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远迈(遠邁)
(1).高远豪迈。晋书·嵇康传:“ 康 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羣。”
(2).远远地超过。 明 焦竑 玉堂丛语·事例:“我皇上崇儒重道,远迈帝王,似兹旷典,所宜肇举。” 清 冯桂芬 《〈广西乡试录〉序》:“圣朝养士二百年,文治彬鬱,远迈前古。”
(3).远行。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是以翘心浄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 宋 苏舜钦 有《闻京尹范希文謫鄱阳因成此诗以寄且慰其远迈也》诗。
《漢語大詞典》:遥应(遥應)
谓远远地配合呼应。清史稿·万传:“是时 王杲 领 建州 ,与 韃靼 东西遥应,窥 辽 塞, 万 支拄其间不令合。” 江地 《捻军史初探·皖北根据地失守与张洛行殉难》:“ 浙 东的 法国 洋枪队和 浙 西的 左宗棠 部 湘 军正相互遥应着阴谋夹攻 杭州 。”
《漢語大詞典》:迥隔
亦作“逈隔”。 远远隔绝。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假诗:“近世有江湖诗者,曲心苦思,既与造化逈隔,朝推暮敲,又未以溉其本根,而诗於是乎始卑。” 清 孔贞瑄 《泰山纪胜·御帐崖》:“诸水从云间奔赴,顿觉冷然与人世迥隔。”
分類:远远隔绝
《漢語大詞典》:迥超
亦作“逈超”。
(1).远远超过。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2).谓高绝。 清 曹寅 《北院鹤》诗:“四鹤不同致,翛然神逈超。”
《漢語大詞典》:遐被
远远地达到;到达极远之处。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正始 九年举秀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高风遐被,莫不草靡。”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叶法善:“除害殄凶,玄功遐被。”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折御卿 ﹞子弟亦麤知书,留 中立 凡数日,出图史、器玩、琴尊、弧矢之具,虽皇州搢绅家,止於是耳!信乎文德之遐被也。” 李大钊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现今施行自由政治之国,莫不宗为式范,流风遐被,且延及于 亚洲 矣。”
《漢語大詞典》:高蹑(高躡)
远远地超过。晋书·陆机陆云等传论:“其词深而雅,其义博而显,故足远超 枚 马 ,高躡 王 刘 ,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國語辭典》:迥非  拼音:jiǒng fēi
完全不同。《老残游记》第九回:「月色又清又白,映著那层层叠叠的山,一步高一步的上去,真是仙境,迥非凡俗。」
分類:远远
《國語辭典》:离逖(離逖)  拼音:lí tì
远离。《书经。多方》:「我则致天之罚,离逖尔土。」《汉书。卷八五。谷永传》:「诛逐仁贤,离逖骨肉。」
《漢語大詞典》:遐遁
亦作“ 遐遯 ”。
(1).远远地逃离。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豺狼当路,则麒麟遐遁。” 唐 敬括 《羡鱼赋》:“网无及则鱼以遐遁,鱼已遁而人犹未忘。”
(2).谓隐居不仕。《宋书·傅亮传》:“ 漆园 外 楚 ,忌在龟牺; 商洛 遐遯,畏此駟马。” 唐 梁肃 《梁高士碣》:“作歌不可以遗患,故适 越 以遐遯;遐遯不可以不粒,故寄食於杵臼。”
《国语辞典》:远不如(远不如)  拼音:yuǎn bù rú
远远比不上,指事物差距很大。如:「小强的成绩远不如他哥哥。」
《漢語大詞典》:踊绝(踴絶)
亦作“踊绝”。
(1).顿足痛哭而昏厥过去。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俯擗天伦,踊絶于地。” 吕延济 注:“兄弟号踊,陨絶于地也。”一本作“踊絶”。
(2).远远地超过。 章炳麟 《訄书·订孔》:“夫 孟 荀 道术,皆踊絶 孔氏 ,惟才美弗能与等比。”
《漢語大詞典》:贯绝(貫絶)
冠绝。谓高出一切;远远超越。贯,用同“ 冠 ”。《宋书·始安王休仁传》:“斯诚弘风旷德,贯絶通古,然非所以弃恶流衅,惩惧乱臣者也。” 唐 韦贯之 《南平郡王高崇文神道碑》:“幼秉忠壮,蹈兹武节,韜畧悬解,艺能贯絶。” 明 陆世仪《思辨录·治平》:“ 程子 谓 尧夫 立岁差法,贯絶古今。” 清 卢文弨 《宋龙泉山普济禅院碑铭跋》:“至‘冠絶’作‘贯絶’,容可通用;‘樊笼’作‘烦笼’,殆不可通矣。”
《漢語大詞典》:辟远(辟遠)
荒僻辽远。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夫 秦国 辟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辱至於此。”汉书·南粤传:“ 南海 辟远,恐盗兵侵此,吾欲兴兵絶新道,自备待诸侯变。”
(1).远避,躲得远远的。礼记·坊记:“寡妇之子,不有见焉,则弗友也。君子以辟远也。”吕氏春秋·先识:“ 商王 大乱,沉于酒德,辟远 箕子 ,爰近姑与息。”
(2).引申为疏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昔 楚 不承供贡,辟远兄弟之国。”
《國語辭典》:过剩(過剩)  拼音:guò shèng
1.供过于求而有剩馀。如:「生产过剩」。
2.数量超过限度。如:「人口过剩」。
《漢語大詞典》:横逝
远远离去。《后汉书·冯衍传下》:“往者不可攀援兮,来者不可与期;病没世之不称兮,愿横逝而无由。” 李贤 注:“又愿纵横远逝,而其路无由也。”