分類:违背拖拉
《漢語大詞典》:违拒(違拒)
亦作“ 违距 ”。 违抗;不服从。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序:“是岁 齐明 作相,疑论未决,密驰表疏,劝徵 慧景 ,折简而召,必不违拒。”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相国齐公十郡九锡章》:“违距以深,追增怵迫。” 元 无名氏 《谢金吾》楔子:“如有违拒者,依律论罪。”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朝廷固然是不可违拒,难道説这洋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拒么?”
《國語辭典》:尤违(尤違)  拼音:yóu wéi
过错违失。《书经。君奭》:「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
分類:过失过错
《漢語大詞典》:背违(背違)
背逆违反。 三国 魏 曹丕 《禁母后预政诏》:“以此詔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后汉书·公孙瓒传》:“忝辱爵命,背违人主, 绍 罪二也。”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 子厚 作相, 美叔 见其施设大与在 金山 时所言背违,因进謁力諫之。” 章炳麟 《四惑论》:“其不以是利人,诚凉薄寡恩矣,然而不得以背违公理责之。”
分類:违反
《漢語大詞典》:非违(非違)
谓违法。 宋 曾巩 《申明保甲巡警盗贼札子》:“保甲之法,使五家为保,盖欲察举非违之事。”
分類:违法
《漢語大詞典》:毋违(毋違)
不得违误。旧时公文套语。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即敦请该生即日束装赴院,以便考验,申奏朝庭,引见擢用,毋违,速速!”
《漢語大詞典》:违异(違異)
亦作“ 违异 ”。
(1).离别;分离。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亦犹姻媾之义,恩情已深。违异之恨,中间尚浅也。” 清 恽敬 《答赵青州书》:“ 敬 尝观之古人,其畜道德,能文章者,饥寒之外,復多变故,或家室违异,或朝廷歧阻。”
(2).不一致;违背。《南齐书·礼志上》:“ 汉 元鼎 五年,以辛巳行事,自后郊日,略无违异。”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谓羣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詔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三:“我穿的那件破棉袍子,还觉得不十分与节季违异。”
《漢語大詞典》:违德(違德)
违反道德。《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君无违德,方国将至,何患於彗?”汉书·文帝纪:“上下驩欣,靡有违德。”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居有令闻,动无违德。”
《漢語大詞典》:违失(違失)
处事失当;过失。后汉书·百官志三:“侍御史十五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察举非法,受公卿郡吏奏事,有违失举刻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於是忍勤苦,忘艰辛,五年将周,一旦违失,既蒙笞辱,又无所得。” 李详 《〈历代诗话续编〉序》:“合二《诗话》观之, 仲祜 之正风轨,惩违失,六义之盛,其殆鍼盲起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